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现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论文

实现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论文

实现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论文
【摘要】管理好城市的环境卫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它的开
展需要全体社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因为这项工作涉及到了政治、经
济、文化、技术等众多层面。
1、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城市的建设力度,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
快,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但是由于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城市的环境卫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然而在城市中仍
然有一些地方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还需要采取措施解决。
1.1有偿收费制度得不到落实
要想让垃圾有地可放,必须采取垃圾的有偿收费制度,但是我国
人民从有偿收费制度中获取的利益却是微乎其微,所以,影响了居民
向垃圾站存放垃圾的积极性,不利于优化城市环境。
1.2法规制度得不到落实
城市的某些店铺或个人根本不重视保护环境的法律制度,导致法
律法规形同虚设,他们会随意的将垃圾堆放在某个地点,直接破坏了
城市的整洁性,不利于美化外观。为了管理城市环境卫生。政府设立
了“三同时”政策,但是虽然设立,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许多公
共设施,例如;公共厕所、娱乐场所的数量很少。
1.3卫生管理的覆盖面过小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城市卫生环境管理对象主要针对城市中的旅
游景点、引人注目的地方而言,却置一些不显眼的处所于彻底的不顾,
使得城市环境卫生的统一性得不到保障。
1.4执法处罚没有得到落实
有些居民个人素质低下,缺乏责任心,随意置放垃圾物品,由于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疏忽大意,却没有得到原有的惩治,在这种情况
下,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多,屡禁不止。
1.5社会发动不到位
城市居民可以说是保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主力军,但是一部分市民
并不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自己的义务,不能融入到主体当中去,在
他们眼中,保护城市环境卫生完全属于城市环保人员的职责,与自己
无关,只有恶劣的生存环境威胁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后,他们才开始重
视,殊不知为时已晚。
2、分析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的原因
2.1观念性的原因
自建国以来,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一般都是由事业单位或政府负
责,所以也就意味着其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带来的实际效益是
有限的,城市中经济发达的地段有能力管理控制好城市的环境卫生,
但是其他的地方保护环境卫生的力度几乎为零,即使政府做了许多思
想层面的宣传工作,却没有付诸行动,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此外,
政府部门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存在偏见,总喜欢搞面子工程,却忽略了
包括环境卫生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是保证城市环境符合规定要求的制度前提,但是我国的管理制度却存
在众多的缺陷和漏洞,不能对城市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某些个人和单位只重视眼前利益忽略了长远利益,只重视经济效益忽
略了社会效益,对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视力度提高不上去,甚至目中无
法。
2.2体制性的原因
一般人都会认为城市的环境卫生问题根本不叫问题,实则不然,
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管理环境卫生往往会
牵涉到其他的层面,例如城市区域文化的保持与宣传、城市精神的弘
扬、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由此可见,其系统性、综合性是很强的,
因此,管理好城市的环境卫生不是环保部门自己能完成的,各司法机
关、行政机关需要开展密切的配合与协作,并坚决落实目标责任制,
采取谁出现问题谁负责的态度,保证各部门的各人员在其位谋其政。
2.3机制性的原因
管理、控制城市环境卫生需要得到众多机制的约束,市场机制、
竞争机制、监督机制、长效机制都包括在内,但是我国的这些机制都
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健全。
当下,我国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与实际执行部门二者处在模
糊的界限上,发生职权交叉的现象,致使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得不到
大刀阔斧的开展,管理效果极其低下,而执行部门的市场机制和竞争
机制又是残缺不全的。对以上两个部门实施监督的监督机制中的问题
仍然比比皆是。
2.4社会性的原因
社会大众参与环境卫生管理中来缺乏顺畅的通道。虽然政府鼓励
市民采取电话、书面等方式向政府部门提出相关意见和要求,当然环
境卫生也包括在内,但是居民并不重视自身的权利,他们没有认识到
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既有权利揭发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有义务保护
环境卫生。但是一部分人通常把权利和义务统统抛却,难以贡献自己
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力量。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建构“无缝隙”的行政管理模式 强化市、区、街道管理三级
责任平台。根据市、区、街道三个管理层面不同的功能、特点和管理
幅度,对其城市管理核心职能进行明确定位,并合理分配决策、执行、
管理、监督等职能,建立以市级决策、综合协调与监管职能为核心、
区级以属地管理、市政环卫行业职能履行为重点、街道以执行职能为
基础,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的城市管理三级责任平台。
3.2建构多元主体合作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 3.2.1收缩政府直接
管理的范围。众所周知,我国正在努力转变政府的角色,使其从管理
者更好的向服务者过渡,致力于挖掘其服务职能。此外,政府被誉为
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其具有进行宏观调控的只能,所以政府可以
鼓励个人或企业经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并给予其政策上的倾斜
和资金上的扶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
政手段来促进城市环境卫生私营单位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
撑。 3.2.2发动公众参与管理。市民不仅是国家的主人翁,也是城市
的主体,既然是城市中的一份子,就有义务为做好城市的环境卫生工
作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所有的城市居民都
应该参与到城市的环境卫生保护中来,使得城市环境卫生得到更快、
更好、更有效的改善。
3.3建构多元化、市场化的服务生产模式 改革环卫作业营运管理
机制,打破封闭,开放市场。传统环卫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是政企
不分、政事不分、管干一体。环卫部门既要承担管理职能,又要承担
具体的环卫业务,难以适应环卫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管理
体制,进行环卫作业营运管理机制的改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
政事不分的管理体制。二是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封闭,放开环卫市场。
结束语
管理好城市的环境卫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它的开展需要全
体社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因为这项工作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
技术等众多层面。我相信,在大众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为城市
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维鸣.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第1版)[M].北京: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9,11.
[2]王华,赵珑.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管理信息化[M].北京:冶金工
业出版社,200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