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网络环境的搭建学校自承担“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以来,我一直担负着网络环境建设这一重任。
回顾几年来所做的具体工作,点点滴滴的经验让我不得不启动电脑,把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做一回顾,写一写体会,以激励我继续努力工作。
07年冬季我接到本课题组任务,经过认真分析,我在163上开通了课题组博客,即/sixiao16@126。
我主要负责课题组活动内容及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资料的上传工作及本博客的维护工作。
同时,为了方便课题组成员,我在领导的要求下分别给课题组的每位成员也申请了本课题组的博客,同时也开通了各位的邮箱,例如:sixiao16@。
并且及时安排课题组教师学习了博客的应用,同时我也在网络中找到关于博客的相关内容发到博客上,让课题组教师浏览学习用,并以我申请的课题组博客为范向大家介绍博客的应用及使用。
我于次年开春,又把德育教育基地开辟到了QQ上。
现在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还是教师,有一个群体在逐步地用到了QQ。
QQ不仅是聊天的工具,还可以书写个人空间,QQ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德育阵地,如何发挥好QQ,是摆在学校德育教育面前的又一新问题。
为此,我在08年3月5日,用自己的QQ号建立了一个群,即“沟通从Q开始”群号为“57279710”。
本群服务的宗旨是“这是一个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沟通的纽带,这里更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地。
”,并开通了群空间。
这一做法,证明我们不再一味地强调禁止上网,禁止聊天。
这是一大进步,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网络离我们太近了,我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离不开网络,离不开QQ。
我想,在我的这个群里,要把学生集中起来,把关注我们学校发展的家长联系起来,让我们共同来教育学生,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愉悦的网络环境。
本群自建立至今,以达到最高上限100人。
为些,前些时间,我和其他管理员商定把在群里不说话的先踢出,待学校领导认可时再进行管理。
本群管理员教师两名,学生两名,并且对于学生,我们这个群采用实名制进行聊天,这样更进一步进行了管理和监督,让学生文明上网,文明聊天。
同时还有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的问题进行实时帮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德育教育,网络德育教育平台基本构建,不过仍有需多问题存在,需要领导的重视与关心。
“沟通从Q开始”这个群,在学生德育中只起到了实时教育的平台,对学生完整的德育教育还不够全面。
德育教育要扎实,要全面,由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的开展更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一个交流的平台。
为此,经过对163博客的深思,我发现163博客,并不能很好地把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的图片新闻展示给学生,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展,也结合实际,我又偿试地在好看簿中开通了德育教育的阵地,即开通以图片为主的博客,在上传图片的过程中,对图片加以解说,学生和家长能很好的了解,大家也喜欢,并且访问量也上来,大大激发了我校小网友对网络的认识,其中也影响部分学生开通了自己的Q空间,有一位教师也在好看簿中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这就是进步,这就是网络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平台正在建立,德育建设环境正在搭建。
几年来,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搭建德育教育平台,我又在一个网友的介绍下在网中开通了“沙城第四小专区”论坛,让学生和社会有识人士关注四小,关爱学生。
把学校德育教育功能社会化,网络化。
把学校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有序地开展下去,为课题组成员建立环境,为学生在网络中搭建平台。
我还有一个设想,如果时间允许,申请一个UC视频房间,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实时可视的德育教育平台,交流平台。
工作是认真的,态度是严肃的。
为了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我时刻在深思着。
经过几年的运作,我也发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一、网络环境的选择很重要,163博客是个很广泛、很开放的环境,是全国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的人都能关注的网络环境。
这给博客的访问量的提高带来了优势,但随之而来的是各方的留言的维护便成了难点,工作量加大了,留言的内容层次不穷,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有些说不过去。
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曾忧郁过,也一直在寻找着,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又结识了新的网络朋友,即万鹏教育,数字教育环境。
我如获至宝,赶快开通了学校的博客,网址为/scsx,也邀请了部分班级开通了班级博客,还带动部分教师开通了教师博客和学生博客。
到目前,我个人觉得找到了适合德育教育开展的一个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
主要原因如下:1、万鹏教育博客的用户,百分百的是一些关注教育发展的用户。
2、这一博客环境下的用户可以简单地分为学校、班级、学生和家长。
二、德育教育的关注度更为重要。
评价德育教育开展如何,关键还要看参与进来的这些用户,不管是学校、班级、还是个人(教师、学生、家长)对这一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的关注度。
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访问量,再一个是留言或评语。
我个人觉得这两方面数字都上来,说明我们的德育教育是见成效的。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创新方法研究,是本课题组所探究的问题,也是社会各届有识之士所关注的问题,相信通过我的努力,领导的关爱,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会取得硕大成果。
相信我的努力,领导会认可,社会会认可。
论文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研究什么一、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目的意义网络环境下的内容使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流连忘返,影响学业,进而影响身心发展,有的甚至误入歧途;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减弱,随之而来的是责任感和责任能力减弱。
对于网络教育的接受者来说,网络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特性,决定了网络学生要具备更强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持之以恒的精神。
然而,未必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具备上述素质,特别是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如何帮助学生在长期自主学习的状态和过程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问题都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加以解决,对于小学生来讲,网络环境的搭建更为重要。
而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实施来说,工作上要符合网络教育的特点,特别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这一思想要贯彻到德育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以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学习环境服务。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教育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虚拟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技术超乎预想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使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网络业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合理的存在”(存在即合理——黑格尔语)。
与此同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互联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福音。
有统计表明,学生利用网络聊天、玩游戏、观看不健康内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网上学习的时间。
由于网络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学生在网络交际中所表现出的是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格,容易使其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脱节,并引发了大量的道德失范、行为失规现象;网上各种良莠混杂的信息,也增加了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难度,影响到青少年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由于有了网络作为感情依托,学生与师长的交流相对减少,导致的结果是老师、家长难以体察和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轨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规范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首要的是转变观念,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针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德育应敝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从认知式德育向践行式德育转化,重践行而达知行统一,这是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从接受式德育向批判式德育转变,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精神,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
三、我们研究的方法和采取的形动。
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即给小网民们搭建一个交流、德育教育的平台,相互沟通的渠道,建立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阵地。
那作为课题组成员研究什么?除了研究如何通过网络环境把德育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还要研究的就是以下几方面:1、不管学生写的如何,要看学生小文章的访问量,访问量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大家关注你,在关注你写的内容,关注你文章的题目,你的文章是能够吸引人的眼球的。
或者说,你的人缘不错,大家都很关心你。
2、评论,评论的多少,评论的多少能说明大家对你写的文章的一种肯定,或批语性的建议,那怕一个小小的表情,也能说明大家是支持或批评你的。
3、修改,访问量上来,评论多了,你改了吗,进步了?经过修改,你的小文章被班主任,或被大家推荐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你有了新的成就感了吗?这是研究的主题,或研究可以量化的。
这样通过大家来评论你的小文章,可以给作者以更多的鼓励,避免常规课常中一个人说了算,语文教师要是认为你的文章不好,那就是不好了。
可以让更多的教师来评论,来指导,让更多的家长、学生来欣赏你的文章,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创新方法研究,是本课题组所探究的问题,也是社会各届有识之士所关注的问题,相信通过我的努力,领导的关爱,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会取得硕大成果。
相信我的努力,领导会认可,社会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