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

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

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重回两位数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天然气进口量高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偏紧,季节性供需矛盾凸显。

2018年,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快速增长,增速有所回落,产量稳定增长,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速。

第一节 中国天然气市场回顾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高速增长,季节性供求矛盾突出。

国家下调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加强中间管输环节的价格监管,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首次开展竞价交易。

长输管道建设持续推进,LNG接收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中国天然气需求分析1.天然气消费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环保政策影响显著。

城市燃气、工业领域进一步实施煤改气工程,同时受工业主要用气行业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替代能源价格上涨、新燃气电厂投运等拉动,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

估计全年天然气消费量2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0%(图6-1-1),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

全年天然气消费增量超过340亿立方米,刷新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部分地区、用户出现天然气限供情况,若供应充足则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

全国天然气消费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特点。

1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量638亿立方米,消费增速9.1%;2季度和3季度,消费增速分别为19.5%和23.5%,均为2011年以来增速最快的季度;4季度受采暖煤改气以及限供综合影响,消费增速18.2%,较2016年同期增加104亿立方米,2016年同期增量为31亿立方米(图6-1-2)。

图6-1-1 2010—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图6-1-2 2017年中国天然气季度消费量及增长率数据来源:2010—2016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2016年和2017年1—3季度数据来自国家发改委油气市场篇第六章 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2.各行业用气大幅增加,工业和发电行业领涨2017年,估计城市燃气用气量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2%;工业用气7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2%,较上年上升18.4个百分点;发电用气4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9%,较上年上升12.2个百分点;化工用气2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2%(图6-1-3、图6-1-4)。

图6-1-3 2010—2017年分部门天然气消费量图6-1-4 2017年分部门天然气消费结构数据来源:2010—2015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城市燃气保持快速增长。

2017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用气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估计全国城市用气人口由上年的3.1亿增至3.5亿。

天津、河北、山东等多地对居民煤改气实施补贴,推进采暖煤改气和村村通工程,北京、天津、廊坊和保定等地积极建设“禁煤区”,居民和采暖用气快速增长。

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共有394万户完成煤改气和煤改电“双替代”改造任务,其中计划外改造80万户。

城市燃气公司销售量大幅攀升。

2017年,估计新奥集团天然气销量1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4%;华润燃气销量2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0%;中华煤气销量1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北京燃气销量1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

交通用气快速增长,LNG重卡用气大幅上升。

受宏观经济形势转好、物流市场回暖、成品油价格回升等因素带动,车用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11月,全国天然气汽车产量20万辆,同比上升52.5%。

其中,LNG重卡产量9.9万辆,是2016年全年产量的2.7倍。

估计2017年全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537万辆,同比增长4.3%。

2017年4季度,受LNG市场价格过高影响,LNG长途运输车出现柴油逆替代,用气量下滑明显。

LNG动力船进展缓慢。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航运干线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布局方案(2017—2025年)》等政策推进LNG船舶发展,但受经济性、技术、标准等因素制约,进展较慢。

截至2017年8月,全国建成内河LNG动力船舶135艘,主要航行于长江主航道、京杭运河及黄浦江等水域;建成LNG加注站16座,加注量近1500吨。

工业燃料用气大幅增长。

2017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山东淄博、四川夹江、江苏宜兴、河北石家庄、秦皇岛等多地工业企业实施煤改气工程;宏观经济向好带动钢铁、玻璃等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替代燃料价格保持高位带动工业用气快速增长;11月,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发布《“2+26”城市部分工业行业2017—2018年秋冬季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企业不受限制,进一步带动工业用气快速增长。

发电用气高速增长。

主要受新燃气发电项目投运、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以及环保因素推动。

2017年,苏、浙、粤地区华电扬州、国信淮安、大唐姜堰等燃气电厂投产,带动发电用气大幅增加;长三角地区外电检修、煤电发电量压减等因素带动燃气电厂发电时数同比提升;1—11月,全社会用电量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未来,预计燃气电厂用气量受政策推动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

国家发布《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四川政府出台管理指导意见,上海、青岛、长沙等地政府持续实施优惠措施。

浙江衢州、山东济宁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相继投运,山东奥德盛开园区项目开工,多个项目获得核准,多地政府或企业制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

化肥化工用气增长。

主要受甲醇、尿素等化工化肥产品价格回升和煤炭价格走高影响。

2017年1—11月,甲醇平均价格为2579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33.2%,12月甲醇价格达到3378元/吨;尿素平均价格1716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24.5%,12月尿素价格达到1943元/吨。

煤炭价格自上年4季度开始保持在580元/吨左右的高位,对煤头化肥化工企业造成一定影响。

制氢用气受油价上涨影响小幅增长。

3.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消费量大增,西部地区增长缓慢2017年,受经济回暖、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苏、四川、山东、天津、河北等省份天然气消费呈现快速增长。

分区域来看,环渤海地区天然气消费量449亿立方米(图6-1-5),较2016年同期增长21.2%,主要来自居民、采暖和工业煤改气;长三角地区消费量411亿立方米,增速为19.2%,增量主要来自发电用气和工业煤改气;东北地区消费量1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3%,主要受煤改气政策拉动;东南沿海、西南和中南地区增速分别为17.6%、17.4%和15.7%;西北和中西部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长缓慢,增速分别为10.0%和11.4%。

相比上年,环渤海、长三角和西南地区天然气消费占比均有所上升(图6-1-6)。

图6-1-5 2010—2017年分地区天然气消费量 图6-1-6 2017年分地区天然气消费结构数据来源:2010—2015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油气市场篇第六章 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二、中国天然气供应分析1.国内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受需求快速增长拉动,中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加。

估计全年天然气产量1476亿立方米(不含地方企业煤层气),同比增长9.8%,较2016年高8.2个百分点。

其中,煤制气产量2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3.5%,主要来自新疆庆华、大唐克旗、内蒙古汇能和新天煤制气;煤层气生产受投资不足影响进展缓慢;页岩气产量将超过90亿立方米。

2.进口量高速增长,LNG进口量超过管道气天然气进口量受需求拉动高速增长。

估计全年天然气进口量9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4%,高于去年的18.7%,对外依存度升至39.4% (图6-1-7)。

自2012年以来,LNG进口量重新超过管道气进口量,LNG进口量占比54%,管道气进口量占比46%。

管道气进口量稳定增长。

受2017年年末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供应量减少影响,估计全年管道气进口量4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较2016年低1.2个百分点。

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缅甸、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10月15日起,哈萨克斯坦开始向中石油供气,年供气50亿立方米,未来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管道气量将显著增长(图6-1-8)。

图6-1-7 2006—2017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情况图6-1-8 2017年1—11月中国管道气进口来源数据来源:2006—2016年数据来自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数据来源:海关总署LNG进口量高速增长。

受市场需求和新建LNG接收站投运影响,估计全年进口量3593万吨(约4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9.0%。

中国进口LNG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来自澳大利亚进口LNG最多,1—11月进口量为1530万吨(约213亿立方米),在LNG进口量中占比46%(图6-1-9)。

广东是中国进口LNG最多的省份,1—11月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23.8%(表6-1-1)。

中美天然气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美国成为中国LNG进口来源国之一。

2017年1—11月,中国通过国际贸易商资源池进口美国LNG现货127万吨,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4%。

11月,中国石油与切尼尔能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墨西哥湾天然气液化项目方面的合作,并推动中美两国LNG采购业务长期合作;中国燃气和Delfin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未来,美国有望成为中国LNG长协资源国,带来新的天然气进口价格机制。

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图6-1-9 2017年1—11月中国LNG 进口来源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表6-1-1 中国分省LNG 进口情况 进口海关LNG 接收站 2016年进口占比(%) 2017年1—11月进口占比(%)北京海关4.435.05 河北海关河北曹妃甸 7.26 10.21 辽宁海关辽宁大连 4.82 5.68 上海海关上海洋山 9.51 8.12 江苏海关江苏如东、启东 8.85 12.12 浙江海关浙江宁波 8.28 9.38 福建海关福建莆田 10.93 8.73 山东海关山东青岛 10.15 12.28 广东海关广东大鹏、珠海、粤东 31.65 23.84 广西海关广西北海 3.30 3.31 海南海关海南洋浦 0.80 1.29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3.天然气市场季节性供需矛盾凸显2017年,中国天然气供应量快速增长。

估计全年供应量24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0%;其中,供香港、澳门用气3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2%。

从供应结构看,国内常规气、煤层气、页岩气产量占比60.6%,煤制气占比0.9%,进口气占比38.5%(图6-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