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PPT课件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PPT课件


_ +
.
28
分压外接
_ +
.
29
分压外接
连线不能交叉!
_
+
.
30
分压外接
_ +
.
31
分压外接
_ +
.
32
分压内接
.
33
分压内接
.
34
限流外接
.
35
限流外接
.
36
限流内接
.
37
限流内接
.
38
巩固练习:
1.测一个阻值几乎不变 的小电珠的阻值。电路 图并实物连线
.
39
2设计一个电路研究小灯 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实 物连线
.
40
3设计一个实验测电源的 电动势和内电阻,写出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所需器材和电路图
.
41
电学实验专题(一)
.
1
一、电路的选择
.
2
1、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内接法 外接法
R A
V
R A
V
.
3
⑴ 临界电阻法
①条件:已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

R RA

RV R
内接法 R测 > R真

RV R

R RA
外接法
R测< R真
结论
与 R
RA
RRV哪个比值大R就与对
应表近接
.
4
⑵ 试触法
1、选择原则:
⑴ 安全原则:不超过各仪表、 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
⑵ 准确原则:减少误差。
a、各电表示数不少于量程的1/3
b、测多组数据,要求电表示数
在大范围内可调
c、选内阻较大的电压表、
内阻较小的电流表
.
16
⑶ 能耗少的原则:
变阻器通常选限流接法,选其阻值与 其他电阻的阻值比较接近的。
变阻器分压接法时,选阻值较小而 额定电流较大的
①条件:未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
两点
Ra
b
A
V
.
5
⑵ 试触法
①条件:未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
两点
Ra
b
A
V
.
6
⑵ 试触法
①条件:未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
两点
Ra
b
A
V
.
7
⑵ 试触法
①条件:未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
两点
Ra
b
A
V
结论:两次接触,哪个表示数 变化大 , R就与哪个表近接。
.
8
小结: 内接和外接的确定 请牢记
给阻值 看比值
与比值大表近接 无阻值 看变化
与变化大表近接
.
9
练习1:一个未知电阻Rx无法估计其电阻值,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各测量一次,
如图所示,按甲图测得数据是3.0V、3.0mA,按
⑷ 仪表量程及正负极(电流 必须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
.
20
四、随堂演练
.
21
接线上柱,不能接 在滑动头上!
×
×
接线上柱,不
能接在腿上!
.
22
×
滑动变阻器阻值是
零,不能调节!
.
23
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不能调节!
×
.
24
.
25
分压外接
_ +
.
26
分压外接
接线应上柱!
×
_
+
.
27
分压外接
乙图测得数据是2.9V4.0mA,由此可知按
图所甲示的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 Rx的真实值
更接近于
10Ω00。
R A
AR
V
V
甲.
乙 10
思考1: Rx 的真实值大于还是 小于1000 Ω 。(小于)
思考2:若已知电流表内阻为 0.1 Ω,那么Rx 的真实值( 999. 9) Ω。
.
11
2、限流与分压
限流
(1)电路特点
R0
b
电路图
R
a
滑片从a b, ε k
R0上电压变化范围
R0 R0 +
R
ε
ε
接通电键时滑动头 a 端
初始位置应处于 .
分压
R0
aRb εk

a端
12
⑵、选择方法
① 限流接法( 通常情况 ) 电流、电压能达到要求的调节 范围;
不超过测量仪表的量程,
不超过各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
.
13
.
17
三、实物连接
.
18
三、实物连接
1、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滑动变 阻器连接方式。上标出仪 表正负极。
3、按先串后并顺序连接电路。
.
19
4、对照电路图检查,特别注意下 述连接是否正确:
⑴ 电键位置。
⑵ 滑动变阻器滑动头位置。
⑶ 接线上柱,连线不交叉。
② 分压接法: (三种特殊条件) a 、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压 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b、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 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 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
c、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
阻器电阻,不利于测量获得
多组数据。 .
14
二、实验器材 的选择
.
15
二、实验器材的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