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食品安全常见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第一章食品安全常见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LOGO
❖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食品种类
大米(糙米) 大米(白米) 小麦粉(整粒) 玉米粉(整粒) 意大利面条 玉米淀粉
蛋白质的 食品种类 百分含量
蛋白质的 百分含量
7.9 大豆(成熟、生) 36.5
7.1 豆(腰子状、生)
23.6
13.7 豆腐(生、坚硬)
15.8
6.9 豆腐(生、普通)
8.1
12.8
小麦麸皮的灰分含量比胚乳高20倍。 富强粉: 0.3 ~ 0.5 %, 标准粉: 0.6 ~ 0.9 %, 全麦粉: 1.2 ~ 2.0 %,
LOGO
总灰分测定(GB5009.4-2003)
❖直接灼烧法:把一定量的试样经炭化后放入高温
炉内灼烧,使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 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无机物则以硫酸盐、磷 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 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质量即可 计算出总灰分的含量。
双缩脲法 (Biuret法) 紫外吸收法
Folin-酚 试剂法 (Lowry法)
灵敏度 时间 原 理 干扰物质
说明
灵敏度低, 适用于0.2 ~ 1.0mg氮,误 差为 2%
费时 8~10 小时
LOGO
食品分析检验的任务
分析检验 的任务
LOGO
对加工过程的物料及产品 品质进行控制和管理
对贮藏和销售过程中食品的 安全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为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 新工艺的探索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分析检验的方法
常规分析中 大量使用的 分析方法
感观检验法
最简单、成本最低析法
LOGO
❖干燥法
▪ 常压干燥法 ▪ 减压干燥法 ▪ 红外线干燥法
❖蒸馏法 ❖卡尔费休法 ❖其他方法
LOGO
干燥法特点:费时较长,但操作 简便,应用范围较广。
特别是真空烘箱干燥法,常 被当作标准法
二、灰分
(一)、概述
❖ 食品的组成十分复杂,由大量有机物质和丰富的无机成分组成。
❖ 在高温灼烧时,食品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 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留下 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
2
食品添加剂及其检测方法
3
农药及其检测方法
4
兽药及其检测方法
5
致病菌及其检测方法
6
化学元素及其检测方法
7 食品加工过程形成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检测方法
8
LOGO
生物(真菌)毒素及其检测方法
第一节 食品一般成分及其检测方法
营养成分的检验 宏观营养物质 微观营养物质
蛋白质、脂类、碳 水化合物
维生素、矿物质
微生物分析法
酶分析法
以物质的理 化性质为基 础,利用光 电仪器来测 定物质含量。
LOGO
❖第一章 食品安全常见指标及
❖
其检测方法
❖第二章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
❖
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三章 食品感官评定
❖第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LOGO
第一章 食品安全常见指标及 其检测方法
LOGO
主要内容
1
食品一般成分及其检测方法
维持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衡关系,保证食品具有 一定的保存期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LOGO
(四)水分的测定
❖ 直接法——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测定水分: 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等
❖ 间接法——利用食品的物理常数通过函数关系确定水分含 量。如测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旋光率等
一般来说,直接法比间接法准确度高
第一篇 食品安全评价
第一章 食品安全常见指标及 其检测方法
第二章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 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三章 食品感官评定 第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LOGO
食品分析检验的目的和任务
食品的基本属性
安全 营养 感观 可口
决定消费者对 食品的选择
LOGO
食品分析检验——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 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 学科。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高安全、高营养、美味 可口的要求。
润湿水分
自由水Free Water (游离水)
毛细管水 渗透水分
结合水Bound Water (束缚水)
LOGO
食品中哪些水分是易除去的?
❖食品干燥、蒸发时去掉的水分主要为自由水。 ❖很难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除去结合水。
LOGO
(三)食品中水分测定的意义 ❖水是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水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有些食品的水分含量有专门的规定 ❖控制食品的水分含量,对于保持食品的感官性状,
0.3
LOGO
❖(二)检测
❖ 目前常用的有五种经典方法: ➢ 定氮法:灵敏度0.2~1.0mg ➢ 双缩脲法(Biuret法):1~20mg ➢ 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50~100μg ➢ 紫外吸收法:5μg ➢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1~5μg
LOGO
方法
凯氏定氮法 (Kjedahl法)
其他膳食成分
水、膳食纤维、其 他营养物质
LOGO
一、水分
(一)水的作用 ❖水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 在生命活动中充当溶剂、营养运载体、反应介质、 反应物、润滑剂等。
❖食品组成体系离不开水
▪ 保持食品良好的感官性状、维持食品中组分间的 平衡关系、保证食品具备一定的保质期等等。
LOGO
(二)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 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受束缚力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LOGO
三、蛋白质
(一)概述 ❖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很大。 ❖ 主要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中还含
有微量的 P、Cu、Fe、I 等。
❖ 在食品和生物材料中常包括蛋白质,可能还包括有非蛋白质 含氮的化合物,(如核酸、含氮碳水化合物、生物碱等;含 氮类脂、卟啉和含氮的色素)。
❖ 标示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一项指标。
总灰分
LOGO
水溶性灰分 水不溶性灰分
酸溶性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 水溶性灰分——反映可溶性K、Na、Ca、Mg 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可反映果酱、果冻等 制品中果汁的含量。
❖ 酸 溶 性 灰 分 —— 反 映 Fe 、 Al 等 氧 化 物 、 碱 土 金 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污染的泥沙及机械物和食 品中原来存在的微量SiO2的含量。
LOGO
(二)灰分的测定
意义 1.判断食品受污染程度; 2.评价食品的质量指标; 3.反映植物生长的成熟度和自然条件对其的影响; 4.反映动物品种、资料组分对其的影响。
LOGO
例: 面粉生产,往往在分等级时要用灰分指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