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行业科学发展的十大课题

钢结构行业科学发展的十大课题

钢结构行业科学发展的十大课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

通过建设北京奥运场馆和上海世博园,我们的企业比较成功地克服了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多项世界级难题,令全世界对中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刮目相看。

低碳时代的到来,为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但是,行业的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要想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需要研究十大课题。

一、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规划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2011年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中国钢结构行业也要制订相应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主要措施。

建国初期,我国的钢铁产业刚刚起步,钢产量很低,国家提出的措施是节约用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钢产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国家适时提出合理用钢的政策。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直至今天,中国的钢产量已居全世界第一位,国家提出了鼓励用钢的政策措施。

2000年,我就讲过,就建筑结构来说,在中国21世纪是钢结构的时代。

目前,钢结构建筑在世界上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全世界101栋超高层建筑中,纯钢结构的有59栋。

国外60%以上的高档住宅都采用了钢结构。

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钢结构在我国建筑中的使用比例,仍有6倍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5年钢结构产量复合增速将达到15%以上,可以说市场潜力巨大。

对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认真研究并制订行业的发展规划,指导行业更为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一)国际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现状衡量钢结构行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最直观的一个指标就是建筑用钢量占全部钢产量的比率。

在日本和美国均已经超过50%,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以美国为例,钢结构建筑的市场分布:工业(生产用厂房、仓库及辅助设施等)、商业(商场、旅馆、展览馆、医院、办公大楼等)、社区(私有及公有社区活动中心及建筑,如学校、教堂、体育馆、图书馆等)、综合等方面,分别占到46%、31%、14%、9%的份额。

美国的低层建筑采用钢结构也已十分普遍,在美国钢结构学会(AISC)和金属房屋制造协会(MBMA)联合编制的低层建筑设计指南中,低层建筑是指层高低于18米,层数不超过5层的工业厂房、仓库、社区建筑等,其中两层以下非居住用楼房占70%。

从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筑业已经成为钢材应用的主要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钢结构建筑的材料大多来自于回收利用的废旧钢铁,充分展示了钢结构建筑可循环利用的特性。

(二)国内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国内钢结构行业有大、中、小规模企业10000余家,比较有影响的企业150多家,真正上规模的企业有30到50家,其中,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有会员企业近1000家。

2009年,中国的钢产量已经接近6亿吨;2010年,钢结构行业对钢材需求是2600~2800万吨,钢结构用钢量约占全部钢产量的5%,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对于中国钢结构企业来说,差距就意味着潜力和希望,中国钢结构行业要尽力弥补这一差距,推动中国的钢结构行业迈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三)钢结构行业发展的市场预测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之下,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策相继实施,城市化、工业化进一步加快,到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场馆、广州亚运场馆等各类场馆的兴建,以及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使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纷纷上马等,均为钢结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十二五”期间,钢结构企业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一是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

同时,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

二是到2020年,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65%的目标。

钢结构建筑作为引领“创造绿色城市生活”的绿色建筑,在行业前景被普遍看好和巨大市场潜在商机的利益驱动下,众多的钢结构企业已经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越来越多的跨行业企业正源源不断地涌入钢结构行业,一方面加剧了钢结构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壮大了钢结构行业的整体实力。

(四)促进钢结构行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随着我国钢产量的突飞猛进,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契机。

1998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建筑业进行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的通知》,其中第五条提出了要把钢结构作为建筑新技术推广使用。

国务院1999年72号文件提出了发展钢结构住宅、扩大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量。

1999年,在《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在“十五”期间,建筑钢结构行业要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2003年的《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指出,2010年建筑钢结构用钢量要达到钢产量的6%,即1500万吨以上。

2005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了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政策目标、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产业技术政策等以及对行业咨询、设计、施工等单位的政策和要求;政府加强了钢结构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2009年,我国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十大规划产业调整,首先提出的就是钢铁产业的规划调整。

上述技术经济政策的相继出台,都为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最近,我正和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商量,准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编写提案,建议国务院提出加大力度发展钢结构的意见,以推进我国钢结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政策。

实践证明,钢结构是符合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发展钢结构可以让中国的钢有用武之地,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为了促进钢结构更好地发展,有必要争取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二、钢结构行业的科技创新(一)应竭力推广的科技成果钢结构行业不仅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完善。

虽然我国钢结构建筑真正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还是在近10余年,但是,由于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兴建了“鸟巢”、国家大剧院、“水立方”等具有突破性理念的建筑,使得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在兴建这些建筑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钢结构企业和施工队伍,更是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今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评定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特大型空间异型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十大科技成果,旨在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并指导企业在施工中学习,在创新中进步,推动行业科技水平上新台阶。

(二)需集中力量研发的科技成果钢结构建筑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和看点。

通过世博会的展示,钢结构建筑的“绿色低碳”形象已深入人心。

作为可以回收利用的钢结构建筑,在今后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广泛。

但是,钢结构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一定要在节能上动脑筋,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优势。

因此,钢结构企业、研究机构应该集中力量研发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节能功效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钢结构太阳能屋顶、太阳能幕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努力实现钢结构建筑的节能优势最大化,争取把钢结构建筑变成节省能源的模范、创造再生能源的“先锋”。

(三)明确向行业推广的先进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钢结构企业是建筑的制造厂,也是施工和生产厂家,没有精密的设备、仪器、仪表,没有精密的制造设备是行不通的,因此要高度重视装备现代化。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业化水平,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水平。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钢结构企业来说,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想要企业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就一定要拥有先进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从协会来说,有责任为企业在更新设备、升级换代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是要掌握国际先进设备的信息,为企业做好“参谋”。

(四)总结专利、工法,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钢结构行业想要取得更大发展,一定要在工业化上显示出独有的优势,并展现出节能环保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个企业,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发展壮大,去赢得更广泛的市场,为员工谋取更多的福利。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协会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必须以振兴整个钢结构行业为己任,必须让尽可能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壮大起来。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同行业的企业都是“竞争对手”,彼此只有对立的关系,所以企业之间对于技术专利、成熟工法,大多严格保密。

从全行业来说,这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同行业的企业在更多场合还是“合作伙伴”,中国的钢结构行业拥有广阔的前景,作为行业协会,有责任、有义务总结全行业已有的技术专利、成熟工法,并向全行业推广应用,以提高行业整体科研效率,实现行业内企业互利共赢,提高钢结构行业的新型工业化水平。

三、活跃钢结构设计思想,繁荣钢结构设计作品(一)注重钢结构建筑美学研究,促进民族建筑和世界建筑的紧密结合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动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普及,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钢结构住宅建筑缺乏美感。

而大型公用钢结构建筑,又陷入了另外一种误区—过分追求“新、奇、特”,无论是“鸟巢”、国家大剧院,还是央视新楼,都饱受争议。

这里,虽然有中、西建筑师合作设计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问题还是设计者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对于钢结构建筑来说,由于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的可塑性更强,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设计师创作的欲望,也让一部分设计师萌生了“实验”的想法,把现实的建筑当成了实现自己奇思妙想的“道具”。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钢结构建筑能够呈现出其他类型建筑难以表达的造型,但是,任何钢结构设计也不应脱离建筑美学的基本范畴,那就是结构应该为建筑服务,而不能让建筑成为展现结构的“傀儡”。

(二)组织钢结构设计大赛近些年,我国在钢结构建筑设计,尤其是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超大型钢结构设计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这其中大多有西方国家设计师、设计机构的影子,真正由中国设计师单独设计的大型钢结构建筑还不是太多。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钢结构建筑设计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钢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钢结构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为了尽快提高我国钢结构设计水平,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将组织钢结构设计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起中国钢结构设计师的热情,设计出真正体现中国风格的钢结构建筑。

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营造行业内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为中国钢结构设计行业培养造就优秀人才。

(三)制订钢结构设计优化的实施方案钢结构建筑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回收利用,从而节省对钢材的消耗。

对于“铁矿石”进口大国,中国普及钢结构建筑还具有特殊的意义。

钢结构建筑越多,以后可供循环利用的钢材就越多,节省的能源也就越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