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检测
仪器设备日常标定及常见故障解决
设备日常标定失败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检测中常见故障处理
检测设备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其它注意事项
分析仪日常标定项目
•泄漏检查•高量程气校准
•低量程气检查
•HC残留量测试
•调零测试
•反吹测试 •气象站标定(包
括温度计、湿度计、大气压力计)
•气流灵敏度测试
•低流量指示•稀释检查
•量距点漂移
底盘测功机日常校准项目
•滚筒装置
•速度校准
•扭力(静态力)校准
•基本惯量允许误差※
•加载滑行时间测试
•寄生功率(内部损耗)测试
其他日常检验校准项目
•滤纸烟度计染黑度检查
•不透光烟度计零位检查
•不透光烟度计满刻度检查
•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检查
•转速测试仪检定
•油温测试仪检定
•常规温度计、湿度计、大气压力计检定
泄漏检查
根据系统软件或分析仪的提示用密封帽(红帽子)堵住探头的入口,过一段时间后(一般18秒左右),系统软件或分析仪会自动判断泄漏检查是否成功,取样系统是否密封。
若泄漏检查失败,其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点:
1.作泄露检查时,取样探头入口没有堵严密,导致漏气;
2.取样探头连接处漏气;
3.取样探头破裂,有漏气现象;
4.取样管破裂,有漏气现象;
5.各式过滤器密封圈失效或过滤器罩未拧紧;
6.分析仪内部取样管破裂或脱落;
7.采样泵膜片处漏气或气泵气囊破裂。
故障解决办法其步骤:
•1逐一排查,确认取样系统哪处有泄漏现象;
•2确认部件后,更换新的配件;
•3再次做泄漏检查,确认取样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注:总之保证整个取样系统内全密封,无泄漏现象出现;
高量程气校准
先对分析仪进行反吹,把分析仪HC残留量反吹到接近于零,然后进行调零,查看CO、CO2、HC.NO值是否接近于零。如果不是则要重新调零,直至均接近于零为止。再将高量程气通入分析仪校准入口对分析仪进行标定,系统软件或分析仪在校准完毕后会自动提示标定是否成功。
注意
打开标准气的压力不能过高(一般为0.1MPa或12个PSi)
若有的检测站用的是五气标定则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为低浓度标准气体→中低浓度标准气体→中高浓度标准气体→高浓度标准气体→零点标准气体,当各分析仪读数稳定后(从通气开始至少60s),记录气体读数和PEF;
若校准失败,其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点:
1.气瓶压力不够或没打开气瓶,高量程校准气无法通入到分析仪内;
2.气瓶压力过大,内部管路有脱落现象;
3.分析仪内部气管有泄漏
3.气瓶标签浓度与系统软件或分析仪上的输入浓度不一致;
4.通道损坏、电磁阀损坏;
5.分析仪平台的机芯损坏。
解决方法:
1、确保气瓶已打开且气瓶压力不可过高过低要适中(一般0.02MPa或2.5个PSi);
2、系统软件或分析仪上的输入浓度要与气瓶标签浓度相一致;3、维修通道和电磁阀。
低量程气检查
先对分析仪进行反吹,把分析仪HC残留量反吹到接近于零,然后进行调零,查看CO、CO2、HC、NO值是否接近于零。如果不是则要重新调零,直至均接近于零为止。再将低量程标准气通入分析仪检查气入口,系统软件或分析仪在检查完毕后会自动提示检查是否成功。
若检查失败,其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点:
1.气瓶压力不够或没打开气瓶,低量程检
查气无法通入到分析仪内;
2.气瓶压力过大,内部管路有脱落现;
3.通道损坏、电磁阀损坏;
4.检查气气瓶标签浓度与系统软件或分析
仪上的输入浓度不一致;
5.氧传感器损坏或已失效.
6.氮氧传感器损坏或已失效;
7.因使用时间过长,分析仪平台不清洁。
若检查不通过,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确保气瓶已打开且气瓶压力不可过高过低要适中(一般0.02MPa或2.5个PSi);
2.系统软件或分析仪上的输入的检查气浓度要与气瓶标签浓度相一致;
3.维修通道和电磁阀;
4.更换新的氧传感器;
5.更换新的NO传感器;
6.清洗分析仪平台;
注意
HC=C3H8×PEF;
气瓶标签浓度正确输入系统软件且要保存;
分析仪低量程标准气检查是每天必须做的,若检不通过,则需要用高量程标准气校准后再用低量程气进行检查;
HC、CO、CO2相对误差均为±5%;NO相对误差为±4%;
系统读数−标签读数标签读数x100%=日常检定误差规定范围
标准气必须到有资质的计量所进行配备,且均要有检定证书。※
更换步骤如下:
1关闭计算机和废气分析仪电源;2除去传感器进口盖;3拆除原传感器;4安装新传感;5安装传感器进口盖;6给废气分析仪和计算机通电;7零点标定;8更换新的Nox传感器后应进行“清除NO老化标志”,重新校准该通道后才能投入使用。
O2或NOx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为18个月,需定期更换。
速度标定
在滚筒上做一个明显标记(白色),启动汽车或设置目标速度,带动滚筒旋转,并将车速稳定在校定点上,利用数字光学测速计测量滚筒的实际转速,重复测定三次,查看误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绝对误差±0.2km/h之内,)若速度标定失败,其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点:1.速度模块损坏;2.紧固速度编码器或速度传感器螺母有松动,测速传感器连接电缆线已移位。注:超过3.5吨的车切勿在滚筒上快速通过
解决方法:
1.更换新的速度模块,且固定在A/D调理背板相应通道上;
2.检查其紧固螺母,避免速度传感器因移位而损伤;
3.软件参数设置码盘齿数不正确;
4软件参数设置滚筒直径不正确。
静态力标定
用杠杆、砝码对底盘测功机进行静态力标定,一般为逐一增加砝码进行扭力标定,然后逐一递减砝码进行扭力验证,系统软件会自动判别标定和验证时的扭力误差范围并自动判别静态力标定是否合格通过。
若静态力标定不过,一般有以下原因:
1.在进行测功机标定前未对其先进行清零,或清零时测功机上有重量;
2.杠杆未水平放置,砝码有晃动想象;
3.压力传感器上有脏物影响传感器的精确度;
4.杠杆、砝码未经计量所检定,理论长度、重量与实际长度、重量不一致。
解决办法:
1.在进行底盘测功机标定时,确保测功机上无人站立或有其他重物在上面
2.用水平尺放置在杠杆上,确保杠杆在水平位置
3.有误差需调测功机控制器里的电位器,进行调试
4.保持压力传感器上清洁无污物
5.杠杆、砝码到计量所进行检定,确保理论长度、重量与实际长度、重量相一致※
加载滑行测试
在PAU一定功率加载下,电机带动滚筒53km/h的线速度,然后由电机断电方法进行滑行。
若加载滑行测试不通过,一般由以下原因:
1.速度不准,影响加载滑行时间;
2.内部损耗过大;
3.轴承里不润滑,其相应阻力过大;
4.长时间检测未标定零点漂移
解决方法
1.底盘测功机多做几次预热; 2.底盘测功机多做几遍损耗测试;
3.在底盘测功机轴承里适当加入黄油;
4.重新对底盘测功机进行静态力、速度标定。
注意事项
1.每天必须做此测试;
2.日常测试加载滑行时间必须≤7%,计量认证核准加载滑行时间≤4%;
3.冬天必须多做预热※
寄生功率测试
为了测试测功机内部阻力产生的损耗,由驱动电机带动滚筒转到至少56km/h,然后使驱动电机断电,进行寄生功率滑行测试。
注意事项:
1.速度:(32-16)km/h、(48-16)km/h两个区间进行寄生功率测试;
2.应提供寄生功率/速度拟合关系曲线图,可根据该曲线图确定各速度点的寄生功率;
3.若内部损耗功率过大则需查看各转动部件的润滑程度。
•当底盘测功机不能通过滑行试验检查时,则应进行附加损失试验。
•要求速度为40km/h和24km/h时,附加损失试验结果必须小于设备首次附加损失试验结果的200%,并且最大值不能超过2.0kW,否则测功机必须锁止,由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检查。
• 附加损失试验用于检查底盘测功机内部磨擦损失功率(包括轴承磨擦损失等)。应在速度为8km/h~100km/h的范围内,并且是在系统的功率吸收单元完成校正之后进行该项试验。该试验通过求出速度与磨擦损失曲线,来修正底盘测功机的运转负荷。速度低于8 km/h的情况下,试验台架的磨擦损失较小,不需要进行标定。
HC吸附功能测试
当发现HC测量值偏差较大时,就要进行HC吸附检查,接上取样管和取样探头后检查,若检测不合格,可通过压缩空气吹洗,吹洗后仍然不合格就要更换取样管;或开泵抽空气清洗管路,仪器会一直抽气到HC〈4ppm时自动停泵。
若HC吸附测试失败,有以下几点原因:
1.滤芯过滤器内有杂质;
2.取样管内有异物堵住不畅通;
3.分析仪平台内不清洁,有杂质。
解决方案
1.更换清洁的滤芯、过滤器、前置过滤器;
2.用压缩空气对取样管进行反吹,使之畅通;
3.用压缩空气清洗平台气室;
4. 重新调零。
注意事项:
HC残留量必须下降到7×10-6(正己烷)方为合格(如检查结果为负值应锁止分析仪,中止试验程序,对分析仪进行重新标定或维修),正常的取样系统HC残留量的检查时间应不超过120s。
气流灵敏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