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 容 、《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共 27条,与原条例比,新增 2条, 取消 2条,合并 1条,和原条例保持不变的 8 条,其余均作了部 分或全部

修订,主要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 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即实行生 产型增值税, 这样资本有机构成高的纳税人税负比较重。 为减轻 纳税人负担,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 资产的进项税额的规定, 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 额,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

二是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 修订后的增 值税条例规定, 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 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项税 额。

三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 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 3% 。

补充了购进农产品和支付运输费用扣除率、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 来件装 配和补偿贸

四是将一些现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修订后的条例中 主要是 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 五是根据税收征管实践, 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 提高纳 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 10 日延长至 15 日;同时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共 40 条,与原细则相比, 新增 8 条,取 消 7 条,与原细则保持不变的 4 条,其余均作了部分或全部修改。 主要对

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结合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对部分条款进行补充或修 订; 二是与营业税实施细则衔接, 明确了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 为的销售额划分问题; 三是进一步完善小规模纳税人相关规定; 四是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和征管需要, 对部分条款进行补充或 修订。 三、增值税转型的基本概念

增值税是对生产、 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过程中实现的 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征收, 上环节已纳税款在下 环节可以抵 扣, 并最终由货物或劳务的消费者承担。 增值税制的 一大优点是能够避免生产专业化过程中的重复征税问题。 根据对 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 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 生产型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 的已征增值税, 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税基最大, 但重复征 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允许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所含的增值税, 税基相当于国民收入, 税基其次。 消费型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 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 税基相当于消费资料, 税基最小, 但消除 重复征税也最彻底。 在目前世界上 140 多个已实行增值税的国家 中,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 所谓的增值税转型, 就是由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 增值税,其核心是允许纳税人抵扣购入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

四、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 允许全国范围内 (不 分地区和行业) 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

的进项税额, 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为预防出 现税收漏洞, 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 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 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 修订后的条例第十条中, 将原条例中购进固定资产不允许抵 扣的条款删除。 也就是说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是增值税 转型的具体体现。同时,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 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 [2008]170 号)又规定,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 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 税额, 可根据有关规定, 凭增值税专用发票、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 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其进项税额 应当记入“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科目。

五、固定资产的概念 修订后的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 过 12 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 设备、工具、器具等。

这主要是与会计准则、 企业所得税法等关于固定资产的表述 相一致

六、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 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抵扣问题 修订后条例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的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 务不得抵扣。修订后的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又明确, 购进货物不 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 (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 也用于非增 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 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这主要是由于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与其他流动资 产不同,其用途存在多样性,经常混用于生产应税和免税货物, 无法按照销售额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结合东北和中部地区 转型试点的经验,必须特殊规定,只有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 免 税项目等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才不得抵扣, 其他混用的固定资产 均可抵扣。

七、 固定资产抵扣执行时间问题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 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70 号)规定,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固定 资产进项税额, 是指纳税人 2009年 1月 1日以后(含 1月 1日, 下同)实际发生,并取得 2009年 1月 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 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

八、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征税问题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 干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70 号)规定,自 2009年 1 月 1日 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 值税:

(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 2009年 1月 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 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二) 2008 年 12 月 31 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 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 2008 年 12 月 31 日以前购进 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 4% 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三) 2008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 试点的纳税人,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 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 4% 征收率减半征收增 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 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 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九、已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转出问题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 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70 号)规定,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 的固定资产发生条例第十条(一)至(三)项所列情形的,应在 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X适用税率 固定资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 算的固定资产净值。

十、纳税人交际应酬消费能否抵扣问题 修订后的条例第十条规定,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免征增 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不得 抵扣。修订后的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又明确, 条例第十条第(一) 项所称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纳税人购进用于交际应酬的货物, 国际通行做法也是不得抵 扣,因此,在解释个人消费的内涵时, 新增规定凡是用于交际应 酬的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十一、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范围问题 修订后的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一)项 和本细则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

前款所称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 形状 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 产在建工程。

本条的修订,主要是由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 购进货物或 者劳务用于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已经允许抵扣, 只有 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才不允许抵扣, 因此将原细则“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改为“不动产在建工程”,并对不动产的概念进行了 解释。

十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不得抵扣问 题

修订后的条例第十条第(二)项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 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不得抵扣。 修订后的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又 明确,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 丢失、霉烂变质的 损失。 与原条例相比,一是增加了非正常损失的“相关的应税劳务” 不得抵扣的规定,是指与购进货物相关的应税劳务, 如加工修理 等。二是原细则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包括自然 灾害损失。但从当前社会认知度来看,自然灾害损失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有些不近情理。三是原细则规定的“其它非正常损失” 范围不够明确,难以准确把握,争议较大,予以删除。

十三、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不得抵扣问题 修订后的条例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国务院财政、税务主 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不得抵扣。 修订后的实施细则第

二十五条又明确,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 汽车、游 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这主要是由于纳税人拥有的自用消费品, 容易混入生产经营 用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为堵塞漏洞,并借鉴国际惯例,规定凡 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不得抵扣, 但如果是外购后销售的,属于普通 货物,仍然可以抵扣。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用特定消 费品的范围需适当调整, 因此增加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 门规定”的授权内容。

十四、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进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