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和短新闻
考情分析
•撰写短新闻、新闻标题等,主要是考查我们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这一题型并不新鲜,为高考常考题型。
新闻标题的概念用于概括、提示、评价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
一般新闻标题的作用:1、提示新闻内容
2、评价新闻内容
3、吸引读者阅读
4、美化报纸版面
考试所拟标题:反映新闻事实(或事件,即作用1和2)(基本要求);吸引读者(技巧:1巧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表现标题的内容,如比喻、比拟、借代。
2巧用诗词佳句或模仿现在句式格调表现标题内容,如引用,仿拟。
3利用词语、语句之间的各种联系,表现标题的内容,如对比、对偶、排比、拈边、反复、联珠。
4巧用词语的多重含义来表现新闻内容,如双关,反语。
5巧用提问和呼唤的方式表现标题内容,如设问,呼告)
新闻标题写作原则
标题要有新闻性
标题要简明扼要
标题要题文相符
标题要突出重点
标题要含有动词
标题忌冗长、晦涩、歧义,既简单概要、不失文采又要统领全文
新闻标题的种类
1、陈述式:标题主谓宾俱全,陈述发生的事实,常见于时政新闻例:胡锦涛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2、概要式:标题概说新闻的主要內容,也可分为前后两段,但不强调
对偶,常用于突发新闻
例: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车追尾
3、因果式:标题描述新闻的因果,多用于社会纠纷、意外事故等题材例:为救落水少年三名大学生遇难
4、主谓式:标题前主后谓,以冒号为特征,两者为解析说明的关系例:世卫组织:强烈推荐使用甲流疫苗
5、对偶式:标题主要强调形式美感,适用于各类新闻
例:电话订票有陷阱正规渠道防被骗
怎么吸引读者?
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载体,对于信息的有效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平实的语言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
新闻工作者在满足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基本事实的认知的同时,如果能够在语言方面进行雕琢,那样不仅可以愉悦人的感官,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提升新闻的质量,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使新闻标题在语言方面变得更加引人注意。
一、修辞手法的运用
制作新闻标题如同画眼睛,通过对心灵的窗户的描摹,就能揭示出全文的精髓、总体风格与感情色彩。
运用修辞是制作优秀新闻标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鲜明、生动、形象、传神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主题,收到宣传的最佳效果。
如果将叙述比喻为水,那么修辞手法则相当于盐,由于这一元素的加入,平淡的标题也可以凭添味道。
修辞方式的种类
• 1 比喻—是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浅显的、熟知
的事物来说明和描写那些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内容。
• 2 比拟—是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
• 3 借代—是改换名称,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
说出来,而用一个跟它有密切名称或事物来代替。
• 4 引用—就是把现成话如诗词佳句、成语、俗语
等写入标题之中,用来叙事、抒情或议论。
• 5 仿拟—是指模仿现在的句子格调,创造一种意
义相反或相近、相似的词句,以取得讽刺、幽默的修辞效果。
• 6 对比—或称对照。
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叙述,突出标题中对比的内容,使其更为鲜明。
•7 对偶—即选用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语句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内容。
•8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的词句排在一起,表达同一性质、同一范围的内容,使整个标题铿锵有力,气势贯通。
•9拈连—即用表现这一事物的词语拈来表现另一事物。
•10 反复—即把同一词语反复陈述,以突出内容,加强语气。
•11 联珠—即把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的开头。
•12 双关—即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
•13反语—即有意将反话正说,或将正话反说,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通常用于讽刺揭露。
•14 设问—即在行文中故作无疑之问。
有的作答,有的不作答。
•15 呼告—即撇开读者,直接对第三者说话。
具体运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例:“鄞图”下乡“播种”换来新绿一片(引题)鄞县乡乡镇镇都建起图书馆(主题)
比拟: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例:未名湖叫渴
对偶: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例:春风得意“马蹄轻”,壮志未酬“身先去”
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设问: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等等。
例:美汞污染源自中国?
环保总局:毫无根据
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
既表达态度的目的,又增强幽默感。
例:不让“五保”变“无保”
顶真:使议事说理准确严谨,状物叙事条理清晰,书写格调清新。
例:越穷越不买书,越不买书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不买书,越不买书越穷(引题)
文化消费何时走出怪圈?(主题)
仿拟:仿写古诗词名句佳句,利用古典文学中的情景交融之法,为标题营造一种意境美。
也仿照现成的、通行的词语、句章、韵律,改变其中的语言成分,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形式。
例:1知否,知否,绿消红瘦(主题)
连阴绵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副题)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钱塘活水来(主题)
今日西湖一天可得活水十万吨(副题)
•俗语、谚语、歌词等融入标题当中:俗语、谚语、众人传唱的歌词等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它们来源于人民,贴近人民,在新闻标题中运用这些语言可以为标题增添活泼的气氛,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
例:1扯皮一年半招待近一万吃喝归吃喝事情仍未办(引题)丹江口二中师生栖破庙盼迁校望眼欲穿(主题)
2北京出现三替医护服务公司(引题)
“久病床前有孝子”(主题)
•引用:是在新闻标题中引入新闻人物的话或常用的俗语、成语、名句,引用的运用能够拉近新闻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感觉真实。
例:纪念抗震30周年:儿啊,你在唐山还好吗?
二、词语的合理选择
动词
1、连续使用动词例:翻栏杆过马路车撞人飞
2、点睛动词的使用
例:趵突泉沉睡两年有余泉城人心焦九百多天昨天,她醒了
3、动词状态对比例:道路积水没了市民笑了、
数量词
例:操劳10年判得报酬200万元
拟声词
例:咯咯嗒老母鸡听着“小夜曲”生蛋
新名词、外来词语的运用
例:1菜鸟级选手学装修:怎样与设计人员打交道2女秘书pk洋老板(引题)
史上最牛女秘书轰动中国外企圈(主题)
三、句式的选择
疑问句式
例:“山西省会在哪里?”
倒装句式
例:停业啦!四百个体户
四、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
例:“医托”行骗,可恶!
医院示众,妥否?
物化、程式化符号
例:1迟来的正义=无正义
2左转车道里
“×、7-20”
为新交通标识
短新闻(一句话新闻)•提炼、概括、压缩、及表述
新闻五要素
新闻要素(“五个W”):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什么)。
据此,“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例题:用一句话表述下边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
(不要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
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参考答案:
4月30日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
小结
在表达形式上常采用主谓式:什么地方(什么人等)发生了什么事,即新闻一般是“陈述对象”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式。
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内容上包含以下要点(可以取舍,不需一一而足):时间,地点,陈述对象(人物、事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方法(措施、手段、途径)等。
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连同标点在内,千万不可超字数。
练习:用一句话点示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不要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
继在上海、青岛、大连、杭州开办多家建材连锁超市后,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式装饰建材商店百安居日前又将建材连锁超市开到了深圳;并计划以深圳市场为中心挺进中国整个华南市场。
与此同时,欧洲第二大、德国最大的建材商欧倍德也加快了向中国市场进军的步伐,在抢占了无锡、上海市场后,近日又计划在广州市场“跑马圈地”。
已在上海安营扎寨的美国最大建材超市的THE HOMEDEROT也有意将市场的触角向南北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