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史的复习方法

中国现代史的复习方法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1953——1956 对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事件之间的对比
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现代史的含义
中国现代史的主题
• 中国现代史既是一部社会主义发展史,又 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
• (结合目录)
划分阶段的典型题
• 简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挫折以及如 何走向民族复兴的?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考查重点: 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外交成就。
角度预测: 建国70周年。 改革开放40周年(2018)。 中美建交40周年 澳门回归20周年。 列表对比联产承包与国企改革,并阐述其 内在联系。 一五计划与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 对比和联系。
文革时期 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1966—1976)
(1978)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1992年十四大)
对外开放(1980年开始)
新时期(1978—今)
专题: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国防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与文化 社会生活
现代史的三大阶段
• 1949——1953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恢复经 济)
现代史的社会形态(两大社会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两个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的两大时期
现代史的五大线索
• 政治 • 经济 • 民族团结 • 外交成就 • 科技文化 • 社会生活
中国现代史结构框架
开国大典 巩固 1949-10-1西藏和平解放 (1951)
抗美援朝 (1950—1953)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经济
多种经济
实质: 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 其它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占 绝对优势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 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 “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 报告,上班八点钟来, 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 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 榴弹也炸不死人。”
家庭联产承包与国企改革
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两个历 史时期) • 1978——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色
是什么)
道路自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是谁开创的, 道路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一五计划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内在联系?
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 稳定的国际环境,土地改革促进农村生 产的恢复和发展,它们都促进了新中国 政权的巩固,为一五计划准备了条件。
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获得独立自主后实行的, 行业上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和国防现 代化基础,布局更为合理,沿海、东北、华北 、西北都得到新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启示:国家独立是发展的前提。重工业是国家 工业化的基础。
改革的方向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经济体制转变。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国家对生产、资源 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企 业完全按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活动。 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等由市场引 导。
共同点:都是协调国家、集 体和个人的关系,调动劳动 者的生产积极性;实质都是 调整生产关系。
联系:家庭联产承包为国企 改革提供了借鉴。
一五计划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对比及启示。
近代民族工业受三座大山压迫,行业上以轻工 业为主,分布于沿海沿江大城市,导致资产阶 级力量薄弱,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重 要原因。
土地改革 奠基 (1950—1952)
三大改造 (1953—1956)
1954年宪法
一五计划 (1953—1957)
“一化三改 造”
过渡时期(1949—1956)
失误
中共八大(1956) (良好开端)
成就
1958年总路线 指引
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石油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