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产清查的种类、程序与方法

财产清查的种类、程序与方法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种类和一般程序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1.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意义

(1)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4)确保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财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

清查对象: 现金、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 各项在途材料,在途商品; 债权和债务及预算缴拨款项; 其他单位加工或保管的材料、商品。 适用范围:(多选) (1)年终决算前; (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3)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前以及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前; (4)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5)开展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活动。 2.局部清查。

清查对象:(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1)库存现金,出纳人员应于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核对。 (2)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出纳人员每月至少应同银行核对一次。 (3)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年内应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对各种贵重物资,每月应盘点一次。 (4)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应同对方核对一至两次。 【例题•多选题】下列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情况有( ) A年终决算之前 B.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C.进行全面资产评估时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局部清查的范围是( ) A.银行存款 B.固定资产 C.现金 D.贵重物品 [答案]ACD 【例题•多选题】进行局部财产清查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现金每月清点一次 B.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 C.贵重物品每月盘点一次 D.债权债务每年至少核对一、二次 [答案]BCD (二)按财产清查的时间不同:(清查时间是否有计划) 1.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指根据事先计划或管理制度规定的时间安排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2.不定期清查。(多选)

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没有安排计划,而是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比较: 1.定期清查的对象: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如:年终决算是全面清查、库存现金清查是局部清查。 不定期清查的对象: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如:单位合并是全面清查,自然灾害损失是局部清查。 2.全面清查,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

局部清查,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局部。 【例题•判断题】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 [答案]√

【例题•多选题】应每日清点一次的财产是( )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应收账款 D.贵重物品 [答案]A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人、财、物及清单。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1.方法:清查库存现金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2.出纳在场:库存现金盘点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3.重点检查账款是否相符、有无白条抵库、有无私借公款、有无挪用公款、有无账外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 4.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是反映库存现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5.共同签章:盘点后,应根据库存现金盘点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盘点人员和出纳员签章。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1.方法:

对账单法:银行存款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 不一致的原因: 一是由于存款单位与开户行双方或其中某一方记账有错误; 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2.未达账项:

(1)指由于存款单位与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而登记入账,但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2)四种情况: 月初:企业100 银行 100 400 -300 600 -200 对账时: 200 500 (1)企业已收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2)企业已付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3)银行已收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4)银行已付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练习: (1)29日企业存入银行一张转账支票,金额3 900元,银行尚未入账;(银行未收) (2)29日银行收取企业借款利息400元,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企业未付) (3)30日企业委托银行收款4 100元,银行已入账,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企业未收) (4)30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一张,金额l 900元,持票单位尚未到银行办理手续。(银行未付) (3)企业大于银行 企业只加不减:企业已收,银行未收;银行已减,企业未减。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一般是在企业与银行双方的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而本单位未收的款项,减去对方已付而本单位未付的款项。经过调节后,双方的余额应一致。 (2)公式: 企业:可以动用的存款=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尚收-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银行:可以动用的存款=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例8-1】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199500元,开户行送来的对账单所列本企业存款余额24945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未达账项如下: (1)12月28日,企业为支付职工的差旅费开出现金支票一张,计6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收取。 (2)12月29日,企业因采购办公用品,开出转账支票一张,计9750元,银行尚未入账。 (3)12月29日,企业收到购买单位转账支票一张,计16500元,已开具送款单送存银行,但银行尚未入账。 (4)12月30日,企业经济纠纷案败诉,银行代扣违约罚金6000元,企业尚未接到通知而未入账。 (5)12月31日,银行计算企业存款利息12600元,已记入企业存款户,企业尚未接到通知而未入账。 (6)12月31日,银行受企业委托代收销贷款49500元,已收妥记入企业存款户中,企业尚未接到通知而未入账。 根据以上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表8-2所示。 表8-2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本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1.企业存款利息 2.银行代收销贷款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1.银行代扣罚金 199500 12600 49500 60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1.存入转账支票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1.开出现金支票 2.开出转账支票 249450 16500 600 9750 调节后存款余额 255600 调节后存款余额 255600

(3)结论:(判断) 调整结果:如果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双方的账面余额应相等。 原始凭证:应注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对于银行已记录、企业未记的未达账项应待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再据以编制记账凭证予以记录; 可以动用的金额:调整后余额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存款数额。 实有金额:银行对账单金额 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数量与质量同步)---实地盘点法 1.逐一盘点法。 2.测量计算盘点法。 3.抽样盘点法。 盘存单:由盘点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共同签章。 实存账存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查询核实法 往来款项对账单 往来款项清查结果报告表 【例题•判断题】在对存货进行清查时,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 ) [答案]√

【例题•判断题】“银行存余额调节表”不但起对账的作用,而且是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 ) [答案]×

【例题•多选题】企业财产清查中,可以作为调整账薄记录的原始凭证的是( )。 A.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银行对账单 D.实存账存对比表 [答案]AD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 (一)分析账实不符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合理:有权处理 无权处理:待处理。 处理结果: 个人---其他应收款 管理不善---管理费用 自然灾害---营业外支出 (二)积极处理多余、积压物资,清理往来款项 (三)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四)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审批之前的处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借方登记财产的盘亏、毁损数额以及盘盈的转销数字 贷方登记财产的盘盈数额以及盘亏的转销数 如果月末为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处理的财产物资的净损失数 如果为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处理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净溢余数 2.审批之后的处理。

(一)盘盈 【例8-2】固定资产盘盈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设备一台,估计原价为10 000元,七成新。 (1)在报经批准前,根据“账存实存对比表”确定的固定资产盘盈数,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7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000

(2)在批准后,根据批准处理意见,转销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7000 贷:营业外收入 7000

【例8-3】材料盘盈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材料一批,价值5000元。 (1)在报经批准前,根据“账存实存对比表”确定的材料盘盈数,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 (2)在批准后,根据批准处理意见,转销材料盘盈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 贷:管理费用 5000 【例8-4】现金盘盈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现金溢余150元,无法查明溢余原因。 (1)在报经批准前,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确定的现金盘盈数,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1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50 (2)在批准后,根据批准处理意见,转销现金盘盈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50 贷:营业外收入 150 (二)盘亏 【例8-5】固定资产盘亏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短缺设备一台,账面原价50000元,已提折旧20000元。 (1)在报经批准前,根据“账存实存对比表”确定的固定资产盘亏数,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 累计折旧 20000 贷:固定资产 50000 (2)在批准后,根据批准处理意见,转销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3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

【例8-6】材料盘亏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材料40000元,其中25000元属于非常损失,15000元属于自然损耗。 (1)在报经批准前,根据“账存实存对比表”确定的材料盘亏数,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0000 贷:原材料 40000 (2)在批准后,根据批准处理意见,转销材料盘亏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5000 营业外支出 25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