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氧乙烷生产技术进展

环氧乙烷生产技术进展

综述专论 化工科技,2012,20(3):67 ̄70SCIENCE&TECHNOLOGY IN CHEMICAL INDUSTRY 

环氧乙烷生产技术进展 

王海蔷,刘昱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吉林132021) 

摘要:环氧乙烷能够衍生出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 进而可以延伸生产合成洗涤剂、乳化剂、抗冻剂、增塑剂、润滑剂、杀虫剂、熏蒸剂等五千余种产品,应用 领域极其广泛。作者对国内外环氧乙烷生产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环氧乙烷的发展 建议,即开发大型反应器,加大其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等。 关键词:环氧乙烷;技术发展;生产;发展 中图分类号:TQ223.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11(2012)03—0067—04 

环氧乙烷(EO)又名氧化乙烯,化学式是 

C H O,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气体,低温时为 无色易流动液体。环氧乙烷是乙烯衍生物中非常 

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全球约60 的环氧乙烷用 

于生产聚酯纤维、树脂以及防冻剂用单体乙二醇, 

13 的环氧乙烷用于生产其它多元醇和生产洗涤 剂乙氧基化合物、乙醇胺、乙二醇醚、熏蒸剂和药 

物的消毒剂等。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 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被广泛应用于洗染、电 

子、医药、农药、纺织、造纸、汽车、石油开采与炼制 

等众多领域。 

1 环氧乙烷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卜 ]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氧气氧化法、空 

气氧化法和氯醇法3种。其中氯醇法由于技术落 后,在国内外早已被淘汰。目前世界上环氧乙烷 

工业化生产装置几乎全部采用以银为催化剂的乙 

烯直接氧化法。全球环氧乙烷生产技术主要被美 国科学设计(SD)公司、壳牌(Shel1)公司(英荷合 

资)、美国联碳(UCC)公司3家公司所垄断,90 以上的生产能力采用上述3家公司生产技术。此 

外拥有环氧乙烷生产技术的还有日本触媒公司、 

美国DOW公司、德国赫斯公司等。这些工艺均 采用多管式催化反应器,氧、乙烯和循环气压缩混 

合后进入反应器,氧化温度由反应器壳程中水的 

收稿日期:2012—03-05 作者简介:王海蔷(1972一),女,吉林市人,中国石油吉林 石化公司经济师,主要从事生产计划管理方面的工作。 沸腾来控制。 

综观国内外环氧乙烷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开 

发高性能催化剂,降低乙烯消耗成为技术进展的 主要体现。下面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催化剂研 

究开发与生产工艺设备的改进等最新进展。 1.1催化剂改进Es ̄7 

由于在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原料乙烯通常占 生产成本的7O 以上,而催化剂是乙烯消耗的关 键,因此,环氧乙烷生产商在选择催化剂时特别注 

重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目前国外提供催化剂 技术的公司主要有Shell、SD、UCC和日本触媒公 

司,此外三菱化学、ICI(英国帝国化学公司)、 

BASF、DOW化学、赫斯公司和我国燕山石化研 

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所也进行了这类催化剂 开发与生产。近年来新型高性能产品不断被开发 

与应用,三菱化学公司研制出带有细孔分布、表面 

酸碱性适中的高表面积载体,在银中添加碱性成 分,使选择性增加,并研究出利用过热蒸汽进行干 

燥的方法,使银与添加组分均匀地附在载体上,大 幅度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催化剂选择性和寿命,这 种产品已在该公司的2套装置上顺利运行。 

Shell公司高活性催化剂的最新产品为 

860、S-861、S-862、S-863,其特点是初始温度低 

(218 ̄225℃),初始选择性为81 ~83.5 ,活 

性与选择性下降速度慢等。这一系列催化剂已经 用于包括我国3套装置在内的20余套E0生产 装置上。该公司还开发出高选择性系列催化剂的 

新产品S-880、S-881、S-882、S-883,其选择性为 88 ~89 9/6,初始反应温度为245℃,

使用寿命约 ・ 68 ・ 第2()卷 

为2年。这类高性能催化剂一经推出便受到生产 

企业青睐。目前Shell公司正从多方面着手对该 

催化剂进行改进与完善,以降低催化剂末期反应 

温度,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近年来我国用银催化 

剂生产环氧乙烷的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继中石化上海石油化 

工研究院开发的银催化剂在引进的空气法装置上 使用后,燕山石化公司也在原有YS-4/s催化剂 

基础上,推出更高性能的YS-6催化剂,在国内燕 

山、扬子、上海石化、天津石化等多家公司的11套 

装置上应用成功,初始选择性达86 ~88 ,起 始反应温度低于235℃的Y 7催化剂也通过了 

鉴定,并在国内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上应用,经 

济效益显著,结束了银催化剂依赖外国进口的历 

史。另外,与30万t/a环氧乙烷/乙二醇工艺包 配套的新型YS-8500型银催化剂也通过了技术 

鉴定,其选择性比YS-7又提高约2个百分点,并 

在北京东方石化公司应用成功。 

吉林石化公司为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创效能 力,对环氧乙烷装置催化剂实施改型,选用美国 

SD公司的SD300—8型催化剂,经过标定,催化剂 

选择性为84.96 ,比该装置原催化剂美国SD公 司的SD-2118S催化剂2年的平均选择性高出 

2.63 ,仅节约乙烯一项即可年创效1 000多万 

元,使用后原料乙烯、氧气消耗定额大幅降低,有 

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1.2助催化剂的研究_8 Shell公司经过研究发现,通过添加适当助催 

化剂可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该公司 在含铼催化剂的基础上就促进剂(助催化剂)添加 

技术开展大量工作,如后浸渍助催化剂镍,添加 

ⅣB族金属元素的含氧阳离子促进剂,添加剂含 钼、钨的含氧阴离子促进剂,添加剂稀土元素促进 

剂,添加磷、硼作为铼的协同助剂等。该公司专利 

认为在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氯,能降低催化剂 

的初始活性及活性上升速度,有利于反应器开车 操作,而且选择性较高,其中氯以氯化铵的形式加 

入最好。 日本专利报道,含铯、铌和氯的催化剂寿命和 

选择性有所改善。 

1.3载体改进L8] 国外环氧乙烷生产的技术发展重点仍是催化 

剂的改进,而催化剂改进的重点又在载体。由于 

乙烯部分氧化是强放热反应,所以载体的物化性 

能至关重要。目前,载体比表面积从长期采用的 0.1~O.3 ITI。/g发展到0.5~2.0 m /g,有利于气 

体扩散和反应热去除。载体形状由球形发展到有 

利于散热和降低反应管压降的瓷环型、矩鞍型、鞍 

型,传统的a—AlzOs的组成已经转向2种粒度 

a—Al O。的复合型载体,传统的致孔剂也从活性 炭、石油焦等转向有机聚合物。近期还开发了In— 

talox Saddle和Berl Saddle型载体,以进一步降 低反应管压力损失。采用碱土金属、碱金属、卤素 

预先与氢氧化铝混合的载体,提高了催化剂的稳 

定性,在载体上先负载碱金属,然后再负载银、碱 

金属、铼及铼的协同助剂,所选用的碱金属有锂、 

钾和铯等。采用有机聚合物粉末为致孔剂消除传 统致孔剂损害催化剂性能的弊端,适宜的聚合物 

包括烯烃聚合物和共聚物等。 

1.4生产工艺改进E8 ̄103 

尽管环氧乙烷生产工艺相对比较成熟,但是 

在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物耗和能耗 

及安全操作等方面仍在不断进步。 

1 4.1 新型含氯抑制剂应用技术 

在银催化剂上生成EO的反应异常剧烈,为 了抑制乙烯过度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通常在反 

应器进料中加入抑制剂。以前Shell、SD、UCC等 

公司的专利均采用二氯乙烷作为抑制剂,尔后多 

家公司采用一氯乙烷作为抑制剂。采用一氯乙烷 

具有加入量较大,易于控制,毒性较小,在系统内 形成氯化物杂质较少,对设备腐蚀性小等优点,而 

且添加工艺更为简单,不需要泵或载气加以输送。 

目前我国有一些EO装置就选用一氯乙烷作抑制 

剂,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4.2回收乙烯技术 

尾气中乙烯的回收是降低原料单耗的重要手 段。SD公司提出利用半渗透膜从循环气体中选 

择抽出氩气,然后把分出氩气后的富乙烯气体循 

环回反应器,减少乙烯损失。三菱化学公司提出 

设置三台吸附塔,选用特定的分子筛形碳作为吸 附剂,加压吸附排放气体中的乙烯,然后使用真空 

泵减压解吸,解吸的乙烯经升压返回原料循环气 

管线。 美国膜技术与研究公司研究开发的Va— 

porsep膜技术回收乙烯专利已应用于我国石化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套环氧乙烷装置。据 

报道,Vaporsep系统包括膜组件、分离器及所必 

需的其它组件,应用效果显示,在氧气质量较好、 

氩含量较低、以及膜分离前后乙烯浓度变化不大 

的情况下,乙烯回收率达到88 。

 第3期 王海蔷,等.环氧乙烷生产技术进展 ・ 69 ・ 

1.4.3防止反应气异构化 为了降低EO反应器底封头和管道内温度, 

从而避免在这些部位达到点火温度的危险性,减 

少可能由于催化剂粉末的存在而发生EO异构化 

为乙醛的反应,日本触媒公司所报道的专利中,采 用来自气一液分离槽的冷却水在预热和反应区的 

循环的方法,防止反应气的异构化反应。 

1.4.4反应器大型化和新型化 

EO反应器大型化,是其生产技术的一个重 

要发展方向。单台反应器生产能力已由20世纪 

5O年代的9 kt/a发展到90年代末的150 kt/a。 近年来Shell和SD公司在我国多次介绍EO装 

置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EO反应器大型化的技术 

进展。2000~2005年世界计划新增EO生产能 

力5 200 kt/a,装置规模均在240 kt/a以上,且仅 使用一台反应器。 

由于EO生产产生大量热量,而且传统反应 

器存在能耗高、收率低等缺点。日本触媒公司新 近开发并投入使用的EO反应器是配置有冷却罐 

的多管反应器,可以使反应得到的EO气迅速冷 

却,减少杂质生成。我国华东理工大学正在开发 

一种新型三相鼓泡淤浆床反应器,在气固相原颗 

粒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研究基础上,研究采用细颗 

粒催化剂及高沸点抗氧化溶剂作液相热载体,在 

180 ̄230℃、2.1 MPa条件下在三相鼓泡淤浆床 反应器中用乙烯催化氧化合成环氧乙烷。反应结 

果显示,反应后环氧乙烷质量分数为1.5 时,选 择性可达87.87 9/6。 

1.4.5催化剂装填技术 

惰性球对醛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Shell公司 

为此提出了新的催化剂装填技术,即在催化剂的 顶部用催化剂代替惰性球。该技术还具有压力降 

易调节,催化剂装填所用时间短,废旧催化剂回收 

无需分离等优点。 

1.5设备制造进展L1 

环氧乙烷反应器是生产环氧乙烷的关键设 

备。当前,我国已有1 300 kt/a环氧乙烷生产能 力,但反应器全部为进口设备,制造技术被德国、 

Et本、意大利和印度垄断。2007年1O月,中国第 

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承制国内首台国产化环氧乙 

烷反应器,打破国外厂商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 2009年4月20 H,扬子石化公司环氧乙烷 

反应系统改造核心装置——环氧乙烷反应器国产 

化制造合同在南京签字。这一石化项目重大设备 

将首次由国内化工机械企业——南京化学工业公 司承担制造,标志着中国石化大型装备国产化迈 

出新的步伐。在扬子石化年产180 kt的环氧乙 烷反应系统改造工程中,环氧乙烷反应器是项目 

的核心设备,也是石化装置静设备中单台价值最 

高的设备。 1.6生物法生产环氧乙烷的竞争优势[”] 

受原油价格影响,乙烯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从而为生物法生产环氧乙烷提供了发展机遇。目 

前,以乙醇为原料生产环氧乙烷技术已比较成熟, 该法以乙醇为原料,经脱水生产乙烯,进而生产环 

氧乙烷。目前国内拟建、在建生物法环氧乙烷装 

置均单纯生产环氧乙烷,未联产乙二醇,单线生产 规模一般在60 kt/a。 

决定环氧乙烷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是乙醇一乙 

烯路线与石油一乙烯路线的成本对比。当玉米价 

格为1 250元/t时,乙醇的综合成本为4 800~ 5 100元/t,考虑到对玉米蛋白等的综合利用,实 

际上乙醇生产成本为4 200~4 500元/t。 

我国环氧乙烷多以乙烯为原料,只有丰原宿 

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以Z 醇为原料。在国际油 价节节攀升、乙烯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一些新 

建企业计划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乙醇为原料,因 此以乙醇为原料生产环氧Z 烷的生物法路线备受 

关注。 

目前,吉林、湖北、山东、河南等地企业正在积 极筹建生物法环氧乙烷装置,我国环氧乙烷生产 

原料长期依赖乙烯的格局将被打破。 

2分析及建议 

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乙烯生 

产装置建设明显加快,国内在未来几年里将有多 家企业建设规模化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目前 

国内环氧乙烷生产与市场呈现以下趋势。 

(1)环氧乙烷及其主要下游产品乙二醇缺口 巨大,生产装置规模和产能较小,随着环氧乙烷装 

置的建设加快,环氧乙烷商品量将随之快速增加, 

发展前景看好; 

(2)产业地域分布不合理。国内环氧乙烷生 产商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地,但我 

国环氧乙烷市场主要在华东,由于环氧乙烷不易 运输,因此增加的物流成本削弱了下游产品同进 

口产品的竞争力; 

(3)受进口产品影响较大。由于环氧乙烷是 

极度危险的化学品,不能直接进出口,但环氧乙烷 下游产品乙二醇、醚类、乙醇胺等进口量非常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