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4月 第26 卷 第4期学习论坛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之比较 刘建军 [摘 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不仅存在着阶级性差异, 也存在着功能性差异、地位性差异以及程序性差异。这些差异证明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与特定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相对于西方国家议会作为抵制行政蚕食的 黄昏机构!而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提供的各种资源, 将成为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体现现代民主原理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完全不同于古代中国治国方式和西方国家代议民主的新制度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革命时期政治实践的延续和发展, 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大国治理的制度化成果。该制度赋予中国作为现代国家的诸多特征。中国在从启蒙到救亡、从革命到建设的转换过程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缔造新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赖以存在的制度性框架和制度性原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乃是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不仅是维系国家存在的支撑者, 而且也是执政党赖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更是其他所有制度的生成者。
2》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收稿日期: 2009- 12-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述评 郭燕来
摘 要: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笔者从党与人大的关系、人大与一府两院 的关系、当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瓶颈、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总结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进一步研究人大制度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人大与 一府两院 的关系, 在我国的法律上是非常清楚的, 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权力体系中, 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处于国家权力的顶层, 它与 一府两院 的关系是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在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人大的实际地位与法律地位是不相称的。正是人大的法律地位与现实地位的差距, 才导致了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一)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不完善。 (二) 人民代表大会内部制度的不健全。 (三)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不到位。 四》目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中面临的挑战: ( 1) 公民自主自发的政治参与, 形成对人大选举和代表制的挑战; ( 2) 媒体和公众舆论(包括互联网的声音) 高度参与对政府的监督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3 )以法律界人士为主导作用的社会力量以法律诉讼的方式敲打着宪政制度之门; ( 4 )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自主自发地进行民主改革的探索,也反映人民代表大会的某些制度不适应民主法制。
3》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11-01 15:34:00 ] 作者:郭君 摘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议会,可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尊重,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体现。但这个世 界上权力最大、人数最多的议会,其权力行使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它具有许多重要的权力,却从不行使。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大代表的素质不高,其原因是制度的缺陷。人是在制度中长大的,制度造成了人,也培养了人的素质。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对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腾飞,但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尊重,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体现。 其原因就在于人大代表制度本身的缺陷,要完善人大代表制度,就必须从相关制度本身的改革入手。 一、代表人数太多,应大量减少人数 二、改革人大代表审议议案由代表团分组审议,再交付大会表决制度 三、改革我国人大代表兼职制度,实现人大代表的职业化。,除了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外,绝大多数人大代表甚至人大常委会的普通委员都在从事着别的社会职业 四、改革人大的会期制度,延长开会时间和次数 五、改革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尽可能地实行直接选举 六、改革代表名额的比例,实现宪法权利的平等 七、改革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方式,使候选人真正体现民意
4》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必然性与优越性 李龙,潘传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2卷第1期2008年1月 在中国,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的唯一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中国民主模式是趋于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适应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的民主制度,是超越自残阶级民主模式的民主制度,是气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民主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的民主制度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模式的民主制度 1、 代议制机关地位不同 2、 代议制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 3、 代议制机关的职权不同 4、 与选民关系不同 5、 政党制度不同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契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民主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能发挥民主集中制的积极作用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的主要载体 5》 对于如何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及相关制度研究,二是监督与被监督制度研究,三是扩大人民代表大会法定权限的研究,四是人大内部机制与机构改革研究。 二、政府过程视野下人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从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环节看人大制度存在的问题 1. 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亟待改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规定各政党、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提名候选人,直接选举的地方选民10 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名候选人,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10 人以上也可以联名提名候选人。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虽然许多地方也很重视非政党提名的候选人,但是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往往会当选,而以其他形式产生的候选人却经常落选 2. 人大代表的结构不合理多年以来,我国人大代表的结构都是“固化”的。除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农村代表和城市代表的比例以外,少数民族、军人、无党派人士等代表的比例基本没有改变。 3. 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有待提高绝大多数的人大代表为人民群众说话办事的愿望和热情是高的,但整体参政议政能力尚有欠缺。 (二)从决策和决策的施行环节看人大制度存在的问题 决策过程和决策的施行过程中的问题,反映到人大制度中,主要表现在人大的立法、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这三个方面。 1. 人大立法过程与行政立法过程不分 2. 决定重大事项过程中作用有限 3. 人大对人事的任免流于形式。我国的人事任免由“党委推荐、政府提请、人大决定”三个步骤组成,但在现实的政治运行中,由于党的领导及其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核心地位,党委推荐的任免对象事实上已经成为最后的任免对象,而政府提请和人大决定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 “(三)从信息传输和监督过程看人大制度存在的问题 1. 人大的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大力推进人大信息公开进程,确保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必然要受人民的监督。而人民监督人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能够获知人大的政务信息。但是,现实中我国各级人大在政务信息公开上做得还不到位,难以满足选民的要求。 2. 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不力从宪法上看,“一府两院”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而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的行使却很难到位。 3. 选民对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不力根据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控告等表达权,这些权利都可以起到监督人大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权力,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国家机关受理、采纳与否,主动权仍在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手中。人大代表虽由选民选出,但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沟通少,往往只有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才会有沟通,沟通比较困难[12]。而且一些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意识淡薄,对人大代表享有的权利义务了解不够,在监督内容上更重视违法犯罪而忽视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使人大代表缺乏外界政治压力,工作上缺乏热情。 三、改善政府过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建立规范化的人大与党委、“一府两院”的关系 (二)实行竞争性人大选举 (三)优化人大运作过程 (四)强化对人大的监督 6》改善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周天勇 孙丽 蔡春红 民主与法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共产党实现执政的制度载体。因此,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宪法和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使人大真正成为国家权力机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理顺党与人大、人大与“一府两院”等的关系。 改革和完善人大代表制度:(1)完善人大代表的组成与结构。人大代表构成方面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党政机关领导人比例偏高。因此,要优化人大代表结构,一是优化代表职业结构,限制和减少“官员”代表数量,提高工农业生产和新兴社会阶层代表的比例。二是优化代表知识结构,提高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方面专业人才等代表的比例。三是优化代表年龄结构,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又要有热爱人大工作、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使人大代表队伍既充满生机与活力,又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改革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适当放宽代表候选人提名限制,减少上级派选代表候选人名额。。要充分调动选民提名推荐候选人的积极性,增加选民直接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人数,充分尊重选民权利,把选民提名推荐的、敢于为民直言、事业心责任感强、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较高、能够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候选人提交选民酝酿协商,接受选民挑选。 (3)逐步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化。我国的人大代表多为兼职而非专职,并且大多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表从事人大工作。首先,推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职化。第二,减少人大代表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