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现况及展望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现况及展望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现况及展望 摘要 1.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现况 2. 互联网产业和传统产业竞争格局比较 3. 中国互联网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分析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展望

2010. 2. (第10-3 号)

《摘要》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过去十年高速发展,已经完成了由门户到内容的竞争,未来发展的 潜力巨大。门户网站、网络游戏、SNS、社区论坛、视频网站、C2C等细分行业均经历了不 同程度的快速发展、洗牌整合,逐渐走向稳定成熟。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过程与传统企业有很大的差别,通过洗牌经历重新整合。市场 的领跑者发掘出新的市场,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 ,将有大量的竞争者涌入市场, 此时, 市场将陷入无序恶性竞争中。 当市场较为成熟时,市场开始出现大洗牌。大批实力较弱 的中小企业将在这个阶段被淘汰。市场竞争转为重新整合,进入良性竞争阶段。

中国互联网企业扎堆现象严重,成功的运营方式很快会被拷贝,缺乏创新。语言的天 然障碍使得互联网运营商能够迅速拷贝国际最新互联网服务,获得本土市场的暂时领先, 但这种优势在渐渐淡化。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有限,成功企业的运作模式很快就 会被剽窃, 相对优势的企业如同生活在风头浪尖,每天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互联网用 户群体众多,相对忠诚度较低,内容导向型的网站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已有用户群。

互联网企业的盈利的方式较为单一,移动增值业务与广告业务成为维持生计的主要来 源,一些网站提供的开放平台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 被恶意操控,导致潜在市场的效 率低下。

专业网站在主要领域开拓出市场之后,更小的细分市场的发展成为主要商机。未来互 联网服务运营商如能整合平台,输出信用,将彻底改变市场格局。分析中国本土的主要市 场需求, 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特点, 能够摆脱复制与恶性竞争, 挖掘出新的市场, 例如, 中国消费者的主要花费为:购房、教育和医疗,其中教育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在2010 年将超过5000 亿元。

1.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状况 □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过去十年高速发展,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 – 截止2009 年6 月30 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 亿,成为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1 y 中国每天有一亿网民访问130 多个BBS 论坛 y 中国有1.82 亿网民开博,并且其中1/3 的人半年内更新其博客 – 2009 年10 月的调查显示,淘宝每天的零售交易量相当于全香港一天的交易量2 – 相对于美国82%的互联网普及率,中国仅为25.5%,未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门户网站 □ 中国门户网站经历了膨胀、危机、冷静反思, 逐渐走向稳定成熟 – 1998-2000 年期间,搜狐、网易、新浪作为中国门户网站的先行者,以各自不同的方 式和切人点,迅速成为左右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支力量, 被称为中国三大门户 – 随后,拥有电信背景的263、走跨媒体战略的TOM、由联想倾力打造的FM365、21世 纪、腾讯等一批互联网企业蜂拥而入,抢占市场 – 经过了互联网寒冬、业务盈利模式等考验,中国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所剩无几, 竞争 格局基本形成 y 第一阵营: 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业务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y 退入至第二阵营:中华网、TOM、雅虎中国、21CN、MSN中国、北青网、互联时空、 yam 天空 y 退出竞争:FM365

网络游戏 □ 从 1997年的“网游元年”至今,网游行业经过大浪淘沙,整体大格局已基本成型 – 1997-1999年,网游产品教育并培养了最初的一批用户;2000-2002年,以具体产品为 主导的推广力量拓展了整个网游市场 y 1997年,由EA 旗下Origin公司开发的网络游戏《网络创世纪》, 在中国网游界引起 极大反响 y 2001年,盛大从韩国购入《传奇》,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成为市场领军人物 – 2002-2004年,众多互联网企业看好网游市场的巨大利润,参与到竞争中,网游产品 同质化严重,推动了行业运营的变革和企业的成熟 – 2005年后,网游市场经过整合,再次发展,进入群雄争霸阶段 y 盛大依靠众多忠诚玩家群体及游戏研发本土化,不断推出新游戏占领市场 y 巨人则成功把握住了中国玩家的心态和网吧市场,迅速成长 y 2008年,网易、腾讯、搜狐三家门户网站在网游市场中的收入已占到网游总市场规 模的27% y 世嘉中国、上海软星、聚友网络等企业则运营不佳,退出市场

SNS □ 2003 年,Friendster.com 掀起美国SNS 第一波浪潮,受其启迪,并依靠国内外风险资 本的支持, 中国SNS 的第一波也随之兴起 – Friendster.com 推出几个月以后,2003 年8 月,Friendster 的中文版本SNS 网站“友 友觅”(UUm e)在中国创立,同时,另一个早期重量级的中国SNS 网站“亿友” (YeeYoo.Com)以“六度分割理论”加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创业计划问世 y 之后不到一年时间,涌现出十几家类似的社交网站,如友友网络(yoyonet) 、嘿友(heiyou )、联趣网(lianqu) 和友友网(you2yo u)等 – 但是,“在线使用率太低”、SNS的概念和市场都还远没有成熟,成为困扰UUme 和亿 友们的普遍难题 y 随着2005 年底中移动SP 政策的调整, 亿友模式面临严峻考验;2006 年, 亿友被欧 洲的婚恋交友网站meetic 以2000 万美元并购 y UUme 被千橡收购,但之后一直未能从千橡获得整合发展的有力支持,导致行动迟缓 后继乏力, 最终被千橡放弃

□ 中国SNS 第一波几乎全军覆没后,Myspace 在美国的成功掀起了中国的第二波SNS 风暴 – Myspace 在美国的成功迅速催生出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中国模仿者,一时间,自称要 做“中国Myspace”的网站不下几百家 y 如碰碰网(pengpeng.com)、UU地带(uuzone.com)、猫扑(hi.mop.com)、51.com、 网友天下(wangyou.com)、粉丝网(ifensi.com)、魔时网(mosh.cn)等等 – 但是,第二波“中国Myspace”也几乎全面遭遇滑铁卢,只有51.com 存活,但却是 得益于对QQ 交友的学习和模仿,基本与Myspace 无关

□ Facebook 引领的SNS 第三波浪潮到来,SNS 开始真正进入中国主流人群,开心网等成 功崛起 – Facebook 的成功,使得国内出现了至少有20 家Facebook 模式的拷贝者3 – 经过了几年的市场筛选和发展,校内网依靠社交平台、开心网依靠游戏策略、同学网 依靠实用化策略,把握住了市场方向,形成三足鼎力的局面 y 而占座网、底片网、花名册、海内网、一起网等则退出市场

社区论坛 □ 中国的网络社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迎来了快速发展 – 90 年代中期是中国网络社区的导入阶段,虚拟社区由BBS 和新闻组起步 y 1997 年,当时的四通利方体育沙龙吸引了各界极大的关注,成为中国网络社区发展 的标志 – 1998 年开始,大大小小的网络论坛涌现,各种分类细化的网络社区随之出现 y 1998 年以后, 除了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门户网站的论坛之外,天涯、西祠胡同、 猫扑等逐渐兴起 y 论坛也日渐细分,出现了如文学领域的榕树下及红袖添香、IT领域的Donews 、手 机领域的手机之家等大量专业论坛

– 2005 年Web2.0 概念开始在中国受到热捧,其所提倡的分享、互动、个人化与社区发 展思路不谋而合,中国网络社区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y 各大型社区比如猫扑、天涯等开始向平台化方向发展,其服务范畴开始覆盖网络社 区服务、互动交友、网游、移动增值业务、软件开发、网络营销、网络购物等 – 随着网络社区赢利模式的成熟和营收水平的提高,网络社区用户网络需求将进一步细 分,缺乏足够用户粘性的社区将被边缘化,天涯、猫扑等行业领袖地位将更加牢固 y 艾瑞咨询公司预计,2009-2010年左右将会出现几家上市公司,网络社区市场将进 入成熟阶段 视频网站 □ 视频网站的竞争中,版权之战成为肃清市场的分水岭 – 2005 年,YouTube 标志着视频行业的诞生 y 2009 年,YouTube 每个月的独立访问用户已经超过1 亿 y 2006 年开始,土豆,优酷,酷6,56 等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 各大门户网站也竞相开设自己的视频频道 y 百度搜索推出百度视频频道,搜索用户搜索视频时,优先看到百度视频的内容 y 搜狐推出Vblog 频道,在奥运期间由于奥运节目的直播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 版权彻查使得优酷、土豆等行业带头人受到重创并加强节目内容审核, 其他小的网站 纷纷倒闭 – 央视投资2 亿人民币, 通过台、网捆绑建立国家网络电视台, 将利用版权开始行业大洗牌

C2C电子商务网站 □ 市场追随者后来居上, 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 C2C 网站开创者为eBay 公司,它在美国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网上电子交易市场 y eBay 收购易趣,开拓了中国C2C 市场的先河, 一度市场份额达到90% – 淘宝紧随易趣,以永久免费、病毒式广告的宣传方式占领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 eBay 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严重受挫,5 年时间,基本丢掉了中国市场 □ C2C 市场的竞争远没有结束,淘宝行业老大的地位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 2006 年,腾讯推出拍拍,在已经成熟的市场中占领到第二的位置 y 腾讯的拍拍将在今后大有前途,一旦横向平台整合完善,QQ 产品所凝聚的忠诚用户 的力量将迅速向拍拍转移 – 天涯等大型社区论坛网站也开始利用自己已经聚集的忠诚用户的力量,开办拍拍乐等 C2C 平台,成为淘宝的劲敌

2. 互联网产业和传统产业竞争格局比较 互联网产业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了再整合 □ 传统企业的成长经历试验期、成长期、整合期、成熟期四个阶段 – 试验期时,市场的领跑者发掘出新的市场,市场跟随者将在成长期看好时机进入市场 – 在整合期, 市场渐渐走入正轨,企业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将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淘 汰出局 – 在成熟期, 市场留下来的竞争者将占有市场, 得到稳定的发展

传统企业竞争发展格局图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