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 、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以其丰富的意蕴和美好的 愿景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勾勒出一个可亲可近的奋斗目标。 在正在 召开的“两会”上, “中国梦”更是成为了全社会热议关注的焦点话 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梦”做纵深的理论研究与探讨,特别 是讲清楚 “中国梦” 与我们数十年来所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关系, 与我们数十年来所走出的中国道路的关系, 对于更好地 “追梦” 乃至“圆梦”是很有意义的。

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 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 中国社会所认同, 所追捧, 并日益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 一。不过,在我们聚焦关注研究“中国梦”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 梦” 并不是突兀而起、 横空出世。 孤立地就 “中国梦” 来谈 “中国梦” 既不容易讲清楚,又不可能深入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九 十余年来的中国道路又奠定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把“中国 梦”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既对我们坚定地 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 意义, 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 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

“中国梦” :赋予奋斗以目标与意义 人奋斗总是要有目标的。同样是做砌砖的工作,把它仅仅当做一 个为砌砖而砌砖的行为和把它当做为一座宏伟大厦添砖加瓦, 其精神 状态截然不同; 物质利益是人奋斗的原动力, 但物质利益不是也不能 成为人奋斗的目的与归属, “未富先奢” 、 “稍富便骄”背后是理想的 缺失与价值的迷茫。反过来,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就算再苦 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 “中国梦”就为中国社会和中国 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梦想呈现蓝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难轻言跨越的长的历史阶段,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要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始终不灰心丧气,不松懈动摇,理想与蓝图尤为可贵。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共同理想。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来说,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表述略显抽象和意识形态化。 现代传播理

论与实践都表明,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意识形态的方式表 达,非意识形态的话语更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中 国梦” 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 从话语 体系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换, 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一个既能有 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 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 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梦想凝聚共识 开放变革的中国也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社会转型分化的背 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阶层、群体也都有自己的梦想, 这些梦想往往各有诉求甚至大相径庭。 固然历史进步的合力迟早会把 这些追求与梦想汇集成平行四边形, 但这样的四边形将会呈现出什么 样的轮廓, 其中的社会成本与代价将会有多大是十分不确定的。 通过 “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诸色人等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梦 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和呵护共同, 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样就可以把 13亿人的力量汇集于一处。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有了共识,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战胜?有什么 样的理想不会实现?

——梦想激发勇气 追梦是因为现实不尽如人意,圆梦就要去直面现实、改造现实。 很多的时候,我们面对心有不甘的一些现实状态之所以有无奈的感 觉, 不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办法而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勇气, 以至于把一 些本不应该成为梦想的状态当做了梦想,比如把“房叔房姐”当做走 向富裕的捷径;把一些偶然侥幸纯属运气的东西当做了追求的目标; 比如把一唱成名的“大衣哥”当做“草根”的样板。但是,当确立起 了真正的“中国 梦” ,其道义的正当和路径的科学会让我们勇于向不 公平不正义说不,让我们勇于指出期待天上掉馅饼的虚幻与可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梦想塑魂

“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 在 13亿乃至更多人口的国度 中实现共同富裕, 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等 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 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梦”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 新的梦。正因为“崭新” ,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 胁, “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为其界定内涵、塑造灵魂、

彰显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个 体梦又是国家梦 与强调个人奋斗的“美国梦”相比, “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 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 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 起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人民群众自己当 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 建设自己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共同 富裕作为根本原则, 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 包括物质 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 体人民。当我们把“国”与“家” 、 “民”与“族”融为国家民族,把 “你” 、 “我” 、 “他”整合为“大家” ,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就会变成 现实的生活状态, “中国梦”也就在体现本质中进一步丰富了它的科 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中 国梦又是世界梦 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我们要通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 能传承五千年 悠久文明、 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 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 界共荣共进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复兴的中国是倡导人类 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 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在 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中国; 复兴的中国是负责任 的大 国, 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以更加积极 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 我们仅以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为例。 这是把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和 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成果有机结合创造性转换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 态, 为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文明的基石。 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 “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决定了“中国梦”既指 向未来又呈现当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讲过:“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 立的状况, 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 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 产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样是既指向未来又属于当下,这就为“中国梦”同时设定了两个时间 坐标。面向未来, “中国梦”承载了我们一切美好的希冀与追求,民 主充分、法治昌盛、权利神圣、国富民强,乃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 等,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通向这一梦想的道路没有休止符;着眼当 下, “中国梦”要求我们一切的制度安排、一切的政策导引都应努力 扶正驱邪, 去恶向善, 通过阶段性的目标一步一步为走向新社会奠基 铺路,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 “中国梦” 的起点就在脚下而不在别处。 把这两个时间坐标结合起来, 就是我们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始终脚踏 实地干好我们必须要干的事情, 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在投身当下实 践的过程中丝毫不忘前进方向,不得过且过饮鸩止渴,让“中国梦”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离我们更近。

中国道路:通向梦想之路 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 的路,这就是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一条为了我们自己的路 也许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通往罗马的路是一定到不了香格里拉的。 道路的选择当然要与梦想的指向相匹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 进行时空的大幅压缩与跨越, 我们要用数十年走过现代西方社会数百 年的历程, 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道路必须是一条赶超之路。 为了赶超, 我们的道路要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道路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模式决 定了它可以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 让全国成为一盘棋, 把 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组织调动起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上下 贯通,统一行动,重点攻关解决难题,快速高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完成各种任务。为了赶超, 我们的道路要能和谐包容。中国道路统筹 兼顾、求同存异, 在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发展进步中的有益经验,吸纳 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成果; 在消除不利于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的不利 因素, 克服阻碍社会群体创新奋进的不良现象, 营造各尽其能的氛围 和环境, 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等等方面,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具有了独特的优势。

——中国道路是一条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得多了也便成为了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历史也许只有三十余年, 但中国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则可以上溯至 20世纪初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算起。九十多年来我们经历了艰辛探索、曲折徘徊、凯歌突进,各种

酸甜苦辣都品尝过, 各种艰难险阻都跨越过, 也正是这丰富的经历让 我们对这条道路心中有数。 不仅如此,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 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又让我们对这条道路充满 自信。连续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 13亿人 口的总体小康、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 在一系列大事 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等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 而是一场伟大的、已经成为实践的社会运动。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确立,我们在未来发 展的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

——中国道路是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