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模块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模块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课程模块教学大纲

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
课程模块号:
课程模块教学时数: 64
学分数:4
制订或修订执笔人: 完成日期:
审核小组: 审核日期:
课程模块审批通过文件号:
第 次修订:
签发人: 签发日期:
有效期至 年 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2.课程任务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是高职《汽车技术应用与服务专业》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汽车维修、营销服务等技术人才所必需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基础知识及有关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能力,
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先修课程模块
《汽车性能与测试》 C1B305A
《汽车技术基础Ⅰ》(上) C1B311A
《汽车技术基础Ⅰ》(下) C1B312A
《汽车技术基础Ⅱ》(上) C1D165A
《汽车技术基础Ⅱ》(下) C1D167A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典型汽车电喷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3)了解汽车电器性能指标的分析评价。
4)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5)初步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及维护。
2.能力目标
1)具备完成实验、实训的基本要求、将实验、实训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
果的基本能力。
2)具备查阅各种汽车电器、传感器与执行器功能表,并正确使用元器件及装置的基本能力。
3)具备独立撰写实验、试验报告等科技文件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备读通并分析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5)初步具备根据典型系统原理图画出系统方框图的能力。
6)初步具备处理典型汽车电喷系统一般故障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讲授、实验和实习,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现代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2)掌握起动机、发电机、点火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控制电路;
3)熟悉典型车辆的控制电路;
4)掌握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防滑控制系统等新技术的工件原理、典型结构和特点;
5)具有新型电子控制技术装置的调试与诊断维修的一般能力。
1.教学基本内容
课题一 起动机
起动机的型式、结构、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控制电路。
实验一 起动机结构、控制系统与试验
课题二 发电机
发电机的型式、结构、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控制电路。
实验二 发电机与调节器的试验
课题三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件原理
实验三 点火系统的试验
课题四 电子控制技术概论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车电控
系统的组成与各部分的功用。
课题五 传感器与执行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绝对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
应用场合。
实验四 传感器
课题六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燃油喷射系统的应用与特点。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K、KE、D、
L等典型系统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比较。
课题七 发动机点火及其它控制
点火与爆震控制、怠速控制、排放控制、进气控制等结构、工件原理。
课题八 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
丰田TCCS系统、美国通用MFI系统、德国MONO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分析。
实验五 电控发动机的结构与故障诊断
课题九 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控制方式。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液压操纵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典
型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过程分析
实验六 自动变速器
课题十 防滑控制系统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与控制方式。车速控制。驱动防滑与控制。典型制动防抱死
系统。
课题十一 行驶姿态控制系统
汽车悬架系统控制,巡航控制和安全气囊系统和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
课题十二 汽车电子控制车辆诊断
汽车故障诊断的原理和方法,汽车电脑诊断的形式。
实验七 汽车故障诊断仪的使用和故障分析
2.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点火及其控制、自动变速器、防滑控制系统、行驶姿态控制系统。
2)教学难点
自动变速器的原理和检修、发动机点火及其控制原理、ABS的控制原理、汽车电子控制车辆诊
断等。
五、教学时数分配
表1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题 课时
课时分配
讲课 实验 习题 讨论
1 起动机 4 2 2
2 发电机 4 2 2
3 点火系统 4 2 2
4 电子控制技术概论 2 2
5 传感器 6 4 2
6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4 4
7 发动机点火及其它控制 4 4
8 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 6 2 2 2
9 自动变速器 12 8 4
10 防滑控制系统 4 4
11 行驶姿态控制系统 4 4
12 汽车电子控制车辆诊断 6 4 2
机动 2
测试 2
总计 64 42 16 2
六、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及时间分配表
序号 课程实践教学项目 课时数
1 起动机结构、控制系统与试验 2
2 发电机与调节器的试验 2
3 点火系统的试验 2
4 传感器 2
5 典型汽油喷射系统及故障诊断 2
6 自动变速器 4
7 汽车电子控制车辆诊断 4
合计 18
七、学习评价
1.评价形式:
1)出勤;
2)阶段测试:安排两次
3)期末测试:一次,占70%
4)实践教学测试:安排三次讨论课
5)平时作业;每单元至少一次作业
2.教务处统一安排测试的课程评分结构
表3 评分结构表

测试成绩(%)
平时成绩比例(%)
期末测试成绩比

例(%)
出勤、作业、课堂检测和阶段测试 实践教学

100 20 10 70
表4 平时成绩评分规则
单元名称/学时 测试项目 单项 成绩 单元 成绩合计 阶段测试成绩/开、闭卷形式 总计(20%) 单元成绩+
阶段成绩

起动机/4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0.5 0.5

4

20

发电机/4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0.5 0.5
点火系统/4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0.5 0.5
电子控制技术概论/2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1 1
传感器与执行器/6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1 1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4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0.5 0.5
发动机点火及其它控制/4学

出勤、平时作业 1 1

6
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6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0.5 0.5
自动变速器/14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2.5 2.5
防滑控制系统/4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0.5 0.5
行驶姿态控制系统/2学时 出勤、平时作业 0.5 0.5
汽车电子控制车辆诊断/8学

出勤、平时作业 1 1

备注: 课堂检测的方法可分为:个别提问;课内小作业;个别发言等等。
八、建议选用教材或讲义及教学参考资料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冯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
其它一些维修杂志、维修手册以及汽车新技术书籍
九、本课程所需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价格(元) 承担者 备注

1 发电机 汽车系 一组一台套

2 起动机 汽车系
3 汽车电器 实验台 汽车系
4 EQ1091、CA141发动机台架 汽车系
5 VAG1552 解码仪 汽车系
6 万用表 MF47 汽车系 每组一只
7 自动变速器 汽车系 每组一只

8 时代超人 发动机台架 汽车系
9 修车王 汽车系
10 传感器 汽车系 每组一套
十、课程教学和内容安排建议
本课程包括汽车电器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两大部分内容,内容多,课时紧。因此建议讲课时注
意:
1)根据授课内容详讲略讲相结合,力求突出重点,讲透要点,同时分散教学难点,把握好讲述
内容的理论深度。
2)应重视课堂练习与阶段测试,阶段测试采用开闭卷结合的方式。
3)注重应用,面向实践,结合汽车的相关电路进行分析理解,力求体现使用教材“保证基础、
加强应用、体现先进、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特色。
4)通过实物、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的理解,最好能结合汽车
实训中心现场教学。
5)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纲中安排了较多的实验课时,希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