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建设需要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具有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经济风险和技未风险大、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严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等特征。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 关键词: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风险 风险 风险分析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工程项目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投资大、工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参与方多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比一般产品具有更大的风险。除了要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上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外,还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寻求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获取理想的收益。所以工程项目从规划到实施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不加以风险防范,很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给项目参与各方带来人员伤亡、财产和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我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风险管理研究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也没有规范地开展相应的专项管理工作。为此,加强风险管理的专题研究对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及时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和管理能力差是目前一些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全面普及和提高, 有必要使管理人员了解风险和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掌握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防范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2 研究意义 (1)目前,国际上对项目的风险问题研究虽较为深入,但对项目风险的防范则集中在财务控制等管理层面, 一些防范措施在实践中对项目的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 但对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仅仅从财务控制方面应对项目风险还远远不能有效地规避项目风险。因此,本文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实施阶段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方面希望能够给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一点新方法。 (2)我国正处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风险问题的研究理论基本参照国外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项目管理者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集中在对经营风险管理的范围,治标不治本,效果不明显。应从分析项目中风险产生的根源上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风险损失。 1.3 研究范围和结构 本文研究范围为一般性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结构共分六个部分。 第1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范围。 第2章风险概述部分。主要回顾风险概念、风险识别、风险应对措施制定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研究作理论上的铺垫。 第3章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部分。主要阐述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理论,并从工程项目内部和外部的各方面,分析了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第4章决策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部分。本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决策阶段风险产生根源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第5章工程实施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部分。在分析了实施阶段风险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第6章结论部分。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不足。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工程项目的分析,提出工程项目所面临风险的控制方法和防范措施。

第2章 风险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风险的防范措施的研究来降低风险产生的损失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贯穿项目决策(可行性研究)、实施、生产运营的全过程,每个阶段的风险因素都将对项目的预期产生偏离,在实践中如果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有利于减小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 降低风险损失,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1 风险 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风险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人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是不确定的因素造成了投资项目决策的实际结果偏离了预期的程度”,不确定性是指对某些因素缺乏足够认识而无法做出正确估计,或者没有全面考虑所有因素发生的可能性而造成的预期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差异。 而另外一部分人认为“风险与不确定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某一特定行为的所有可能性结果和每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风险是指由于某种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总体实际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的差异。风险不仅只是损失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情况,往往风险既包括损失的可能也包含盈利的可能,与期望值的偏离就是风险。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确定性是风险的起因;风险是不确定性的结果,是一个系统造成失败的可能性和由这种失败而导致的损失或后果。 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偶然性、可变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1)客观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2)普遍性。风险存在于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而且风险因素之间内在关系错综复杂、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消除,只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3)偶然性。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甚至对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的来讲,风险是全局性的。 (4)可变性。风险是不断变化的,在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并且一旦发生,如不采取必要的挽救措施将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风险损失。 (5)多样性。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不同的主体对同样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人们的承受能力受收益的大小、投入的大小、活动主体的地位以及拥有的资源有关。 2.2.1 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因素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基础, 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综合考察分析,找出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对各种风险能够比较、分类,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和独立性,判断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通常的风险来源有:(1)条件发生变化。(2)设计误差。(3)管理不善。风险因素识别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要注意项目的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有所不同,并正确判断项目的相关性和独立性。 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在实践中,用于识别项目风险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情景分析等。 (1)专家调查法是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以专家信息为主要对象,通过专家运用专门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后果做出分析与估算的一种简单的方法。该方法在实践中较容易操作,应用广泛。 (2)故障树分析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故障逐步分解为小的故障,或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景分析法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 对系统发展态势做出自始至终的情景和画面的描述的方法。并对可能的风险损失起因进行评价,提出预防和规避的有效措施。 风险识别要针对具体的项目区别对待, 注意在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所不同,并具有特殊性以及相关各方面也有所不同,要注意借鉴历史经验,同时能够正确判断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独立性。 2.2.2 风险评估与分析 风险分析是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可使管理者更准确地认识风险和影响以及相互作用,常用的方法有简单估计法、敏感性分析法、概率树法和蒙特卡洛法。 (1)简单估计法包括专家评估法和风险因素取值评定法。专家评估法也叫德尔菲法,是以发函、开会或向专家咨询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进行评定,每位专家凭借经验独立对风险因素和风险影响程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后果做出分析和估计。风险因素取值评定法是估计风险因素的最乐观、最悲观和最可能值,计算出期望值,将期望值的平均值与目标值相比较,计算出两者的偏差值和偏差程度, 据以判断风险程度的方法。 简单估计法只能就单个风险因素判定风险程度,准确度低,容易产生偏差。 (2)敏感性分析法包括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其中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最简单的风险评价方法,重点关注产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测算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来分析投资项目在不亏损的情况下所能承受风险的能力。该方法可以粗略地对高度敏感的产量、售价、成本和利润等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简单,是一种广泛采用的风险分析方法。 (3)概率树法是在构造概率树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计算出所有可能变化组合净现值的期望值和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再画出其概率分布图。从而判断风险因素可能发生的概率。 (4)蒙特卡罗法是目前风险分析方法中较为经典方法,又叫随机模拟或统计实验法,是通过对随机变量的统计实验、随机模拟来估计经济风险和工程风险的数学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过程较为繁琐,应用的不是很多。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风险的估计与分析方法很多,每种方法不是孤立应用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合使用。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正确选择使用,才能得到可信的分析结果,否则,分析结果与实际将不吻合。 2.2.3 风险对策的制定 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分析完成后,要根据建设项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减少经济损失。风险对策是采取有效的方法避免风险、消灭风险或以应急措施将已发生的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一般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根据风险程度和风险大小的不同,应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制定应对措施应注意以下原则:1)针对性。应结合行业的特点,针对项目的主要或关键风险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2)可行性。风险对策应立足于现实客观的措施的基础之上,应在财务上切实可行。3)经济性。应将规避风险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如应对措施所花费用远远超过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应对措施将失去意义。 风险对策的制定主要从减少风险和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着手,对风险发生前或已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以达到减少风险损失或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