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名称:甘薯生物质废弃物高值化综合利用
2、完成单位: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3、推荐单位:济宁市科技局
4、项目简介:
项目产品主要原料为甘薯淀粉提取后的甘薯渣和细胞液,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生物多酶联用水解技术、植物提取技术和酶处理工艺,将甘薯废弃物完全液化,分别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结合离子交换与吸附分离技术、植物提取法,将其中高附加值的甘薯寡糖、甘露糖等功能性物质分级提取,最后剩余的麦芽糖、葡萄糖液用于生产酵母(包括保健用(富硒)酵母),酵母生产后的发酵液用于沼气制备。
此工艺甘薯渣资源综合利用率可高达95%以上,基本做到“零废弃”,彻底解决甘薯加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且技术门槛高,产品多元化、高值化,产业链长,经济性好
4、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产品主要有甘薯渣糖蜜、活性酵母、酵母抽提物,主要应用于食品发酵、轻工发酵、面制品、调味料和方便食品中,经济效益显著,已经在河北马利食品、山东圣琪生物、今麦郎食品、邹城市亿泰饲料、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实现应用,实现客户增收节支18969 万元。
项目节粮意义重大,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是支农惠农的高科技项目,属国家鼓励类项目,能够构建甘薯淀粉业环境友好型产业链,为有利于本地二十万亩的甘薯种植业发展,提高农户的甘薯种植积极性,每亩可使农民增收500 元,整体增收1 亿元,是支援“三农”建设的良好典范,其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5、完成单位创新推广贡献
山东大学参与和策划了本项目的技术创新,设计了甘薯生物炼制的技术路线和思路,发明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进甘薯渣酶解酶系和提高酶制剂产量的技术,指导和参与了项目产业化实施过程当中的实验、生产工作并负责技术指导,参与了产业化实施过程中菌株选育、改造、酶制备和发酵工艺关键技术的研发,对本项目的产业化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6、申报等级
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7、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8、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9、主要论文、论著目录
10、主要完成人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