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本标准对未经稀释的水样,其COD 测定下限为15 mg/L,测定上限为1000mg/L,其氯离子浓度不应大于1000mg/L。
本标准对于化学需氧量(COD)大于1000mg/L 或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mg/L 的水样,可经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1896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JJG 975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1mol 重铬酸钾(1/6 K2Cr2O7)相当于1mol 氧(1/2O)。
4原理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 值。
当试样中COD 值为100mg/L 至1000mg/L,在600nm±20nm 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的吸光度,试样中COD 值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例关系,将三价铬(Cr3+)的吸光度换算成试样的COD 值。
当试样中COD 值为15mg/L 至250mg/L,在440nm±20nm 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Cr6+)和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的两种铬离子的总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六价铬(Cr6+)的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增加值成正比例,与总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将总吸光度值换算成试样的COD 值。
5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应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5.1 水应符合GB/T 6682 一级水的相关要求。
5.2 硫酸:ρ(H2SO4)=1.84g/mL。
5.3 硫酸溶液:(1+9)。
将100mL 硫酸(5.2)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900mL 水中,搅拌混匀,冷却备用。
5.4硫酸银—硫酸溶液:ρ(Ag2SO4)=10g/L 。
将5.0g 硫酸银加入到500mL 硫酸(5.2)中,静置1d~2d,搅拌,使其溶解。
5.5 硫酸汞溶液:ρ(HgSO4)=0.24g/mL。
将48.0g 硫酸汞分次加入200mL 硫酸溶液(5.3)中,搅拌溶解,此溶液可稳定保存6个月。
5.6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
5.7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7.1重铬酸标准钾溶液:c (1/6 K2Cr2O7)=0.500mol/L。
将重铬酸钾(5.6)在120℃±2℃下干燥至恒重后,称取24.5154g 重铬酸钾(5.6)置于烧杯中,加入600mL 水,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 硫酸(5.2),溶解冷却后,转移此溶液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溶液可稳定保存6 个月。
5.7.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1/6 K2Cr2O7)=0.160mol/L将重铬酸钾(5.6)在120℃±2℃下干燥至恒重后,称取7.8449g 重铬酸钾(5.6)置于烧杯中,加入600mL 水,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 硫酸(5.2),溶解冷却后,转移此溶液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溶液可稳定保存6 个月。
5.7.3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 K2Cr2O7)=0.120mol/L。
将重铬酸钾(5.6)在120℃±2℃下干燥至恒重后,称取5.8837g 重铬酸钾(5.6)置于烧杯中,加入600mL 水,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 硫酸(5.2),溶解冷却后,转移此溶液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溶液可稳定保存6 个月。
5.8 预装混合试剂5.8.1在一支消解管(7.1)中,按表1 的要求加入重铬酸钾溶液、硫酸汞溶液和硫酸银—硫酸溶液,拧紧盖子,轻轻摇匀,冷却至室温,避光保存。
在使用前应将混合试剂摇匀。
5.8.2配制不含汞的预装混合试剂,用硫酸溶液(5.3)代替硫酸汞溶液(5.5),按照(5.8.1)方法进行。
5.8.6预装混合试剂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可稳定保存1 年。
表1 预装混合试剂及方法(试剂)标识6干扰及消除6.1氯离子是主要的干扰成分,水样中含有氯离子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加入适量硫酸汞与氯离子形成可溶性氯化汞配合物,可减少氯离子的干扰,选用低量程方法测定COD,也可减少氯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6.2在600nm±20nm 处测试时,Mn(Ⅲ)、Mn(Ⅵ)或Mn(Ⅶ)形成红色物质,会引起正偏差,其500mg/L 的锰溶液(硫酸盐形式)引起正偏差COD 值为1083mg/L,其50mg/L的锰溶液(硫酸盐形式)引起正偏差COD 值为121mg/L;而在440nm±20nm 处,则500mg/L的锰溶液(硫酸盐形式)的影响比较小,引起的偏差COD 值为-7.5mg/L,50mg/L 的锰溶液(硫酸盐形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6.3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一些芳香烃类有机物、吡啶等化合物难以氧化,其氧化率较低。
6.4试样中的有机氮通常转化成铵离子,铵离子不被重铬酸钾氧化。
7仪器和设备7.1消解管7.1.1消解管应由耐酸玻璃制成,在165℃温度下能承受600kPa 的压力,管盖应耐热耐酸,使用前所有的消解管和管盖均应无任何破损或裂纹。
7.1.2首次使用的消解管,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清洗:在消解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银—硫酸溶液(5.4)和重铬酸钾溶液(5.7.1)的混合液〔6+1〕,也可用铬酸洗液代替混合液。
拧紧管盖,在60℃~80℃水浴中加热管子,手执管盖,颠倒摇动管子,反复洗涤管内壁。
室温冷却后,拧开盖子,倒出混合液,再用水冲洗净管盖和消解管内外壁。
7.1.3当消解管作为比色管进行光度测定时,应从一批消解管中随机选取5 支~10 支,加入5mL 水(5.1),在选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吸光度值的差值应在±0.005 之内。
7.1.4消解管作比色管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消解管用于光度测定的部位不应有擦痕和粗糙;在放入光度计前应确保管子外壁非常洁净。
7.2加热器7.2.1加热器应具有自动恒温加热,计时鸣叫等功能,有透明且通风的防消解液飞溅的防护盖。
7.2.2加热器加热时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
加热孔的直径应能使消解管与加热壁紧密接触。
为保证消解反应液在消解管内有充分的加热消解和冷却回流,加热孔深度一般不低于或高于消解管内消解反应液高度5mm。
7.2.3加热器后应在10min 内达到设定的165℃±2℃温度,其他指标及检验参照JJG 975 的有关要求。
7.3光度计光度测量范围不小于0~2 吸光度范围,数字显示灵敏度为0.001 吸光度值。
7.3.1普通光度计在测定波长处,可用普通长方型比色皿测定的光度计。
7.3.2专用光度计在测定波长处,用固定长方形比色皿(池)测定COD 值的光度计或用消解比色管测定COD 值的光度计。
宜选用消解比色管测定COD 的专用分光计。
7.3.3性能校正在正常工作时,比色池(皿)或消解比色管装入适量水(5.1)调整为吸光度值或COD值为0.000 时,每隔1min,读取记录一次数据,20min 内吸光度小于0.005 或COD 值变化小于6mg/L。
光度计其他指标及检验参照JJG 975 的有关要求。
7.4消解管支架不擦伤消解比色管光度测量的部位,方便消解管的放置和取出,耐165℃热烫的支架.7.5离心机可放置消解比色管进行离心分离,转速范围为0~4000 r/min。
7.6手动移液器(枪)最小分取体积不大于0.01 mL。
7.7 A级吸量管、容量瓶和量筒7.8搅拌器8样品8.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水样采集不应少于100mL,应保存在洁净的玻璃瓶中。
采集好的水样应在24h 内测定,否则应加入硫酸(5.2)调节水样pH值至小于2。
在0℃~4℃保存,一般可保存7d。
8.2试样的制备8.2.2水样氯离子的测定在试管中加入 2.00mL 试样,再加入0.5mL 硝酸银溶液(5.12),充分混合,最后加入2滴铬酸钾溶液(5.13),摇匀,如果溶液变红,氯离子溶液低于1000mg/L;如果仍为黄色,氯离子浓度高于1000mg/L也可按GB/T 11896 方法测定水样中氯离子的浓度。
8.2.3水样的稀释应将水样在搅拌均匀时取样稀释,一般取被稀释水样不少于10mL,稀释倍数小于10倍。
水样应逐次稀释为试样。
初步判定水样的COD 浓度,选择对应量程的预装混合试剂(5.8),加入相应体积的试样,摇匀,在165℃±2℃加热5min,检查管内溶液是否呈现绿色,如变绿应重新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9测定条件的选择9.1宜选用比色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COD,分析测定的条件见表1 和表2 所示。
9.2比色池(皿)分光光度法应选用φ20mm×150mm规格的消解管,消解时可在非密封条件下进行。
9.3比色管分光光度法应选用φ16mm×150mm规格的消解比色管,消解时可在非密封条件下进行。
表2 分析测定条件10步骤10.1校准曲线的绘制10.1.1打开加热器,预热到设定的165℃±2℃。
10.1.2选定预装混合试剂(5.8),摇匀试剂后再拧开消解管管盖。
10.1.3量取相应体积的COD 标准系列溶液(试样)沿消解管内壁慢慢加入消解管中。
10.1.4拧紧消解管管盖,手执管盖颠倒摇匀消解管中溶液,用无毛纸擦净管外壁。
10.1.5将消解管放入165℃±2℃的加热器(7.2)的加热孔中,加热器温度略有降低,待温度升到设定的165℃±2℃时,计时加热15min。
10.1.6待消解管冷却至60℃左右时,手执管盖颠倒摇动消解管几次,使消解管内溶液均匀,用无毛纸擦净管外壁,静置,冷却至室温。
10.1.7高量程方法在600nm±20nm 波长处,以水(5.1)为参比液,用光度计(7.3)测定吸光度值。
低量程方法在440nm±20nm 波长处,以水(5.1)为参比液,用光度计(7.3)测定吸光度值。
10.1.8高量程COD 标准系列使用溶液COD 值对应其测定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试验测定的吸光度值的差值,绘制校准曲线。
低量程COD 标准系列使用溶液COD 值对应空白试验测定的吸光度值减去其测定的吸光度值的差值,绘制校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