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板拆除、模板工程质量要求及常风质量问题概要
模板拆除、模板工程质量要求及常风质量问题概要
拆模时应尽量避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 避免整块模板下落伤人。拆下来的模板有钉子时,要 使钉尖朝下,以免扎脚。拆完后应及时加以清理、修 理,按种类及尺寸分别堆放,以便下次使用。对定型 组合钢模板,倘若背面油漆脱落,应补刷防锈漆。已 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结构的混凝土,应在其强度达到设 计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承受施 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通过 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
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5.1.1[释义]
本条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的基本要求,并要 求通过模板设计来保证模板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 和稳定性,这是保证模板及其支架的安全并对混凝土 成型质量起重要作用的项目。在模板设计中,应充分 考虑施工荷载对模板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忽视模板 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正 确、合理的设计对保证模板工程的安全是必需的,不 通过认真设计而仅根据经验估算确定模板方案,可能 成为事故发生的原因。
2.2模板安装
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
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
设垫板。
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
混凝土接槎处。
3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 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2.2[措施]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结构可能尚 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体系,必要时应加设临
时支撑。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易被忽视而
造成结构缺陷,应特别注意。
5.2.3[检查]
施工技术方案中应规定模板及其支架拆除
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检查施工技术方案中的 有关内容,并检查其落实情况,如对施工人员 的操作安全教育等。
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 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 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 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 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
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 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 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4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 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 起鼓。 5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 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 100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
实际工程中,由于模板工程施工不当而引 起的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主要有下列原因:
1 模板及支撑系统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
性不够;
2 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
3 拆模顺序和安全措施存在问题; 4 拆模后措施不当。
5.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
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
8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 符合下表的规定。
2.3模板拆除
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 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 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 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 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 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时拆除。
底模板应在与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的
试件达到下表规定的强度标准值时方可拆除。
拆模顺序一般是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 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重大复杂模板的 拆除,事前应制定拆模方案。肋形楼板的拆模 顺序为:柱模板-楼板底模板-梁侧模板-梁底模 板。 多层楼板模板支架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 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 的模板支架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 架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下均 应保留支架,其间距不得大于3m。
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 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6 固定在模板上 的预埋件、预留孔和 预留洞均不得遗漏, 且应安装牢固,其偏 差应符合右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 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 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 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 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 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 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算,但必须有相应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必要的
复核。
5.1.4[判定]
以有无模板设计文件资料以及模板在施工 过程中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
性作为判定依据。
5.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 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5.2.1[释义]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相应的施工安 全措施对避免重大工程事故非常重要,在制订 施工技术方案时应考虑周全。在方案中给出上 述要求时,不应简单地抄袭有关作业条款,而 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机具等条件, 作出可供操作的具体规定。
模板的拆除 模板工程质量要求和常见质量问题
胡应华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园林工程分院
1.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日期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各 个模板的用途、结构的性质、混凝土硬化时的 气温等因素。及时拆模可提高模板的周转率, 也可以为其他工作创造条件。但过早拆模,混 凝土会因强度不足以承担本身自重、或受外力 作用而变形甚至断裂,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
2.模板工程质量要求 2.1一般要求
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
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 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 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 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 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 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 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 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5.1.2[措施]
模板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工程结构形式、
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等条件。对各种不同条件,都应有相应的应对 措施,具体操作时可参照有关标准的规定。
5.1.3[检查]
施工技术方案中应有模板设计的有关内容, 应检查模板设计的有关文件。对重复多次使用 的模板系统,不一定对每个工程都进行设计计
5.2.4[判定]
以施工技术方案中有无有关模板拆除顺序 和安全措施的规定以及执行落实情况作为判定 依据。
6.作业
1 P159· 思考题· 第3题 2 P159· 思考题· 第6题 3 简述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 措施。 4 实际工程中,由于模板工程施工不当 而引起的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 什么?
1 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毕后的短时 期内,模板向外变形(外凸)。 2 原因分析 (1)模板的强度或刚度不够。 (2)支撑的强度或刚度不够。 (3)支撑的失稳(如支承在软弱基土上、 由于基土下沉等所致)。 (4)钢模板扣件的数量不足或扣件强度不 够。
4.2缝隙大
1 现象 模板之间拼缝超过2.5mm,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水泥浆从拼缝处漏出,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而 且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外观质量。 2 原因分析 (1)木模板四周没有刨平。 (2)钢模板四周没有校直。 (3)支模时不严格控制缝隙尺寸,缝隙过大。 (4)当模板安装的拼缝大于2.5mm时,未采取有效 的封堵措施。
4.3模板不易拆除
1 现象 混凝土梁、柱或板的边模或角模,在拆模时不易 拆除,甚至嵌入混凝土内,拆不出来。 2 原因分析 (1)模板拆除过迟,粘结太牢。 (2)模板漏涂隔离剂。 (3)木模板吸水膨胀,致使边模或角模嵌在混凝 土内。 (4)模板安装控制不严格,导致模板嵌入混凝土 内。
5.有关模板工程的强制性条文
3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
方案执行。
4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
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3.附表
3.1附表一: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2附表二:每10000m2建筑面积钢模板及
附件配备表
4.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4.1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