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识图
SB2
自保持
M 3~
注意:接触器线圈电压380V时, 采用此种接线方式。
三、异步机的直接起动 + 过载保护
A QS FU KM SB1 SB2 KM B C
热继电 器触头
FR
FR
发热 元件
KM
M 3~
电流成回路, 只要接两相就可以了。
四、多地点控制
例如:甲、乙两地同时控制一台电机。 方法:两起动按钮并联;两停车按钮串联。
B、按用途区分: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 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 气闭锁回路、操作电源回路。 操动回路---包括从操动(作)电源到断路 器分、合闸线圈之间的所有有关元件,如:熔 断器、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 接线端子等。 信号回路---包括光字牌回路、音响回路 (警铃、电笛),是由信号继电器及保护元件 到中央信号盘或由操动机构到中央信号盘。
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用来表明二次回路的实际安装 情况,是控制屏(台)制造厂生产加工和 现场安装施工用图,是根据展开接线图绘 制的。在安装接线图中,各种仪表,电器, 继电器,及连接导线等,按照它们的实际 图形,位置和连接关系绘制。安装接线图 包括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和端子排图, 有时屏后接线图和端子排图画在一起。
C、保护和控制屏面图上的二次设备,均按照由 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编号,并标出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与展开图、原理图上的符号一致;在屏 面图的旁边列出屏上的设备表(设备表中注明该 设备的顺序编号、符号、名称、型号、技术参数、 数量等);如设备装在屏后(如电阻、熔断器 等),在设备表的备注栏内注明。 D、在安装接线图上表示二次设备---屏背面 接线图中,设备的左右方向正好与屏面布置图相 反(背视图);屏后看不见的二次设备轮廓线用 虚线画出;稍复杂的设备内部接线(如各种继电 器)也画出,电流表、功率表则不画;各设备的 内部引出端子(螺钉),用一小圆圈画出并注明 端子的编号。
二次回路识图
表明二次回路的图称为二次回路图。二次 回路以国家规定的通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 号表示二次设备的互相连接关系。二次回 路图中所有开关电气,继电器,和接触器 的触点都按照它们的正常状态来表示。对 于继电器,正常状态是指其线圈无电压失 磁的状态。常用的二次回路图有三种形式, 即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和安装接线 图。
常开 常闭
接触器控制对象:电动机及其它电力负载
接触器技术指标: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等。
简单的接触器控制
A
B
C
停止 按钮 起动 按钮
刀闸起隔离作用
特点:小电流控 制大电流。
M 3~
自保持
1.6 继电器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一样。主要区别在于,触发器 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继电器的 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 所以,继电器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进行 监察,控制,测量,调整和保护 的低压设备,又称辅助设备,它 包括控制,信号,测量监察,同 期,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 置和操作电源等设备。
二次电路的组成
二次电路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视、控 制、测量、调节和保护。它的特殊作用决 定了它所采用的保护原件不同。二次电路 所配置的仪器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控 制和信号元件,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 电流、电压互感器等,按一定的要求连接 在一起所构成电气回路。
原理图
B 原理接线图将交流电路,电压回路与 直流电压之间的联系综合的表示在一起, 对多个设备具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C 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画在接线图 中,可清晰地表明该回路对一次回路的 辅助作用。 D、缺点:对二次接线的某些细节表示不 全面,没有元件的内部接线。端子排号 码和回路编号、导线的表示仅一部分, 并且只标出直流电源的极性等。
KM SB
KM
B'
动作过程
主 电 路
M 3~
按下按钮(SB)
线圈(KM)通电 电机转动;
触头(KM)闭合 按钮松开
线圈(KM)断电 电机停转。
触头(KM)打开
简单的接触器控制
A
B
C
停止 按钮 起动 按钮
刀闸起隔离作用
M 3~
自保持
二、电动机连续运行
A QS FU B' KM KM C' B C 停车 SB1 按钮 起动 按钮 KM
1.3 控制按钮
常开(动合)按钮
SB
复合按钮
电路符号 常闭(动断)按钮
SB
电路符号
SB
电路符号
1.4 行程开关
用作电路的限位保护、行程控制、自动切换等。 结构与按钮类似,但其动 作要由机械撞击。
常开(动合)触头
ST
常闭(动断)触头
ST
电路符号
电路符号
1.5 接触器
~ ~380
主触头
动作过程 线圈通电 衔铁被吸合 触头闭合
以展开图、屏面布置图、端子排图为依据。 (由制造厂绘制) A、屏背面展开图---以屏的结构在安 装接线图上展开为平面图来表示。屏背面部 分装设仪表、控制开关、信号设备和继电器; 屏侧面装设端子排;屏顶的背面或侧面装设 小母线、熔断器、附加电阻、小刀开关、警 铃、蜂鸣器等。 B、屏上设备布置的一般规定---最上 为继电器,中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下部为经常需要调试的继电器(方向、差动、 重合闸等),最下面为信号继电器,连接片 以及光字牌,信号灯,按钮,控制开关等。
FU
KA KA SB
KM
KM
FR
M 3~
控制 关系
SB:点动 SB2:连续运行
2.2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A B C QS FU KMF KMR
KMR KMF SBR SB1
正转
SBF
FR KMF
KMR
操作过程: SBF
FR M 3~ SB1 停车 SBR
正转
反转
该电路必须先停车才能由正转到反转或由 反转到正转。SBF和SBR不能同时按下,
看图原则
C、"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指交流回 路一般从电源入手,包含交流电流、交流 电压回路两部分;先找出由哪个电流互感 器或哪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电流源、电 压源),变换的电流、电压量所起的作用, 它们与直流回路的关系、相应的电气量由 哪些继电器反映出来。
看图原则
D、"线圈对应查触头,触头连成一条 线"。指找出继电器的线圈后,再找出 与其相应的触头所在的回路,一般由 触头再连成另一回路;此回路中又可 能串接有其它的继电器线圈,由其它 继电器的线圈又引起它的触头接通另 一回路,直至完成二次回路预先设置 的逻辑功能。
二次回路的分类质分: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 (CT)二次侧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等 所有电流元件的全部回路。 交流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及 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经升压变压器转换为 220V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等所有电压线圈以及 信号电源等。 直流回路---使用所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直 流电源。蓄电池---适用于大、中型变、配电所,投 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中间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
继电器类型: 电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具有延时功能)
热继电器(做过载保护) …...
热继电器
功能:过载保护
发热元件
结构:
I
双金 属片
扣板
常闭触头
工作原理: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金 属片被烤热。因双金属片的下层膨胀系数大,使其 向上弯曲,扣板被弹簧拉回,常闭触头断开。
SB1甲 KM SB2甲
KM
甲地
SB3乙
SB4乙
乙地
五、点动+连续运行
方法一:用复合按钮。
A B C QS
控制 关系
SB1
SB3:点动 SB2:连续运行
SB2 KM FR
FU
KM
FR M 3~
SB3
KM
控制电路
主电路
该电路缺点:动作不够可靠。
方法二:加中间继电器(KA)。
A B C
SB1
SB2
KA FR
否则会造成短路!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加互锁
FR
SB1
SBF
KMR
KMF
A B C QS FU
KMF SBR
KMF
KMR
KMF
KMR
KMR
互锁
FR
M 3~
互锁作用:正转时,SBR不起作用;反转 时,SBF不起作用。从而避免两触发器 同时工作造成主回路短路。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双重互锁
FR
机械互锁
SB1
热继电器的符号
FR 串联在主电路中
发热元件
常闭触头
串联在控制电路中 FR
§.2 基本控制环节
电机起动、停车(点动、连续运行、多地点 控制、顺序控制等) 电机正反转控制 行程控制 时间控制 速度控制 ……
2.1 异步机的直接起动
A QS FU B C C'
一、点动控制
控 制 电 路
看图原则
E、"上下左右顺序看,屏外设 备接着连"。主要针对展开图、 端子排图及屏后设备安装图。 原则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看, 同时结合屏外的设备一起看。
原理图
原理接线图是用来表示二次回路各元件的 电气联系及工作原理的电气回路图。
A原理接线图中的所有继电器,仪表等设备均以集 合整体的形式来表示,用直线画出它们之间的相 互联系,因而清楚形象的表明了接线方式和动作 原理。在原理图中,各电器触点都是按照它们的 正常状态表示的。所谓正常状态,是指开关电器 在断开位置和继电器线圈中没有电流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