试论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问题
【论文摘要】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在开发利用间求得生存,这
就要既传承历史也要发展地方经济。文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历
史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是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城市经济发展
与文化传承之间想要实现平衡,必须认真理清文物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
其间的矛盾问题。
【论文关键词】文物保护 传承与保护 关系 问题对策
文物记录人类发展过程,包括各种艺术珍品,前人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
雕刻等,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所以文物见证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不仅具有人
文艺术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当前,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应当准确
认识两者关系,研究如何做到有效保护,并且合理利用这些文物文化资源创造经
济收益。
一、认识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一)提高文物保护认识能力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物利用与保护处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中,社会各界、各
职能部门及文物部门该如何正视文物利用与保护?为此,政府制定“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相继出台有关法
规和文件。各个文物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经济
历史的潮流不允许我们停留于此,对文物利用和保护要不断提高认识。对于我们
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
古为今用。而文物是不同时代的历史优秀文化的代表,继承和发扬,就必须保护
为主,合理利用。
(二)注重实践。更新观念
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资源,这就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必
须主动出击,打开大门,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开发,这就要求文物单位改变原来陈
旧观念,以开放型观念保护文物,将旅游开发看作是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契机。
对于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首先要支持国家政策,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同
时反对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文物是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对文物保护尽职尽责,
配合旅游开发,才能将文化文物的科学、艺术价值得到宣传推广,提高文物的自
身价值,使其得到合理利用,但必须坚持保护文物原貌,不得根据民间传闻、传
记随意更改文物原貌,避免误导群众,使游人能够身临其境,领悟古人当时的盛
况。在旅游开发中,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宣传渠道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这样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利用事业
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依法保护利用
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处理需要加大依法行政处理力度。在市场经济下,对
文物事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必须依靠法律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文物单
位的管理,并且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增
强文物保护意识,另外内部管理要有明确的分片管理,相互协作,强化管理队伍
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坚持“有效保护,合
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
二、我国文物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意识差
一些地方文物部门领导对文物保护不重视,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建设规划,甚
至违反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对一些地方文物一意孤行随意拆除,如贵州一些城市
的文物在旧城改造时被大部分拆除,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四川一些单位在施
工时随意拆毁古建筑物,对文物资源破坏十分严重。
(二)缺乏专业文物利用保护人才
文物保护经费缺乏的同时,也缺乏专业人才,难以进行文物开发,队伍人员
少、素质低,出现断层现象,文物管理部门需要历史、考古、文物鉴定与管理相
关知识人才,一些地方基层部门常常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即使招聘到的人才,接
受的专业培训锻炼也较少,技术人才专业不到位,现有的文物管理人员力量薄弱。
(三)文物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不协调
有的地方领导在思想上一味注重经济建设,在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
出现了矛盾,偏重经济建设,忽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开发得不到重视,领导没
有形成对文物开发利用意识,导致没有形成文物发展产业。此外,一些地方正好
相反,将文物资源丰富地建设成旅游胜地,对文物开发过度利用,在各地的文物
风景区经常发生践踏毁损文物风貌的现象,造成文物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文
物的历史价值。
三、文物利用与保护发展对策
(一)差异化投入管理资金
在文物利用与保护的管理资金来源上,要实现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个人
参与的多元投资主体体系,国家投资、地方配合、企业投入、个人参与相互合作,
以国家和地方投资份额以文物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决定,对于重要文物,需以国
家投资为主,加强文物保护,提高管理水平,对于一线县级省级文物,从解决资
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上,可以慎重、适宜、灵活的选择开发文物,对不同类别、不
同区域形成互补开发优势错位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
文物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需得到大力宣传,提高全社会合理开发利
用与文物保护的意识,自觉参与配合文物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在开发利用中,
通过多渠道筹集的文物经费,可以保障队伍建设,充实和培养专业人才,采取定
向委培等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三)加强文物遗址周围环境整治
发展旅游业,交通便利是必要条件。政府对一些古建筑周围加强交通整治,
设计旅游线路,完善景区植被绿化,对一些护栏进行维修,清除游客乱涂乱画污
迹。一些城市的文物遗产相对密集,这需要政府把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
成整体性利用。
(四)出台相关法规政策
国家及当地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文物保护利用法规,对开发力度进行限度限量
开发,同时加强文物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文物部门工作配合公安、文物、工商等
部门综合力量联合行动,打击各类破坏文物盗卖行为。对一些古遗址而言,保护
是首位,一般不进行主动发掘,对于这部分文化遗产利用是其次的。我们采取各
种形式,对游客宣传《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使文物保护法制观念和文
物保护意识得到明显的增强。
四、结语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利用保护工作的相互关系,地方政府和有关文物部
门需要坚持做到两者兼顾,在发展中不仅要做到既不建设中破坏文物,也要和当
地经济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要重视利用文化
资源积淀发展文化旅游,吸引外地游客进行参观,提高当地知名度,实现招商引
资,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一些拥有文化资源的乡镇,尚未真正重视利用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还处于沉浸状态,我们应当追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