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总结

关于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总结

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总结 外交学院英语系 2004年12月

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总结 外交学院英语系是国内较早为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口译课程的院系之一。多年来在培养高级英语外交外事口译人才方面,我们根据学院办学的外交特色,充分发挥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为我国口译课的教学探索积累了经验,为培养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创造了条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15年来在享有“中国高级外交外事翻译国家队”盛名的外交部翻译室里先后共有我院50余名毕业生,其中已有10余人曾经或正在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译并受到好评。自1999年立项以来,我们每年为外交部翻译室专门输送2名优秀口译人才。目前在翻译室的高级口译译员培养梯队中我院毕业生人数已占主导地位。下面就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方面总结我院高级外交外事口译课教学的特色。

一、明确的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国际交流层次的日益提高,要求外交外事翻译的培养必须迅速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初级、中级水平提高到高级专业水平。根据这种形势和需求,根据我们的办学实力和优势,我们将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上。我们的指导思想也非常明确,即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高级外交外事口译培养模式、合理的课程设置、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手段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培养满足国家外交外事事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素质、高语言水平、专业知识广博的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为外交部输送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即培养能为国家领导人,外交部和中央其他各部委领导承担口译任务,同时也能适应其他重大场合口译要求的口译人才,要求他们能准确的进行英汉汉英互译。 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培养目标,在外交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下我们建立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一体化的口译教学体系,提出了“打好宽广基础,提高专业水平”的教学理念,使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合理衔接,改革了过去相对独立的模式,强化了培训的系统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样既使学生在本科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又有利于他们向高水平专业方向发展;同时在本科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发掘和培养具有优秀口译员潜能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为培养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研究生阶段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首先为外交部培养能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当高

级口译的专业人才。另外也通过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适应国家其它部委和涉外部门的要求,从事高级外交外事的口译的工作。这两个阶段的关系相辅相成,是基础与提高、一般与专业的关系。

二、独特的培养模式 外交外事口译人才的培养要充分体现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知识面。基于这一共识,我们创建了本院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独特的培养模式,即核心课程 + 辅助课程 +辅助教学活动+ 资料库:

核心课程 辅助课程 辅助教学活动 资料库 本科生 阶段 交传 英美文学 国际政治文选精读 国际政治导论 美国外交政策 欧盟外交政策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文选精读 国际法(选修) 专题讨论

国内外资深口译专家和外交部高翻的讲座及授课

观摩记者招待会,参加新闻发布会

参加外交实践,特别是重大外交外事活动

新闻发布会口译录像

口译专业参考书籍 CNN、BBC、VOA新闻节目资料

精选CCTV9对话节目录像

来访专家学者英语演讲录像

研究生 阶段 核心课程 辅助课程 辅助教学活动 资料库

交传

视译 同传

普通语言学 翻译理论 应用语言学 现代文体学 中国对外关系史 国际关系 多边外交 联合国 美国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分析 国际经济 国际法选读 英美文学 专题讨论 国内外资深口译专家和外交部高翻的讲座和授课

观摩记者招待会,参加新闻发布会

参加外交外事活动,特别是重大外交外事活动

新闻发布会口译录像 口译专业参考书籍 CNN、BBC、VOA新闻节目资料

精选CCTV9对话节目录像

来访专家学者英语演讲录像

在这一培养模式中,核心课程含交传、视译、同传等课程,旨在培训和提高业务技能,练好基本功;辅助课程含语言文学类、国际政治类、和国际经济类课程,旨在提高政治、政策水平,拓宽知识面;辅助教学活动包括:1、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2、学生的各种口译实践活动,旨在强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切身参与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资料库含实况录音录像的音像语料库和口译参考书籍目录库,旨在促进师生的教/学和科研,为学生课后利用真实的音像资料有针对性地练习口译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些研究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资料库做调研,发表了相关文章。 这一模式以提高专业技能为核心,同时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政治素质、知识面、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它整合协调了不同的教学板块,使之互动互补,科学有效,也为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核心框架。其特点可归结为:1、体系完整。其中四个板块互动互补,有机结合,使整个模式运作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以核心课程为中心,而辅助课程对核心课程既是知识层面的补充又是语言能力的强化,模式中的本科阶段是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贯穿整个模式运作的始终。2、针对性强。按照模式组织教学突出了培养外交外事口译人才的专业性和强化训练的特点,也为教材的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了核心框架。培养模式中的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内容都突出了外交外事的专业性。这类口译与其它口译的最大区别是政治性强、政策敏感度高。口译教学按外交外事专题分类,利于专业词汇、常用表达法和句型的掌握,也利于熟悉相关的国家方针和政策及其表述口径。3、效果好。这一模式符合外交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框架的要求,有利于高级外交外事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的培养。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外交部历任部长在百忙中都会抽时间到学院为师生作国际形势报告。外交部其他资深外交官也时常到外交学院为学生作国际形势报告。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我们现在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有着良好的语言素养,既有多年的口译教学经验,又有着各种国际会议和谈判场合的口译实践经验,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经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在口译实践中遇到的“耳朵听不懂,脑子记不住,笔记来不及,最终嘴里说不出”的心理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打破了电教室培训的单一教学模式。根据“精讲多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运用各种方法,如使用电教室进行强化训练,普通教室模拟练习,音像室观摩讨论,报告厅实战演练等。我们还充分利用学院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邀请国内外资深口译专家,如欧盟,外交部译员作讲座和授课,使学生了解这一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拓宽学生的眼界。我们非常注意课堂活动的真实性、灵活性和示范性,课堂训练方式多样化。在进行听译练习时,我们不仅让学生听英美人士的标准英语,还提供机会让他们听非英语国家人士的英语讲话。听中文发言时也既有纯普通话讲话,又有方言讲话,使学生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组织模拟情景,现场演练,并采用学生先实践,教师后指导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口译环境和气氛,让他们体会到实际工作的感受。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程度交错进行交传、同传、视译、笔译等技能的训练。学生观摩记者招待会、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模拟联合国会议等。现场模拟、教师指导、学生点评等活动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此外,我们与外交部建立了见习和实习机制,同时还与其他国家部委建立了类似机制,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学生参与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环保会议、克林顿访华期间钓鱼台国宾馆的外事接待活动、APEC人力资源高官会议等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的准备工作、现场服务以及口译工作。这些活动使学生亲眼目睹和亲身体会到外交外事活动的庄严和严肃性,及外交外事具体工作的缜密性,认识到出色完成好口译工作必须在政治、心理、语言素质等方面达到高标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

四、完善的教材体系 我们与教学模式紧密结合,进行了教材建设。在编选教材时,我们以专题为主线,专业和口译技巧为重点;以中国国情为主,西方国情为辅;突出外交特色,注意主题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内容的完整性,由浅入深,由宽至专。在基本稳定的教材框架里,根据不断发展的国内外形势更新内容。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有本项目教师出版的口译教材,编选的成套教材及音像资料。这些教材不仅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提供范例,还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我国政府的方针政策,为学生对外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最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突出的教学成果 口译课程在历年外交学院的教学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于2002年获外交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奖,市级一等奖。 我们不断的为外交部翻译室和其他各部位输送优秀的口译人才,其中已有10余人曾经或正在为我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担任口译并受到好评。自1999年立项以来,我们每年为外交部翻译室输送2至3名优秀毕业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发改委、国务院港澳办,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政府及各省市外办等重要外事部门都有我们的毕业生担当重要场合的口译工作。

六、开拓性的发展思路 为使我们的口译教学更加专业化,我们与外交部翻译室合作,在我院建立了外交部高级翻译培训中心,进行教学单位与一线单位“强强联合”,培养高级外交外事口译。在我院高级外交外事口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一方面利用我院的师资、教学经验和办学设施,另一方面利用外交部翻译室专家们的宝贵实践经验、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开展教学和培训,共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高级外交外事口译人才。同时,我们还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中心的培训来建设师资队伍,使口译教师队伍不仅后继有人,而且越来越强。这是实施我院高级外交外事口译培养模式及方法,实现总体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我们虽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探索,使我们的口译教学更上一层楼,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交学院英语口译课程教学项目组 2004年12月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