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5)要重视“成果”的创新性
包括运用国内外现有的先进的管理理论针对国家、行 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的实践创新;
包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现新的管理规律,创新管 理理念和方法,在管理理论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四、案例分析
《钢铁企业跨地区战略重组与一体化整合 》 对“基本内涵”的叙述:全面深入分析武钢发展面临的 内外部环境,提出并实施基于跨地区战略联合重组的中西南 发展战略;因企制宜,灵活运用不同的模式开展实施战略重 组;用“五个统一”实施一体化整合,推进企业间的优势互 补、协调发展和文化融合,实现 “1+1>2”协同效应。
3、现场管理和基层管理类,如《大型炼化企业合并重组 后的基层建设与管理》、《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厂务公开管 理》。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二、成果的基本格式
• 1、前言 • 2、实施背景 • 3、内涵和主要做法 • 4、实施效果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二、成果的基本格式
• 1、前言 • 主要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300—500字),应包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1、主线法:抓住“成果”的核心工作并将其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达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材料不散的目的。
例:《钢铁企业跨地区战略重组与一体化整合 》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跨地区战略重组的思路和原则 (二)选择战略重组的目标企业: 1、建立评价体系, ⒉ 连续
跟踪和分析目标企业 、⒊ 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的沟通 (三)灵活运用不同模式开展实施战略重组 (四)战略重组下的一体化整合 : 1、构建一体化整合的管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二、成果的基本格式
• 3、内涵和主要做法 • 内涵:主要反映本项成果创新的基本内容和特色,阐明成果本
身是什么。需要高度概括,具有一定理论高度;是成果的灵魂, 是浓缩、提炼出来的管理思想。一般在200字左右。 • 主要做法:是主报告的核心内容(字数应占成果主报告的 70%左右),阐述企业实施本项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要能 反映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与步骤,可辅以必要的实例、 数据和图表予以说明;是内涵的展开,突出重难点问题(过程、 环节)的解决与实施;数据要注意先进性,要注意保密性,对 过于专业的技术或专门术语要作出解释。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3、内涵法:紧扣“成果”的内涵的内容(或“成果”的难点、 焦点、其他类似企业也共同关注且也非常想要解决的问题点), 从不同侧面做法展开,来延伸内涵,达到与直接内涵呼应,不 跑题,不跑调,系统展示内涵丰富的实质性内容的目的。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 例如:《集团公司集中式资金管理》 二、内涵及作用 (内涵)武钢集中式资金管理的实质和核心是“六结合” 资金管理模式。“六结合”牢牢把握“集中式管理”的 思想精髓,是它的具体实现形式;“六结合”构建了一 整套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实践运作体系和方法,实现了资 金管理内容和方法的统一;“六结合”资金管理实现了 资金管理由单纯的行政集权式集中直接向集、分权有机 结合的市场化跨越。 (作用)满足了法人治理结构下母子公司资金规范运作 的要求;有利于集团内部资金融通;有利于控制资金风 险。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管理创新成果的主要特点
• 1、科学性:符合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 • 2、先进性:管理成果的理念、结构、功能选择合理,明显优于原来
采用的管理办法;或对管理理论有创新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 行业内有示范和促进作用。
• 3、可行性:申报项目所选择的理论、方法和做法具有可 操作性,符合行业的特点和需求,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
创新、经营管理、如《企业管理整体功能优化》、《以人为 中心的全控管理》;
2、专业性管理类,着重于财务成本管理、生产管理、技 术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信 息化及企业文化建设等 ,如《优化质量管理职能,建立质 量效益型管理》、《钢铁企业计控设备管理》、《科技创新 管理体系的构建》、《集团公司的集中式资金管理》、《新 型设备维修体制的构建》;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 提炼
2020/11/23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一、“成果”的定义和分类
•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 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企业管理体制、 组织、制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 因素的办法和措施,经过实施确认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四)提炼要由表面化向深刻化转变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1)要讲透“成果”本身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评审的第一要素,包括理论的科学合理,目
标明确、方法得当、运行体系的高效和经济等方面。特别 要鼓励通过科学的方法,比如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 传播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理论 的研究、分析和总结的成果。鼓励用数据说话。
• 4、效益性:经过1年以上实际应用,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社 会效益好。
• 5、创新性:包括创造发明;国内已有的成果在实施中加以改进和发 展、居领先地位;国外已有优秀成果率先应用,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 进行实践创新。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管理创新成果分类
成果大致分为三类: 1、综合管理类,着重于企业发展战略、深化改革、体制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 三、主要做法 1、在资金管理权限上,坚持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 子公司资金自主管理相结合; 2、在筹融资上,坚持资金有效平衡与资本结构优化相 结合; 3、在控制资金占用上,坚持目标控制与过程管理相结 合; 4、在资金结算上,坚持集团成员单位资金结算与发挥 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相结合; 5、在利用外资上,坚持高效利用外资与外汇风险控制 相结合; 6、在资金信息化管理上,坚持资金信息化管理与业务 流程再造相结合。
3)要注意“成果”的可行性 要阐述申报项目所选择的理论、方法和做法是否具有可操
作性,是否符合冶金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4)要重视“成果”的效益性 最终的结果,要体现到企业的效益上,即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注意: ●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的综合考量; ●短期效益和长远效果的综合评价; ● 经济效益和企业社会责任、创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方案设计,形成整体布局:全面调研;制定实施方案; 2、建立文件体系:确定文件架构;撰写质量文件;质量文件

的审核发布。
3、强化培训,正确理解标准,全面实施质量文件:重点培

训;全员培训。
4、建立质量保证运行体系:调整机构落实各项职能;贯彻实施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例:《以质量文化为先导的零缺陷管理》 二、推进以质量文化为先导的零缺陷管理的内涵与方法 (一)领导带头,从我做起 (二)改变心智,创建零缺陷的精神文化
1、调整员工价值取向;2、改变员工思维方式;3、改变员工不 良习惯;4、构建学习型组织,锻造人才团队;5、倾注真情,体 现精神文化;6、制定零缺陷文化纲要。 (三)不断建立和完善机制,创建零缺陷的制度文化 1、运行机制;2、监管机制;3、考核机制;4、激励机制;5、 约束机制;6、竞争机制。 (四)由个人“一次做对”向系统“次次做对”发展,创建零缺陷的 行为文化 1、个人和单位“一次做对”的方法;2、系统“次次做对”的方 法 (五)优化推行零缺陷的物质条件,创建零缺陷的物质文化 1、改善设备;2、改良材料;3、改进环境;4、强化资金管理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 4、过程法:按事务发展的自然进程提炼,达到 使事务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地的目的(只适合 第一个实施本“成果”所提的做法的单位,且 “一次性”工作的思维和描写不可取)。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 例:某成果: 二、体系建立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步骤
(一)制定总体规划; (二)制定实施进度计划; (三)实施与推进: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二)定位要由个案化向整合化转变
1)在“境界”上要有高度; 2)在“理念”上要有新意; 3)在“认识”上要有深(宽)度: ● 从现象看到本质; ● 从局部看到整体; ● 从个案看到群征。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三)描述要由直观化向“理论”化转变
遵守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原则。 1)以“内涵”为载体描述; 2)以“做法”为载体描述。 ● 学习、借鉴当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工具; ● 探索、总结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理论、工具。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遵守全局性、整体性、瓶颈性和时代性原则
1)选择紧扣时代发展要求,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项目; 2)选择能充分体现与公司改革发展,强化管理等全局性工作相关的项 目; 3)选择代表本单位、本车间全局性工作、中心工作的项目;这些项目 能够明显影响和带动本单位、本车间整体管理深化、创新,具有上台阶标 志的项目; 4)选择本单位、本车间管理上难点,重点问题密切相关的项目,这些 项目一旦突破,必然伴随转变观念,大胆创新的过程,必然会产生新的管 理模式、机制、方法; 5)选择与市场竞争和未来工业技术发展趋势相关,贴近发展战略目标, 有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自主创新成果大量涌现,能够使本单位优化品种 结构和技术经济指标,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加快发展的项目; 6)选择与国内外最前沿、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跟踪引 用相关,能够使本单位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实现创新或填 补空白的项目。
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
例:《简约管理》 二、简约管理的内涵和做法:
基于事物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 主要矛盾,找出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一)树立简约管理的理念 (二)按照快速响应市场和高效增值的原则,再造企业流程:
1、按照资源配置最优的原则,战略、计划、预算实行联动;2、按 照统一于扩大市场分额的原则,研产销实行一体化运作;3、按照供 应链增值的原则,内外部业务流程实行对接。 (三)按照流程、标准、责任唯一的原则,精简管理层次,实现组织的 扁平化。 (四)按照立法、执法、监督三权分立的原则,重建制度体系。 (五)按照集成管控的原则,构建企业管理信息平台 (六)按照“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原则,推进诚信管理和全员职业 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