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六课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三)
第十六课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三)
生育红 (橙红色)
取本品约30mg,加无水
乙醇10ml溶解后,加硝酸2ml, 摇匀,在75℃加热15分钟,溶
液应显橙红色。
(二) 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
VitE 生 育 酚 [O] △ 对生育醌 Fe
2
KOH
Fe
3
红 色
联吡啶
CH 3 H 3C HO CH 3 O
内标物
As mr f1 ms Ar1 f2 Ar 2 ms
4. 计算含量
维生素D及前维生素D折算成维生
素D的总量(mi)
mi ( f1 Ai1 f2 Ai 2 )ms / As
单位 = 0.025 µg
第二法
适用于有维生素A醇及其它杂
质干扰时
皂化提取 分离净化
对照液 精密称取VitE对照品0.2011g 置棕色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 标液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取 1~3ul注入GC仪,测定,计算 供试液 精密称取供试品0.1998g置棕 色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液 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取1~3ul 注入GC仪,测定,计算
对照液 A对 0.373 A内 供试液 A样 296513
99m:84. 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入 丙酮,这是为了 A. 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 B. 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 C. 使反应完全 D. 加快反应速度 E. 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
98:85. 能发生硫色素特征反应的药物 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E E. 烟酸
正相色谱、内标法
杂质干扰时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硅胶
流动相
内 标
正己烷 –正戊醇(997:3)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2. 系统适应性试验
维生素D3
维生素D3 对照品
光照
△
前维生素D3
反式维生素D3
速甾醇D3
目的 获得待测成分及各种干扰成分色谱峰,
检查分离度是否符合规定
3. 计算校正因子(对照品为维生素D3)
液各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正己烷至 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维生素D 测定法(附录Ⅶ K 第一法)测定,即得。
第五节 维生素E
O HO
苯并-二氢吡喃醇
CH3 R2 HO R1 O
*
*
*
名
称
R1
α-生育酚 β-生育酚 γ-生育酚 δ-生育酚
CH3 CH3 H H
R2 CH3 H
相对活性 1.0 0.5
A内 805741
0.368
. . VitE % % .% . .
本品含C31H52O3应为96.0 ~ 102.0%
BP
GC 内标 正三十二烷 R≥1.4
USP GC 内标 十六酸十六醇酯 R≥1.0
JP
4
2Ce
3
对 生育醌
(二) 试剂
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 二苯胺(亮黄→灰紫)
CM (M生育酚= 430.8) T n 0.01 430.8 T 2.154 (m g / m l) 2
例
取本品0.10g,加无水乙醇 5ml溶解后,加二苯胺试液1滴, 用硫酸铈液(0.01mol/L)滴定, 消耗硫酸铈液(0.01mol/L)不 得过 1.0ml。
பைடு நூலகம்
CH3 H
0.2 0.1
生物效价 右旋体
: 消旋体 = 1.4 :10
(天然品) (合成品)
CH 3 H3C H 3 C CO O CH 3 O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dl-α-生育酚醋酸酯
一、结构与性质 苯环 + 二氢吡喃环 + 饱和烃链
1、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2、UV 3、酯键
(1)维生素D校正因子(f1)
内标 进样 f1 对照
As / m s f1 Ar / mr
(2)前维生素D折算成维生素D的校
正因子(f2)
N 2,排空气、密塞 对照品 2, 6 二叔丁基对甲酚 通
冷至室温 进样
90 ℃、1.5 h
99:77. 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 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 显蓝色荧光的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
97:77.既具有酸性又具有还原性的 药物是 A. 维生素A B. 咖啡因 C. 苯巴比妥 D. 氯丙嗪 E. 维生素C
99m:132.维生素C的鉴别反应,常采 用的试剂有 A. 碱性酒石酸铜 B. 硝酸银 C. 碘化铋钾 D. 乙酰丙酮 E. 三氯醋酸和吡咯
易水解
△
VitE 生育酚 醌型化合物
[O]
H orOH
二、 鉴别
(一)硝酸反应
VitE 生 育 酚
75℃15′
HNO3
生 育 红
橙红色
[O ]
CH 3 H 3C O
CH 3 C 16 H 33
强氧化剂
HO CH 3
生育酚
HNO3
CH 3 H 3C O O O CH 3 C 16 H 33
(四) RP - HPLC法(外标法) 测定对象→血清中VitA和VitE 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水(96 :4) 检测波长→ 8′前330nm 8′后292nm
W对 稀 释 度 W样 A对 稀释度 样 A样
108.在三氯醋酸或盐酸存在下,经 水解、脱羧、失水后,加入吡 咯即产生蓝色产物的药物应是 A. 氯氮卓 B. 维生素A C. 普鲁卡因 D. 盐酸吗啡 E. 维生素C
维生素EUV图
(四) TLC法
薄层板 展开剂 硅胶G 环己烷 -乙醚(4 :1)
显色剂
VitE
硫酸(105℃ 5′)
Rf = 0.7
三、特殊杂质
1. 酸度 检查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游离羧酸,
酸碱滴定法
2. 游离生育酚的检查
(一)原理
利用游离生育酚的还原性, 将硫酸铈还原成硫酸亚铈
生 育 酚 2Ce
(三) 限量 ≤2.15%
VT 限 量% 100% W
1.0 0.002154 限量% 100 % 0.1 2.15%
药典规定 消耗硫酸铈液(0.01mol/L)≤1.0ml
若硫酸铈液浓度不是0.01000mol/L, 应重新计算硫酸铈的消耗量
设:应消耗硫酸铈液≤ V ml 0.01×1.0 =实际浓度× V
灵敏度法 维生素D2 Ch.P(2005) 取本品10mg,加90% 【检查】麦角甾醇
乙醇2ml溶解后,加洋地黄皂苷溶液(取
洋地黄皂苷20mg,加90%乙醇2ml,加
热溶解制成)2ml,混合,放置18小时,
不得发生浑浊或沉淀。
四、含量测定
HPLC 药典附录 维生素D测定法 共有三法
第一法
适用于无维生素A醇及其它
迅即变为紫色,最后成绿色。
维生素D3
Ch.P(2005)
【鉴别】(1)取本品约0.5mg,加三氯
甲烷5ml溶解后,加醋酐0.3ml与硫酸
0.1ml振摇,初显黄色,渐变红色,迅
即变为紫色、蓝绿色,最后变为绿色。
2. 与三氯化锑反应 BP
维生素D + 三氯化锑 →橙红色→粉红色 3. 其他显色反应
(二)IR
反相色谱系统
按第一法
第三法
适用于按第二法处理后前维
生素D仍被干扰的样品 第二法净化后样品
对照
维生素D
外标法计算维生素D含量
维生素D2
Ch.P(2005)
【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25mg,置100ml
棕色量瓶中,加三甲基戊烷80ml,避免加热
,用超声处理1分钟使溶解,加三甲基戊烷
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与内标溶
第十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三)
第四节 维生素D的分析
CH3 H H CH3 CH3 CH3 H CH3 CH2 HO H H
维生素D2(骨化醇、麦角骨化醇)
CH3
H H CH3
CH3 CH3
CH2 HO H
H
维生素D3(胆骨化醇)
一、结构与性质
1. 溶解性 2. 不稳定性 脂溶性 含多个双健易被氧化,
对酸不稳定
3. 旋光性 4. 显色反应 性状项下比旋度
5. 紫外吸收特征 性状项下吸收系数
二、鉴别试验
(一)显色反应
1. 与醋酐-浓硫酸反应 Ch.P(2005)
维生素D2
Ch.P(2005)
【鉴别】(1)取本品约0.5mg,加三 氯甲烷5ml溶解后,加醋酐0.3ml与硫
酸0.1ml,振摇,初显黄色,渐变红色,
校正因子:
A内 f相 对 A对 W内 W对
A内 A样
W内 W样
A样 A对
A内 A内
W样 W对
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方法
A对 A内
K1
A样 A内
K2
K 2 W对 稀 释 度 VitE % 100% K 1 W样 稀 释 度
例 内标液
取正三十二烷加正己烷溶解 并稀释成1.0mg/ml溶液
0.01 1.0 V(ml) 硫酸铈实际浓度
例 Ce(SO4)2 = 0.01020mol/L
0.01 1.0 V(ml) 0.98 (ml) 0.01020
四、 含量测定
(一) GC法 1、GC特点 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速度快 分离效能好
挥发性低、不 稳定、极性强 →衍生化易受 样品蒸气压限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