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建筑设计的探讨及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一种公共建筑设计,医疗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的功能,其流线繁多,功能与功能之间联系复杂。
医院的设计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使医院建筑更富于人性化,体现出迈向现代化的时代需求。
本文以台州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设计为例,对医院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规划建筑形象
一、医院的总体规划布局
现代医院建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外部设计或内部功能,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已经凸显在这个让人人惧怕的地方,看病的心理变化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已是无可争论的。
人的需要,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以台州市妇幼保健院为例,布局中避免了集中拥挤,以舒适、宽松、便捷为前提,服务对象以为增进健康而来完成保健疗养的感觉,规划整体上东诊西住、一街两园,创造花园式疗养医院。
另外,病房的窗地比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但也不宜过大。
目前有些住院病房楼追求立面效果,外墙面开满玻璃窗,过强的光线对卧床病人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争取良好日照的同时,应防止室内炫光。
可以精心设计病房的光环境,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卧床病人,靠近病床一侧采用高窗,另一侧采用落地窗,为病人提供了宜人的光环境。
依据上位规划及标书,本项目隔内环东路西侧为城市公共绿地、景观河道及低层住宅,基地内西侧有20米城市绿带,空间开敞,远处西、南向为大岳山脉,视野开阔,项目容积率不到1.0。
本案将两栋住院楼及行政后勤楼南北并列置于基地西侧,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同时考虑台州相关规定,住院楼间距除满足日照计算外,还需满足病房区高度1.5倍,由此,形成南北近80米、70米两个超大尺度“疗养花园”,提供户外活动空间,人们可在其中散步、聊天或休憩。
门急诊保健区、医技则较为集中的布置在东侧,以南北向阳光“医疗街”串联,一纵三横的“鱼骨式”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
院区规划形成“西高东低”的空间布局,大疏、大密”,“分散、集中”,留出更多集中的绿化环境,弱化医院感觉,强调妇幼保健院为健康人群保健、疗养的作用。
良好的医院规划,应具有清晰的总体结构,同时满足未来医疗技术变革和院区扩展的弹性需求。
本案提出“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门诊保健单元、医技、住院楼进行模块化处理,使院区在一、二期建设发展过程中犹如一个建筑母题的复制和生长,方案具有较强的分步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简称南北生长、东西联系,可以实现可持续弹性发展。
二、医院的设计中应注重医疗功能
医疗建筑相对集中布局以缩短诊疗流线及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源共享。
在医疗用房集中设置的同时,门急诊用房及医技用房之间均布置有明亮的绿化庭院,以保证主要用房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比如案例中街区串联,独立出入,打造便捷的医疗流程。
门急诊保健区、医技、住院通过贯通南北的“医疗街”联系,各区可分可合,序列感强。
其中,为缓解一层医疗街交通压力,门急诊保健区一层布置独立对外的妇婴、儿科急诊,考虑台州主导风向,在东南角布置感染科,二层以上则布置尽端式围产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中心,西侧靠医疗街布置门诊科室、楼层挂号、水平及竖向交通,东部尽端则布置医护空间,医患分设走廊,创造院区安全环境,采光天井及屋顶绿化的设置,改善医疗环境。
三、医院建筑设计中建筑形象的重要性
医院的形象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如职工的形象、技术形象、环境形象、服务形象等,它是一个具体而且形象的事物,是公众对医院的总体评价和认识。
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的今天,患者有权利对医院进行选择,更有权利抛弃不合格、不满意的医院。
俗话说“适者生存”,那些在公众中具有信誉高、形象好的医院,就能使患者慕名而至;反之,那些信誉低、技术差的医院,只能使患者望而却步,从而丧失竞争力遭市场淘汰。
所以,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创建过硬的品牌,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关键。
以下阐述案例的建筑形象。
1、医院的建筑设计阳光流动、洁净柔美,能够呈现全新的医院形象
在造型设计方面,只有摆脱传统医院方正硬朗的建筑形式,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才能努力创造出具有花园气息的现代化医院形象。
材料上,通过灰白色石材与玻璃形成虚实对比,给人以洁净柔美的心理感受。
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及台州主导风向,将建筑圆角化处理,削弱强风,降低风荷载,住院楼西端局部旋转不仅是对周边景观的呼应,更是将窄边面向主导风向,从建筑技术设计上优化院区气流环境。
宽敞的“医疗街”成为建筑主轴,将门诊保健单元、医技和住院楼串连起来,弧形片墙开向主入口,表达一种欢迎的态势。
2、医院的院区环境
绿蕴院中、院沿绿展,诠释园林化医疗社区的理念。
本案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通过住院楼与行政后勤楼的规划布置,形成南北两个超大尺度的“疗养花园”,景观设计从宏观上分为中腹有“蓝天”的开放空间,以及外部有“绿顶”的限定空间,并以此区分不同功能,满足人们各类疗养保健需要:“绿顶”下设座椅、健身器材等,满足夏季和白天活动需要;“蓝天”下设草坪、花卉、硬景、水体等,满足冬季和夜间活动需要。
“医疗街”的设置,不仅整合了院区的规划结构,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中庭、室内花园,一条“绿轴”打破了室内外环境空间的界限,营造了充满生机的医疗活动场所。
本案在环境设计上通过广场绿化、院落绿化及屋顶绿化形成不同层次绿化空间,提供了一个绿色生态的园林化医疗社区。
四、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安全防范和绿色设计
医院的设计要流线分离、提升环境,提供多元化安全保障。
“平安医院”建设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一部分,除了监控、巡查、智能化等措施外,本案更多在交通人车分流,平面医患分流、洁污分区,提高就医环境,消防安全等各个层面提供医院更多安全防范设计,具体详见文本。
1、完善就医环境形象融洽而温馨的优雅环境,首先给患者提供一种放松舒适的治疗环境,不仅心理上让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而且大大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因此,医院要完善基础设施,改进就医环境,做到绿化美观、布局合理、道路平整、路标设置醒目、病房清洁有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优美、健康的就医环境,是创建良好形象的首要条件。
2、本着“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原则,并依据上位规划条件,院区只能在南侧、东侧开设车行出入口,本案布置以下流线:院区形象主入口设置在南部,加强院区对外形象展示,主要车行出入口置于基地南、东侧,住院、医疗区、行政办公等都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和地面停车场,交通顺畅,组织合理。
结束语:现代医院在人性化设计和交通流线设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建筑将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建
筑在定性的深入研究之后,设计出更多针对性和独创性的优秀医院建筑,台州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设计追求“花园式疗养医院、模块化医疗社区”的目标,力图弥补台州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的缺位,完善了台州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薏珊.浅谈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建筑2010,(05)
[2]张希晨.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45-51.
[3]庄俊河.浅谈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2012,(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