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

1 复习提纲(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 1.内脏:2.血液循环:3.白质:4.锥体系5.瞳孔:6.咽峡:7.体循环:8.神经核:9.锥体外系:10.黄斑:11.腹膜:12.肺循环:13.网状结构14.盲点:15.气血屏障16.微循环:17.传导束:18.锥体交叉:19.肠系膜:20.囊斑:21.上呼吸道:22.动脉:23.反射:24.边缘叶:25.壶腹嵴:26.肺门:27.毛细血管:28.反射弧:29.螺旋器:30.肾单位:31.肺根:32.感受器:33.血尿屏障:34.乳糜池:35.内囊:36.肾门:37.运动终板:38.连合纤维:39门静脉:40.本体感觉:41.原尿:42.静脉:43.效应器:44.投射纤维:45.神经节:46.终尿:47.灰质:48.动脉血:49反射: 答案: 1.内脏:指大多数位于胸腔、腹腔、盆腔内,并借一套完整的管道与外界直接或间接相通的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2.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流回心脏的一个川流不息循环不止的过程。 3.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许多功能不相同的有髓鞘神经纤维来聚集而成的结构,髓鞘在新鲜标本中呈白色,称为白质。 4.锥体系:是主管躯体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上、下行传导束,由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5.瞳孔:虹膜中央圆孔称瞳孔(眼)。 6.咽峡:由口腔入咽的门户叫咽峡,由腭垂、左右侧腭舌弓和舌跟共同围成。 7.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再进各级静脉汇集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叫体循环。 8.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成的团块,称为神经核。 9.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的下行动作传导通路,即对随意运动起协调作用的系统叫锥体外系。 10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处,有一浅黄色的小区称黄斑,是感光、辨色的敏感区域。 11.腹膜:覆盖于腹、盆壁和腹、盆腔器官表面的浆膜,薄而光滑,由单层扁平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 12.肺循环:称小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肺动脉及其分支至分布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再经肺静脉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过程叫做肺循环。 13.网状结构:在神经中枢系统中,由灰质和白质相混杂,而白质神经纤维交织或网状,灰质块撒布在网眼中,故称之为网状结构。 14.盲点:在视网膜后部、黄斑的内侧,有视神经穿出处,此处无感光能力,称为盲点。 15.气血屏障: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至少要经过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细胞这四层结构。称之为气血屏障。 16.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内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17.传导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许多起始、终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称为传导束。 18.锥体交叉:皮质脊髓束的纤维,于延髓和脊髓交界处,大部分行向对侧,形成左右交叉称为锥体交叉。 19.肠系膜:固定肠管的双层腹膜皱壁。 2

20.囊斑: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囊壁上,各有一处局部的粘膜增厚,呈白色,向腔内突出,统称为囊斑。 21.上呼吸道:通常指鼻、咽、喉等三个器官合称为上呼吸道。 22.动脉:是指将血液由心脏运送到全身各部分血液所经过的管道。 23.反射:指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的适宜反应。 24.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回勾连成一体,围绕在脑干的周边,合称边缘叶。 25.壶腹嵴:在内耳模板管壶腹内壁上,局部增厚的感觉粘膜,称为壶腹嵴。 26.肺门:肺内侧中部的凹陷叫肺门,它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别出入之处。 27.毛细血管:位于组织气管内,连接于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极细的血管叫毛细血管。 28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的形态学基础,即反射活动所通过的结构(神经通路)。 29.螺旋器:在内耳蜗管的膜螺旋板上,感受声波刺激的结构叫做螺旋器。 30.肾单位:构成肾实质的基本单位叫肾单位,每一肾单位均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31.肺根:出入肺门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等被结缔组织包裹成一束称为肺根。 3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到各组织或器官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称感受器。 33血尿屏障:毛细血管内的物质滤过到肾小球囊腔内,必须经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足细胞间的裂隙滤过膜三层结构,这三层结构叫做血尿屏障。 34.乳糜池:胸导管在平第1腰椎前面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膨大部分称乳糜池。 35.内囊:豆状核与尾状核、背侧丘脑间的上、下行传导束叫内囊。 36.肾门:肾的内缘中部凹陷叫肾门,它是输尿管、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分别出入之处。 37.运动终板:运动神经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效应器。 38.连合纤维:联系大脑两半球皮质的纤维叫做连合纤维。 39.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收集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静脉血。 40.本体感觉:(深部感觉)是指来自肌肉、肌腱,关节等深部的位臵觉、运动觉、震动觉称本体感觉。 41.原尿:由肾小球虑入肾小球囊腔的不含蛋白质和脂类物质的血浆称为原尿。 42.静脉:将全身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血液所经过的管道。 43.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到骨骼肌、平滑肌、腺体所形成的特殊结构叫效应器。 44.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包括基底核、间脑、脑干、小脑和脊髓)的上下行纤维束。 45.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集成的团块,称为神经节。 46.终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各段和集合小管重吸收后,所剩余的水分和代谢产物总称为终尿。 47.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而成的结构,在新鲜标本中,呈灰暗色,称为灰质。 48.动脉血:含氧较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颜色鲜红的血液称为动脉血。 50.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适宜反应。 二、填空题(答案略) 1.内脏包括( )、( )、( )和( )四个系统,内脏器官按照结构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答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真空性内脏器官、实质性内脏器官。 2肺的呼吸部是指由( )至( )的部分。 答:呼吸性支气管、肺泡。 3.反射的物质基础是( ),它由( )、( )、( ) ( )和( )五部分组成。 3

答: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或感觉神经)、中枢神经(或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或运动神经)、效应器。 4.大脑基底核主要由( )、( )、( )和( )组成,其中( )和( )合称纹状体。 答:屏状核、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豆状核、尾状核。 5.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由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经内囊止于( )。 答:脊神经节、脊髓后角固有核、丘脑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6.视细胞分为( )和( )两种,前者感受( )和( )刺激,后者感受( )。 答: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强光、色光,弱光。 7.骨迷路包括三部分,即( )、( )和( )。 答:耳蜗、前庭、骨半规管。 8.胰是人体内第二个较大的独立消化腺,其外分泌部腺泡可分泌( ),有分解( )的功能,内分泌部即( ),可以分泌( )和( ),有调节( )的功能。 答:胰液、三大营养物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 9.原尿是由( )滤入( )的液体。 答: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球、肾小囊腔。 10.小肠分为( )、( )、( )三段,由于( )和( )的存在,增大了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大肠分为( )、( )和( )。 答: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小肠皱襞、小肠绒毛;盲肠、结肠。 11.泌尿系统由( )、( )、( )和( )。 答: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12.脉管学包括( )和( )两部分。前者内流动的是( ),后者内流动的是( )。 答:心血管系、淋巴系,血液、淋巴。 13.主动脉分( )、( )和( )3段,其中( )又分为主动脉胸部和( )。 答: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降部,主动脉降部、主动脉腹部。 14.锥体系由两级神经元组成,上神经元位于( ),它发出的轴突组成( )束和( )束,下行分别止于( )和( )。下神经元的轴突随( )神经和( )神经终止于骨骼肌,支配骨骼肌的活动。 答: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脊髓前角内运动核、脑神经运动核;脊神经、脑神经。 15.视网膜视部的神经细胞层,由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是( )、( )、( )。视神经是由( )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汇集而成。 答: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节细胞。 16.皮肤由( )和( )组成。皮肤借( )与深层组织相连。皮肤有( )、( )、( )、( )等功能。 答: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感觉、保护、调节体温、排泄和分泌。 17.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前者包括( )、( )、( )、( )和( )。后者按功能分为( )、( )。 4

答:呼吸道、呼吸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导气部、呼吸部。 18.咽是( )和( )的共同通道。喉腔粘膜在声门处形成两个皱襞,上方为( ),下方为( )。 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前庭襞、声襞。 19.心脏内腔分为( )、( )、( )、( )4个腔,同侧的( )和( )之间有( )口相通。 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心室、房室口。 20.锁骨下动脉向下延续为( )、( ),至前臂分为( )和( )。在手部形成( )、( )弓。 答: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掌深弓、掌浅弓。 21.门静脉收集腹腔内( )器官的静脉血,经肝门入肝,流经肝内( )、( )、( ),再经( )离肝,汇入( ),注入心脏的( )。 答:腹腔内不成对,小叶间静脉、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22.间脑的( )和( )是内分泌器官。 答:下丘脑、松果体。 23.大脑髓质分三类纤维束,即( )、( )和( )。其中( )是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各部脑和脊髓的纤维束。 答: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纤维,投射纤维。 24.皮肤内的立毛肌是( )肌,受( )神经支配。 答:平滑肌、交感。 25.( )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尼氏体;( )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肌原纤维;( )细胞无细胞核。 答:神经、肌、成熟的红细胞。 26.中控性内脏器官的管壁由内到外一般由( )、( )、( )和( )四层构成。 答:粘膜层、粘膜下层、肌组织层、外膜。 27.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主要吸收( )、( )等营养物质,经( )静脉进入肝,而中央乳糜管主要吸收( )等营养物质,经( )到( )再流入到( )导管,再注入到左静脉角进入血液循环。 答:糖类、蛋白质类,门静脉、脂类、肠干、乳糜池、胸。 28.体循环的途径,血液自左心室搏出,经( )、( )、( )( ),最后汇入( )、( ),注入心脏的( )。 答: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9.大肠开始的一段叫( ),位于( )内。 答:盲肠、右髂窝内。 30.副鼻窦包括( )、( )、( )、( )。 答: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 31.大腿的静脉血流回心脏必须经过( )、( )、( )和( )。 答: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32.胸导管收集( )、( )、( )、( )、( )( )等六条淋巴干的淋巴,注入( )。 答:左颈淋巴干、左锁骨下淋巴干、左支气管纵隔淋巴干、左腰干、右腰干、肠干,胸导管。 33.大脑半球内,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的白质叫( ),其穿行于背侧丘脑与基底神经核之间的部分叫(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