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46节PPT课件

第2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46节PPT课件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1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2
• 周、汉时期的古瑟,考古发掘中多有发 现。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约为春 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出土瑟,是目前所 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春秋至秦汉以来出 土的瑟多残缺不全。惟长沙马王堆一号 汉墓出土瑟保存完好。
一、乐器、乐器分类法
• 周代乐器见于记载的有70种左右,《诗 经》中明确提到的有29种。
• 周朝,社会生活复杂化,音乐向前发展, 乐器种类增加,有了分类的需要。三千年 前的周朝产生了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 进行的“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古代器乐 艺术进入到一个较高发展层次的反映。
28.09.2020
于故宫博物院。
• 用于宫廷韶乐。 形为伏虎状,背 上有27龃龉,另 置竹籈,析其半 为24茎。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5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6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7
• 鼗(鞉):两 旁缀灵活小耳 的小鼓,有柄, 执柄摇动时, 两耳双面击鼓 作响。俗称拨 浪鼓。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3
• 筑,古击弦乐器,已失传,大体形似筝, 13弦。颈细而肩圆。演奏时,左手按弦 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 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说文》
• 高祖击筑。《史记·高祖记》
• 渐离击悲筑。陶渊明《咏荆轲》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5
• 铎:一种大铃,形 如铙、钲,古代宣 布政教法令用的, 亦为古代乐器,多 用于军旅。
• 体腔内有舌或无舌。 有舌者可摇击发声。 舌分铜制与木制两 种。铜舌者为金铎, 木舌者为木铎。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6
• 以坚硬的大理石或玉石制成,主要 是磬。母系氏族社会,磬被称为石。
• 《说文》“敔,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 形如木虎。”
• 《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 《尔雅·释乐》:“所以鼓敔谓之籈。”
• 《疏》:“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 (龃龉),刻以木,长尺栎之。”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6
•清宫旧藏,长
68.5cm

32.5cm 。 现 藏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8
•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 汉以后亦名骑鼓。
• 鼙,骑鼓也。《说文》
•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 略》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9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0
• 瑟,中国古老的丝弦乐器之一,25弦。 最 早 有 50 弦 , 故 又 称 “ 五 十 弦 ” 。 《诗经》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 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 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 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 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 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 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 只用于宫廷雅乐和祭祀音乐。
• 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 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 跳舞娱乐。敲击的石头被逐渐演变 为后来的打击乐器。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7
特 磬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8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9
• 陶土烧制,主要是埙和缶。埙的起源 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 能是先民模仿鸟兽叫声制作用以诱捕 猎物。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4
钲: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形体似铙,较铙狭长,比铙高 大、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钲为军中发布信号、约束步伐 之用。《诗经·小雅·采岂》 曰:“钲以静之,鼓以动之。” 后来出现编钲,可演奏音乐或 发出比较明确的信号,与近代 军号的意义近似,也用于祭祀 和宴乐。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
• 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指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 行分类的方法,分别为金、石、土、 革、丝、木、匏、竹。这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
• 金属制造,主要是钟类,代表乐 器是 编钟。
• 镛:大钟,古代的一种乐器。奏 乐时表示节拍。
• 古文化遗址中遗存较多的是陶埙。西 安半坡村的埙,距今6700年左右。远 古时期人的音的观念已在逐渐进步。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0
• 响球(鸣球), 一种重要的原始 乐器,也是最早 的声音玩具。出 土的陶响球都是 陶质的,中空, 装有弹子或沙粒, 摇动时哗哗作响。
28.09.2020
24
6、木类乐器
• 木材制成,以红木 为最优。
• 柷(chù):古代 打击乐器。形如方 形木箱,上宽下窄, 用椎(木棒)撞其 内壁发声,表示乐 曲即将起始。用于 历代宫廷雅乐。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25
• 敔,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又称楬。形如 伏虎,在雅乐结束时,持籈于龃龉上横刮 之,凡三次,作为乐曲的终结。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1
• 埙,音色幽深、哀婉、 悲凄,具有神圣、典 雅、神秘的精神气质。
• 古代埙的样子很多, 有梨形、鱼形、球形 等,制作埙的材料有 陶、石、玉、木等, 后来多是陶制的。出 土原始乐器中埙的数 量最多。《楚歌》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2
28.09.20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13
• 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 悬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 器。
• 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际已有此鼓, 战国时代广泛应用,曾为历代宫廷所 用。流行于蒙、辽、吉、青等省区的 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
• 在明代中和韶乐和清皇朝祭司乐中, 建鼓均为开典领奏乐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