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1)《高频电子线路》_(曾兴雯)_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第6章(1)《高频电子线路》_(曾兴雯)_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iD1
iD2
调制信号
b)
u c 0 VD1截止,VD2导通; iD2 gD (uc u )K(ct ) 总电流: i i i D D1 D2
37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②平衡二极管电路
iD iD1 i D2 gDuc [K(c t) K(c t )] gD u [K(c t) K(c t )] 4 4 4 g D u c g D u [ cos c t cos 3c t cos 5c t ...] 3 5
2 UC P c 2RL
设:负载电阻RL 载波功率
上下边频的平均功率
AM信号的平均功率 两边频功率与载波 功率的比值:
P边频
m2 Pc 4
1 Pav 2π
m2 Pd t Pc 1 2 π
π
边频功率 m 2 载波功率 2
17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 调幅波的分析
波形表示
已调波波形
m 1
过调制!
11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 调幅波的分析
1 、表示式及波形
调幅信号表达式 u AM (t) UC (1 mcos t)cos c t
uAM ( t ) =UC[1 + m f (t)]cosωct 连续频谱信号f(t)
若调制信号为:
则调幅波表示式为:
载波
uc (t) Ucm cos c t
4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4.两种类型的频谱变换电路 ① 频谱搬移电路:将输入信号的频谱沿频率轴搬移。 例:振幅调制、解调、混频电路(本章讨论)。
特点:仅频谱搬移,不产生新的频谱分量。 ② 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将输入信号的频谱进行特定 的非线性变换。 例: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第 7 章讨论)。 特点:产生新的频谱分量。
35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AM调制电路 2、低电平调制 (1) 二极管电路 ②平衡二极管电路 载波
令 u1 u c
且 Uc U
产生AM波!
调制信号
36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②平衡二极管电路
a)
令 u1 u c u 2 u 载波 且 Uc U u c 0 VD1导通,VD2截止; iD1 gD (uc u )K(c t)
28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AM调制电路 1、高电平调制
(1)集电极调幅
过压区 欠压区
UCC0
图 6-13 集电极调幅的波形
29
(一)AM调制电路 1、高电平调制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1)集电极调幅
30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AM调制电路 1、高电平调制
(2)基极调幅
(一) 调幅波的分析 1 、表示式及波形
调幅度 调幅信号表达式
k a UΩ m UC
u AM (t) UC (1 mcos t)cos c t
调制信号波形
波形表示
载波波形
已调波波形
m 1
9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 调幅波的分析
k U 调幅度 a Ω m UC
调制信号波形 载波波形
22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三)单边带信号
当取上边带时: uSSB(t)=Ucos(ωc+Ω)t
分析:
SSB信号的振幅与调制信号的幅度成正比,它的频率 随调制信号频率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它含有消息特征。
23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三)单边带信号
语音调制的SSB信号频谱
24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三)单边带信号
2、低电平调制 (1) 二极管电路 ①单二极管电路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iD
条件: Uc U
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 D为:
gD gD gD iD UC U Ω cos t U C cosc t π 2 2 gD gD U Ω cos( c ) t U Ω cos( c ) t π π 其频谱图: 产生AM波!
U Uc i o I0 1 cos t tanh cos c t U EE 2U T I0 (1 m cos t) 1 (x)cos c t 3 (x)cos3c t 5 (x)cos5c t U uc m 其中:x UEE UT 39
其频谱图:
总电流:
产生AM波!
38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AM调制电路 2、低电平调制
(2) 利用模拟乘法器产生AM波 ①对单差分电路
uA uB i o I 0 1 tanh UEE 2UT 若将uc加至uA,uΩ加到uB,则有
载 波 调 制 信 号
5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第一节 振 幅调 制 几个概念: 调制: 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某个参数的过程。 解调:
调制信号:
载波:
已调波:
6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第一节 振 幅调 制
什么是振幅调制? 由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振幅,使之按调制 信号的规律变化。 是使高频振荡的振幅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 其它参数(频率和相位)不变。 振幅调制的三种方式:
32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作 业
• 6-1 • 6-2 • 6-3
33
(一)AM调制电路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2、低电平调制
(1) 二极管电路产生AM波 ①单二极管电路 ②平衡二极管电路
载波
令 u1 u c
(2) 利用模拟乘法器
调制信号
u 2 u
且 Uc U
34
(一)AM调制电路
调幅信号表达 式 u
AM
(t) UC (1 mcos t)cos c t
波形表示
已调波波形
m 1
10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 调幅波的分析
k U 调幅度 a Ω m UC
调制信号波形 载波波形
调幅信号表达 式 u
AM
(t) U C(1 mcos t)cos tc
LB为低频扼流圈
LB1是高频扼流圈
31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AM调制电路 1、高电平调制
(2)基极调幅
由于基极电路电 流小,消耗功率小, 故所需调制信号功率 很小,调制信号的放 大电路比较简单,这 是基极调幅的优点。 但因其工作在欠压状态,集电极效率低是其一大缺点。 一般只用于功率不大,对失真要求较低的发射机中。而集 电极调幅效率较高,适用于较大功率的调幅发射机中。
调幅与检波的概念(4.1)
2.特点 对电路中信号频谱进行的变换,电路有新频率成分产生。 为此,需引用一些信号与频谱的概念。
3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3.信号与频谱 信号的三种表示法: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
信号 单音 调制 波 表达式 波 形 频 谱
u (t) U cosΩt
n max 复音 Umn cos nt 调制 u (t) n 1 波
连续频谱信号f(t)调幅波表达式:
uAM ( t ) =UC[1 + m f (t)]cosωct
调制信号
已调波
13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 调幅波的分析 1 、表示式及波形
AM信号的产生原理图
或
14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2、调幅波的频谱
调幅波的三角展开: uAM (t ) U C cos ct
u AM
(t ) U 1 m co s( t ) co s t
f (t )
U n cos(nt n )
n1
C
n
n
n
c
n 1
式中,mn=kaUΩn/UC
12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 调幅波的分析 1 、表示式及波形
(2) 180。相位跳变。 DSB信号的高频载波相位在调制电压零交点 处(调制电压正负交替时)要突变180°。
双边带调制(4.3)
21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Nhomakorabea)单边带信号
单边带(SSB)信号是由DSB信号经边带滤波器滤除一个边 带或在调制过程中,直接将一个边带抵消而成。
单频调制 uDSB(t) = k uΩuC 当取上边带时: uSSB(t) = Ucos(ωc+Ω) t 当取下边带时: uSSB(t)=Ucos(ωc-Ω) t
g(t)cos c t
19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二)双边带信号
2.波形
调制信号波形 载波波形
已调波波形
相位跳变!
20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二)双边带信号
与AM波相比,DSB信号的特点: (1) 包络不同。 AM波的包络正比于调制信号f(t)的波形,而 DSB波的包络则正比于|f(t)|。
利用改变某一电极的直流电压以控制集电极高频 电流振幅。
27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一)AM调制电路 1、高电平调制
(1)集电极调幅
等幅载波通过高 频变压器T1输入到被 调放大器的基极。 调制信号通过低频变 压器T2加到集电极回路且 与电源电压相串联。
UCC UCC0 u
图 6-12 集电极调幅电路
(AM):普通的调幅; (DSB-SC):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 (SSB-SC):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