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1.麻疹的病原体是A.链球菌B.风疹病毒C.疱疹病毒D.麻疹病毒E.水痘病毒2.麻疹的传播途径最主要是A.皮肤B.消化道C.呼吸道D.垂直传播E.血液传播3.典型麻疹皮疹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面部B.上肢C.下肢D.躯干部E.耳后、发际4.下列哪项是麻疹出疹期的主要临床表现A.发热B.典型皮疹C.麻疹粘膜斑D.米糠样脱屑E.褐色色素沉着5.早期发现麻疹最有价值的依据是A.发热B.结膜炎C.麻疹接触史D.麻疹口腔粘膜斑E.上呼吸道卡他症状6.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喉炎B.肺炎C.脑炎D.中耳炎E.心肌炎7.麻疹出疹时间与发热的关系是A.发热1天~2天出疹,热退疹出B.发热2天~3天出疹,出疹时仍发热C.发热3天~4天出疹,出疹期热更高D.发热3天~4天出疹,热退疹出E.发热5天~6天出疹,出疹时可以发热,也可以体温正常8.关于麻疹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密切观察病情B.高热时宜用冰敷以迅速降温C.绝对卧床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D.经常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E.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饮食9.生后初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年龄是A.1天B.1个月C.6个月D.8个月E.1岁10.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B.易感儿按时接种麻疹疫苗C.患儿停留过的病室要彻底通风D.易感儿接触患儿后注射免疫球蛋白E.流行期间易感儿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11.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血液传播B.胎盘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E.皮肤破损处传播12.PPD试验的注射方法是A.口服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D.静脉注射E.肌肉注射13.PPD试验结果局部硬结为10mm~19mm,其表示符号是A.-B.+C.++D.+++E.++++14.PPD试验一般用PPD制剂0.1ml,含结核菌素A.1单位B.2单位C.3单位D.4单位E.5单位15.结核菌素试验后何时观察结果B.13小时~24小时C.25小时~36小时D.48小时~72小时E.72小时以后16.下列抗结核药物,哪种是全杀菌药A.链霉菌B.异烟肼C.乙胺丁醇D.吡嗪酰胺E.乙硫异烟胺17.下列哪一项是抗结核病的首选和必选药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菌D.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18.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A.发热B.昏迷C 抽搐D.性格改变E.脑膜刺激征19.预防小儿结核病的的有效措施是A.隔离患者B.普种卡介苗C.及时发现患者D.对小儿进行预防性化疗E.隔离治疗患者及普种卡介苗20.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正确的是A.一般用1:100的浓度B.阴性反应可排除结核病C.注射后15分钟观察局部反应D.阳性反应表示有活动性结核病E.机体免疫反应受抑制时,可表现为假阴性21.结核病预防性化疗常选用的药物是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22.结核菌素试验假阴性应除外A.使用激素后B.重症结核病D.急性传染病后E.接种卡介苗 4周~8周后23.PPD试验的部位是A.左前臂掌侧中上1/3交界处B.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C.右前臂掌侧中上1/3交界处D.右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E.左前臂伸侧中下1/3交界处24.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A.结核中毒症状B.胸片X线检查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D.脑脊液中找到结核菌E.脑脊液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查25.结核病短程疗法的疗程一般为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E.18个月(二)A2型题26.女孩,4岁,患疱疹性结膜炎,伴低热、盗汗、纳差、消瘦,并有结核病接触史,做PPD皮试时,最好从几个结核菌素单位开始试验A.5单位B.4单位C.3单位D.2单位E.1单位27.10个月女婴,因低热、嗜睡半个月,烦躁、呕吐、双眼上翻入院。

体查:前囟饱满,心肺无异常,颈抵抗(+),脑脊液潘氏实验(++),细胞数200×106/L,糖 1.5mmol/L,氯化物95mmol/L。

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A.中毒性脑病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真菌性脑膜炎E.病毒性脑膜炎28.6岁男孩,接种过卡介苗,入学体检做PPD皮试,结果为硬结直径为8mm,浅红色,边缘不整,3天后反应消失,应考虑A.结核感染B.应复种卡介苗C.给予预防性化疗D.接种卡介苗后反应E.体内有活动性肺结核29.1岁半小儿,4天前发热、咳嗽、流涕,今晨发现耳后、发际浅红色斑丘疹,两眼泪汪汪,咽喉充血,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红,呼吸音粗。

最可能是A.水痘B.风疹C.麻疹D.幼儿急疹E.过敏性皮炎30.2岁男孩,未接种麻疹,今在幼儿园中接触过麻疹患儿,当即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

对该男孩应免疫观察的时间是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三)A3型题2岁患儿,发热、咳嗽3天,流涕、流泪,大便稀、每天3次~4次。

10天前曾因“感冒”到医院就诊过。

体查:体温39.8℃,结膜充血,颊粘膜粗糙、充血,耳后发际处可见少许浅红色斑丘疹。

心肺检查无异常。

31.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A.风疹B.麻疹C.猩红热D.幼儿急疹E.肠道病毒感染32.对该患儿最应警惕的并发症是A.喉炎B.肺炎C.脑炎D.中耳炎E.心肌炎33.对该患儿的护理措施,错误是A.卧床休息B.隔离患儿C.加强皮肤护理D.监测体温,迅速降温E.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饮食1岁男儿,低热、睡眠不安7天,时有呕吐、咳嗽,家中无结核病人。

体查:烦躁不安,前囟隆起,心肺无异常,肝脾轻度肿大,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WBC25×106/L,N 0.3,L 0.7,潘氏试验(+),糖 1. 63mmol/L,氯化物95.8mmol/L,PPD皮试(+)。

34.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A.中毒性脑病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真菌性脑膜炎E.病毒性脑膜炎35.对该患儿,最正确的用药是A.青霉素+氯霉素B.青霉素+甘露醇C.青霉素+更昔洛韦D.INH+RFP+PZA+SME.青霉素+INH+RFP(四)B1型题A.异烟肼B.链霉素C.红霉素D.氧氟沙星E.乙胺丁醇36.属于全杀菌的抗结核药是37.属于半杀菌的抗结核药是38.属于抑菌的抗结核药是A.惊厥,昏迷B.颅神经瘫痪C.右侧肢体偏瘫D.脑膜刺激征阳性E.情绪改变,嗜睡,呕吐39.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的表现为40.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表现为41.结核性脑膜炎晚期的表现为(五)X型题42.麻疹恢复期的临床表现有A.发热B.皮疹出现C.麻疹粘膜斑D.米糠样脱屑E.褐色色素沉着43.麻疹的隔离期是A.出疹后5天B.出疹后7天C.出疹后10天D.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E.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2周44.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A.未感染过结核B.接种麻疹疫苗后C.结核菌素试验失败D.机体免疫反应低下E.初次感染结核4周~8周以内45.原发型肺结核包括A.胸膜炎B.肺部空洞C.原发综合征D.干酪样坏死E.支气管淋巴结结核46.结核性脑膜炎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A.早期B.中期C.晚期D.后遗症期E.终末期二、填空题1.原发综合征病理包括____、____、____。

2.抗结核药物中全杀菌药物有____、____。

3.典型麻疹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个时期,即:潜伏期、____、____、____。

4.预防麻疹最关键措施是接种____。

三、名词解释1.麻疹粘膜斑2.原发型肺结核3.结核性脑膜炎四、简答题1.简述麻疹患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2.试述麻疹前驱期的临床表现。

3.简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意义。

4.试述婴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E 4.B 5.D6.B 7.C 8.B 9.D 10.B11.C 12.C 13.C 14.E 15.D16.B 17.B 18.D 19.B 20.E21.A 22.E 23.B 24.D 25.B26.E 27.B 28.D 29.C 30.C31.B 32.B 33.D 34.B 35.D36.A 37.B 38.E 39.E 40.D41.A 42.DE 43.AD 44.ACDE45.CE 46.ABC二、填空题1.肺部原发灶支气管淋巴结病灶淋巴管炎2.异烟肼利福平3.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4.麻疹减毒活疫苗三、名词解释1.在下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散在沙粒状的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迅速增多并融合;持续1天~2天逐渐消失;对麻疹的早期诊断的特殊意义。

2.结核茵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3.简称结脑,是结核杆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一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个月~6个月最易发生;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四、简答题1.(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合适的温湿度;(2)监测体温;(3)如体温升至40℃以上,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缓慢降温;(4)避免强行迅速降温,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

2.(1)发热:中度以上发热;(2)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等;(3)麻疹粘膜斑:在出疹前24小时~48小时出现,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如沙粒状的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4)皮疹出现后1天~2天迅速消退,可留暗红色小点。

3.(1)曾接种过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2)3岁以下,尤其是1岁内小儿未未接种过卡介苗者,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3)儿童无临床症状而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者,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4)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表示新近有感染;(5)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4.(1)发病急,可表现为急起高热,开始即可有脑膜刺激征或以惊厥为首发症状;(2)脑膜刺激征不典型,主要为前囟饱满或膨隆,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

颅内高压,症状不明显,与囟门、颅缝尚未闭合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