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
到解释 ,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
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课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生物课的教学效果。那么,怎
样才能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呢?本人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心得,说
出来与同行们探讨。
1.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我奉行“主体参
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其中核心是主体参与。有效
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
果。如《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才能做,须将暗
处理两天后的蔬菜其中的两片叶子遮住再光照,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行,直到得
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为止。
1.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实验。人类具有好奇探索的天性,中学生更是
如此,总想了解某些现象的原因和因果联系,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探究欲和创造
力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有效的保护,很可能就会慢慢地枯萎。在学习鸟卵的结构时,
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打开鸡蛋,观察其内部结构,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结果,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白点”——胚盘,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却怎么也找不
到“白点”。老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准备好一些自然科学之类的书籍,随时和
学生一起研究,查阅,就会激励孩子永远在那种好奇心、进取心,去探求未知世
界。
1.3动手实验,体验成功的乐趣。生物学是一门突出实验的自然科学,实验
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
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洋
葱头鳞片叶的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中,有些学生制作的标本在显微镜下竟然看
不见,而同样的标本在一些同学的操作下却能观察得到,好胜的他们不服输,经
过数次操作,成功的喜悦浮在脸上。
1.4提出问题,使学生想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后,进一
步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探索。我在讲课中主要是尽可能地介绍一些中学生可以自
己动手做的简易实验,引导他们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揭示和了解某些基本规
律。例如讲完“叶的蒸腾”作用后,就让学生做了一个用塑料袋罩在天竺葵叶干上
的实验,启发他们想一想: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哪里来的?这是什么作用?由
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做的,因此实验时就格外认真,甚至做不成功不罢休。
1.5激发争论,使学生主动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实验出
现多种结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讨论、总结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有的出现蓝色,有的没有,这时教师让学生
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通过正面交锋、争论、辩论和讨论,最终能获得实验的正
确方法。
1.6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做实验。新教材除了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渗透着探究
学习的要求外,还独立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因此结合我校学生人数和生物实
验室易于开展探究实验的实际,我们在教学中尽力做到将能开的实验全都开齐、
开全。
2. 试验课要注意的问题
.1允许学生打破常规的做法。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实验,一定要
求学生完全按照其中的步骤做吗?如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
有少数学生直接将碘液滴在洋葱表皮上,然后盖上盖玻片。在教学中,没有制止
他们的这种做法,而是让他们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这样的染色方法
比常规的做法速度快,效果好。我先肯定他们在实验中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教
材中的是常规的做法。应该用什么方法,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教师一味地
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常规,可能使学生缩手缩脚,成为只会照搬课本的书呆子。
2.2鼓励学生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口讲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
的独立见解,更应鼓励学生与同伴和教师交流讨论。个人的思考虽然有独到之
处 ,单也存着不足和偏见,虚心吸取别人思考的优势,也就是自己进步的开始。
在平时做作业时,要学会问同学和给同学讲题目,在问和讲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独立思考中萌发,在交流碰
撞中闪现。
2.3明确实验目的,形散而神不散。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
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
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
有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
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
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及实验步骤。实
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
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反之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学习目标思维
内化活动,做到形、神结合,形散而神不散。
总之,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生物教学
渗透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探索适应素质教育
的教学模式,遵循其教学规律,优化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必将对提高生物课教学
质量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