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新中国外交成就●专题非常解读一、专题概述:外交活动历史悠久。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确立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主体的地位,也明确了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职能作用。
20世纪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国际交往的便利,形成了现代外交的开放、联系和世界性的特点。
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权国家外交的宗旨是,以和平方式通过对外活动实现其对外政策的目标,维护国家的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和发展同各国的关系。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各国外交都受该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内政策和需要的制约。
综合国力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和后盾。
外交也需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紧密结合。
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官方对外联系以及各类民间对外交往,则是对外交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补充。
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流淌的和平、仁爱、友好传统,是我国的外交理念。
中国任何时候都是崇尚礼仪和平,即使再强大也不侵略和威胁别的国家和民族;中国任何时候都坚持国家之间的平等友好交往,即使是外敌挑衅,侵略边疆之时,也希望用和平、和解、和谈的方式解决争端;中国任何时候也都独立自主,不容任何外敌的入侵和统治,即使在比较贫弱的时期,也要保持民族气节,坚持抗敌斗争;中国任何时候都奉行与邻为善、和睦合作的周边外交政策,即使在邻国关系复杂多变,甚至紧张的时刻,也不能轻易放弃和平友好、邻里和睦的努力,与周边国家保持稳定、友好、合作的关系。
和平交流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各自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以和平方式为主,主要有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促进了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中,最终赢得民族的独立,中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最主要的包括近现代史上中美、中日、中俄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二、专题考点:1.外交政策;2.外交成就;3.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考点速查识记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1)建国初期①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B.万隆会议时间地点:1955年5月,亚非一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
内容:周恩来提出亚非国家间应“求同存异”的方针。
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70年代外交成就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B.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A.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中美结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日建交:A.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3)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A. 2001年10月,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是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它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得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标志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3.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作用得到的启示:我们应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
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①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
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压轴母题演练一、选择题1.【2016年潍坊】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 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C.中美间没有共同利益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2..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B 】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3.【2016甘肃白银】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
这次会议是【 B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 D.雅尔塔会议4.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访问时发表了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
这传承了我国的哪一外交方针【 B 】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C.互不侵犯原则 D.不结盟原则5.【2016·山东德州)】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
”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 B 】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6.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D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7.【2016 湖北省荆州市】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今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D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C.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D.营造中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8. 12.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这是基于【 D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日邦交正常化C.APEC会议的召开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9.【2016新疆】6.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C 】A.万隆会议 B.尼克松访华C.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非选择题10.【2016 湖北省鄂州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
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
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
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
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
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
但率竞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实力。
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
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狐凉水淡下来。
——搞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沙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突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黎发出热烈的掌声。
印尼、印度、飾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
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暮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搞编自百度文库材料三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
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飄凉水浇下来"?(2)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3)读材料三,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