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机构常见故障一、电机无法启动故障现象:电机得电便立即跳闸,无法正常启动。
初步判断:制动器闸片在锈蚀等原因作用下发生粘连,制动器无法正常打开。
处理方法:用敲击等方法振动制动闸片,使其松动打开。
二、电机或减速机异响故障现象:电机或减速机在运行中出现“吱吱”的异响。
初步判断:1、异物与电机或减速机发生干涉;2、电机或减速机损坏。
处理方法:1、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理异物;2、上报故障。
三、电机或减速机振动故障现象:电机或减速机在运行中出现振动。
初步判断:1、电机或减速机紧固螺栓松动;2、电机或减速机损坏。
处理方法:1、条件具备时,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紧固螺栓,否则直接上报故障;2、上报故障。
四、减速箱油位低故障现象:减速箱油窗中看不到油位,或者油尺油位低。
初步判断:减速箱漏油。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五、制动器失效故障现象:制动器无法打开或者制动效果不明显。
初步判断:1、制动器卡死;2、制动器损坏;3、制动闸瓦过度磨损。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六、夹轨器无法动作故障现象:通过司机室上位或机侧操作均无法控制夹轨器动作。
初步判断:1、可能有异物或锈蚀导致夹轨器机构卡死;2、上位机相关报警内容中描述的系统故障;3、夹轨器液压系统漏油。
处理方法:1、清除异物和锈蚀;2和3、上报故障。
七、行走中存在碾压异物的声响和振动故障现象:行走中存在碾压异物的声响和振动,行走轮踏面及轨道上存在碾碎的杂物。
初步判断:轨道清扫器方木未与轨道接触或缺失。
处理方法:调整或更换方木。
八、锚固器无法动作故障现象:锚固器无法上下移动。
初步判断:1、存在异物或者锈蚀导致机构卡死;2锚固器变形。
处理方法:1、清除异物和锈蚀;2、上报故障。
九、卷缆驱动装置故障故障现象:卷缆机构运行中,电机、减速机等驱动部件出现振动或异响现象。
初步判断:1、部件紧固螺栓松动;2部件损坏。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十、电缆卷取故障故障现象:1、装船机行走过程中电缆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2、卷缆方向错误;3、电缆无法正确卷取。
初步判断:1、减速机力矩不合理;2卷缆机构损坏。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俯仰机构常见故障一、液压件或管路漏油(液压式俯仰)故障现象:液压件或管路出现滴、渗油现象。
初步判断:液压件或管路漏油。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二、液压泵电机振动异常(液压式俯仰)故障现象:电机运行中出现振动大的现象。
初步判断:1、电机紧固螺栓松动;2、电机故障。
处理方法:1、条件具备时,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紧固螺栓,否则直接上报故障;2、上报故障。
三、卷扬驱动电机、减速想、制动器故障(机械式俯仰)详见第一节内容。
四、钢丝绳卷扬机构异响(机械式俯仰)故障现象:在悬臂俯仰时,卷扬钢丝绳有异响现象。
初步判断:1、传动齿轮间润滑不良;2、钢丝绳和绳槽间润滑不良;4、滑轮润滑不良;3、卷扬机构部件故障。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臂架伸缩机构常见故障一、电机、减速想、制动器故障详见第一节内容。
二、臂架伸缩异响(限于齿轮齿条式伸缩臂架)故障现象:臂架伸缩运行中出现异响现象。
初步判断:1、在臂架伸缩范围内存在杂物干涉;2、臂架支撑轮润滑不良或损坏;3、传动齿轮润滑不良或损坏;4、臂架结构故障。
处理方法:1、条件具备时,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除杂物,否则直接上报故障;2~4、上报故障。
三、臂架伸缩异响(限于钢丝绳牵引式伸缩臂架)故障现象:臂架伸缩运行中出现异响现象。
初步判断:1、在臂架伸缩范围内存在杂物干涉;2、臂架伸缩滑道卡滞;3、牵引钢丝绳与滑轮间润滑不良;4、臂架结构故障。
处理方法:1、条件具备时,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除杂物,否则直接上报故障;2~4、上报故障。
四、挂缆故障故障现象:挂缆动作迟滞、有异响,无法随动,或发生坠落。
初步判断:1、有异物卡滞或挂缆小轮润滑不良;2、牵引钢丝绳损坏;3、挂缆架损坏。
处理方法:1、条件具备时,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除杂物,否则直接上报故障;2~4、上报故障。
回转机构常见故障一、电机、减速想、制动器故障详见第一节内容。
二、液压部件漏油(限于液压驱动式回转)故障现象:在液压马达、液压制动器或管路接头处出现滴、渗油现象。
初步判断:液压部件漏油。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三、回转振动或异响(限于回转支撑式回转结构)故障现象:回转过程中出现异常振动或异响。
初步判断:1、在回转范围内存在杂物干涉;2、回转支撑润滑不良;3、结构故障。
处理方法:1、条件具备时,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除杂物,否则直接上报故障;2和3、上报故障。
四、回转振动或异响(限于轮轨式回转结构)故障现象:回转过程中出现异常振动或异响。
初步判断:1、在回转范围内存在杂物干涉;2、回转行走轮润滑不良;3、结构故障。
处理方法:1、条件具备时,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除杂物,否则直接上报故障;2和3、上报故障。
臂架及尾车带式输送机常见故障一、电机、减速想、制动器故障详见第一节内容。
二、滚筒故障故障现象:运行中滚筒出现振动、异响或轴承座温升过高。
初步判断:1、滚筒轴承座紧固螺栓松动;2、滚筒轴承润滑不良或损坏;3、滚筒紧定套松动导致蹿轴;4滚筒包胶磨损严重;5、滚筒筒皮开裂。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如果振动异响非常剧烈或轴承座温升达到或超过60℃时,经考虑立即停机。
三、滚筒表面积煤或积冰过多故障现象:输送带绕过滚筒时出现起包现象。
初步判断:滚筒表面出现积煤、积冰或其它杂物。
处理方法:根据本单位装船机司机岗位职责内容要求,需要司机处理时,要在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除杂物。
否则直接上报故障。
四、托辊故障故障现象:运行中托辊出现振动、异响或温升过高现象。
初步判断:1、托辊筒皮磨损;2、托辊架紧固螺栓松动;3、托辊轴承座损坏;3、托辊(特别是橡胶缓冲托辊)无法转动与皮带摩擦生热,或者是托辊处积煤过多,托辊转动时与煤摩擦生热。
处理方法:1~3、根据本单位装船机司机岗位职责内容要求,需要司机处理时,要在做好停机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清除杂物。
否则直接上报故障;4、首先实施消防处理,对于起火情况,同时要立即上报。
五、输送带故障故障现象:输送带边部出现条状撕扯,输送带中间出现撕裂,出现钢丝绳抽头,输送带硫化接头处呈现包状或出现破口。
初步判断:输送带撕扯(防撕裂开关动作),接头损坏。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输送带出现撕扯时立即停机。
六、输送带运行故障故障现象:输送带跑偏和欠速。
初步判断:1、输送带在运行中偏离输送机中线,当跑偏严重时会触发防跑偏开关,出现跑偏报警或自动停机。
2、在阴雨天气或输送带张紧力不足时,滚筒与输送带间出现打滑现象,引发欠速报警或停机。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七、输送带运行故障故障现象:输送带跑偏和欠速。
初步判断:1、输送带在运行中偏离输送机中线,当跑偏严重时会触发防跑偏开关,出现跑偏报警或自动停机。
2、在阴雨天气或输送带张紧力不足时,滚筒与输送带间出现打滑现象,引发欠速报警或停机。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七、清扫器故障故障现象:1、输送带上下表面积煤清理不干净;2、清扫器抖动异响。
初步判断:1、清扫器刮片磨损严重或缺失。
2、清扫器未与输送带表面紧密接触;3、清扫器固定结构失效。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卸料溜筒机构常见故障一、电机、减速想、制动器故障详见第一节内容。
二、溜筒运行异响故障现象:1、溜筒回转时出现异响;2、溜筒调直时出现异响。
初步判断:1、溜筒回转或调直的运行范围内存在杂物干涉;2、回转支撑或调直转轴处润滑不良或损坏;3、臂架结构故障。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三、液压系统漏油故障现象:在液压部件、管路或接头处出现滴渗油现象。
初步判断:液压系统漏油。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四、溜筒碰撞故障现象:防碰杆等结构件移位甚至变形,触发防护装置自动停机。
初步判断:溜筒发生碰撞。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附属装置常见故障一、集中润滑装置故障故障现象:1、润滑油不足或变质变色;2、润滑功能失效。
初步判断:1、需要补油或换油;2、润滑泵、分配器、管路接头等部件出现故障。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二、司机室调平装置故障故障现象:1、液压部件出现滴渗油现象;2、系统功能不正常。
初步判断:1、液压件漏油;2、系统故障。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三、洒水系统故障故障现象:系统滴漏水,无压力或洒水雾化效果不良。
初步判断:部件漏水或损坏,管路或喷嘴出现堵塞。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四、司机室调平装置故障故障现象:1、液压部件滴渗油;2、调平功能异常。
初步判断:1、液压系统漏油;2、部件损坏。
处理方法:上报故障。
五、上位机常见故障故障现象:初步判断:处理方法:六、监控系统故障故障现象:画面不清晰或无画面。
初步判断:1、摄像头不清洁;2、监控部件损坏。
处理方法:1、开启摄像头清洁刷;2、上报故障。
《装船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一条执行《装卸机械司机一般安全守则》。
第二条作业前1、检查确认设备状态、安全防护装置正常有效。
2、与舱口指挥工共同确认泊位、船舶等作业环境安全。
3、空车试运转,确认各部位运转正常后,报告值班长。
第三条作业中1、严格执行中控调度指令,认真核实、复述船舶、舱位。
2、听从舱口指挥工指挥。
3、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4、禁止两机同舱作业。
5、装船机悬臂与船方的设施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特殊情况下,舱口指挥工须做好监护)。
6、发生料斗或溜筒堵煤,要立即停机,采取安全措施进行排除,严禁重载升臂架、提升溜筒。
7、对舱前先报警并注意轨道和空中有无障碍物,将大臂升起,距船方设施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再行走,禁止边起大臂边行走。
异型船靠泊时,装船机对舱作业须做好监护,防止与船舶发生碰撞。
8、行走接近前、后止挡30米时须低速行走。
9、发生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值班长。
第四条作业后1、将臂架收回(回转)至规定位置,大机行走到指定位置,夹紧夹轨器。
2、切断装船机低压动力电源。
3、填好运行日志,做好交接班。
第五条代缆工在装船机附近系、解缆时,严禁大车行走。
第六条船舶进出港时,司机须在机上监视港池内船舶动态,防止设备被船舶碰撞。
第七条严禁堵塞码头消防安全通道。
相关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2006年5月11日,在906泊位处,SL12装船机行走限位支架维修后没有及时恢复,在装船机行走时掉落地面并被拖拽,与码头上的维修吊蓝小车发生刮碰,造成限位支架和吊蓝都不同程度损坏。
本次事故的性质为机损事故。
2.事故原因:装船机行走限位维修工作暂停后,限位支架没有固定,随意摆在行走机腿上,装船机在行走过程中,因震动造成限位支架掉落地面并被拖拽,才与码头上维修吊蓝发生刮碰。
3.防范措施:维修工作阶段性暂停,临时安全措施必须到位,不留任何安全隐患。
装船机司机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前检查确认设备状态、安全防护装置正常有效,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行走时注意观察行走区域有无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