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处置协议

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处置协议

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袋)回收协议书甲方:文登区于建波废品收购站(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甲方自愿依法按规定收购处理乙方产生的可回收废物〔指使用后未被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以下简称“回收物品”,乙方为了依法、安全处理回收物品,自愿同意甲方有偿回收。按照《山东省卫计委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卫医学(2014)20号)》文件精神,经双方协商达成协议。

一、乙方不得向甲方出售或转让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包括被污染的应做医疗废物处理的一次性输液瓶(袋),甲方不得接受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如发现混有医疗废物的甲方有权拒收,由乙方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程序处理。

二、甲方承诺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环保部门有关规定做好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袋)、玻璃药瓶收购工作,保证回收处置合法、依规、安全。回收物品的处置利用时不得用于原用途,不做影响人体健康类产品。

三、甲方自行负责回收物品的运输工具及运输安全,甲方必须按照有关卫生法规程序及标准对回收物品进行运输贮存,严禁丢失、污染环境、违法转卖等。

四、甲方按乙方要求按时回收物品,乙方做好记录,双

方签名,保存三年。

五、本合同有效期一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六、甲乙双方约定,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任何一方可提出解除本合同。

1、甲方因违法违规处理回收物品,受到行政和司法处理的;

2、甲方因回收物品处理不当,造成乙方权重受到影响的;

3、甲方未按照约定及时上门回收物品影响乙方工作秩序的;

4、乙方未按照规定分类反复混入医疗废物,导致甲方无法正常回收的;

5、本协议签订后如甲方因违规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自行负担;

6、甲方需委托或雇佣人员进行收购的,需由甲方出具委托书交乙方留存;

7、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人签名:法人签名: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田慧,姚冰,耿傲蕾,李岚 【关键词】输液;,,微粒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及贮存保管不当、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输液;微粒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近年来,由于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临床工作实践及有关文献资料,对引起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诸多因素分

析如下,以期更好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 影响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因素 1.1 药物因素 1.1.1 液体本身因素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 1.1.2 输液中加入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由于合并用药,有可能出现配伍禁忌或微粒累加及倍增出现热原反应。虽然我们在检查输液反应液体中发现处方中每种药物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但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的研究结果提示,配伍药物越多,微粒越多,微粒增加越明显[2]。多种药物配伍不当,造成微粒倍增[3]。此外粉针剂溶解不完全也是致溶液中微粒增中因素之一。 1.1.3 加入多种药物发生配伍禁忌同一瓶液体中加入药品种类愈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愈大,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可能产生药物未完全溶解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pH值升高或降低产生微粒。 1.1.4 中药注射液的微粒问题临床上使用黄芪、醒脑静、复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 回收处置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 理制度(最新版)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4.权责: 4.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4.2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

4.3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作业内容: 5.1一般管理: 5.1.1“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5.1.2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5.1.3指定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避免污染。 5.1.4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5.1.5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

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类别—编号 YG-046 生效日期 题目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修订日期 2016.11 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医院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是一项关系到全市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工程。根据原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92号)精神,按照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关于加强全市医疗机构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的通知》(淄卫字〔2016〕94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的,未被病人血液、体液、 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的各种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以下简称“未被污染废物”)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废物”的管理工作,健全管理责任制,防止因“未被污染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废物”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未被污染废物”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废物”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集中收集转运单位,最后交有资质的“未被污染废物综合利用单位”统一处置,再生产产品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4.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3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总务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

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回收协议书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书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甲方愿意有偿收购处理乙方的塑料输液瓶物品;乙方系已取得执业许可证书的医疗机构,愿意有偿向甲方出售可回收(塑料)输液瓶,为了依法、合规、安全处理回收物品,根据《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向甲方出售、甲方有偿回收处置的乙方医疗活动中产生的不属医疗废物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乙方不向甲方出售或转让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包括被污染的应做医疗废物处理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甲方不得接受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发现有应按医疗废物处理的物品混入的应及时退还乙方,由乙方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程序处理。 二、甲方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江苏省卫生厅有关规定做好回收物品的回收处置工作,保证回收处置合法依规安全;回收物品的处置利用不用于原用途,也不将回收物用于生产食品、药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包装容器及服装、被褥、日用品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生产中。 三、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回收物品收购价格为甲乙双方自行协商价格,甲方在收取回收物品时与乙方现时结清。 四、甲方自行负责回收物品的运输工具及运输安全,甲方必须按照相关卫生法规、程序、标准对回收物品进行运输,严禁丢失、污染环境、违法转卖等。 五、甲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将提供个人信息(身份证复印件及签字、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交乙方保存并附在本协议后。 六、甲方在收购乙方物品后,造成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与乙方无关。 七、本协议经双方自愿协商,盖章或签字即成立,协议履行期限为壹次。 八、本合同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代表: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来源,及其危害,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结果输液微粒形成的来源包括配制前的原料,容器及输液用具,配制中的橡胶塞,玻璃安瓿微粒,环境空气,以及人为因素可能产生微粒。了解其危害,做好预防措施。结论减少临床输液微粒的产生应从各个环节开始,必须加强对各方面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标签:静脉微粒污染;来源;危害;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静脉输入的药液中存在直径为1~15 μm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大的直径可达50~300 μm,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过程。本文现就输液配制前,配制中微粒的来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做以下叙述。 1配制前微粒来源为原材料,容器及输液用具 1.1原料如果水溶性的或大分子的颗粒杂质存在于输液的原材料中,则成品会出现小白点、乳光、发混等现象。活性炭杂质的含量多,对药液的澄明度和稳定性都有影响。 1.2容器及输液用具 1.2.1PVC输液袋PVC输液袋的成分主要为聚氯乙烯和某些增塑剂,聚氯乙烯的耐热性和透明性均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白块和小白点,在强烈振荡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轻度乳光,增加输液微粒。故对PVC输液袋的产品质量要严格把关。 1.2.2注射器、输液器不洁净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同样存在潜在污染问题。每个厂家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灭菌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外包装简陋,可能因装卸运输时过度挤压而引起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破损漏气,从而导致细菌热原污染,有的在生产过程中带有未塑化的离子微粒异物或是混入尘埃、纤维等杂质,导致静脉微粒污染。 2输液配制中微粒来源 2.1橡胶塞橡胶塞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天然橡胶,此外还有大量附加剂。注射剂接触到橡胶塞后,可导致药液变混、出现异物。随着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输液微粒污染的概率也随着增高。因这些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制剂多采用橡胶塞的玻璃瓶装,配液过程中,会反复穿刺橡胶塞,从而切割下橡胶皮屑。例如,在将青霉素G 钠400万U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的过程中,需要加入80万U/瓶的青霉素G钠5瓶,也就是说,在加药时至少需要进行5次穿刺,而输入药液中含有5次穿刺所切割下的

输液瓶管理规定

输液瓶管理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输液瓶”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工作制度,防止因“未被污染输液瓶”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后勤科、院感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输液瓶”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未被污染输液瓶”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输液瓶”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被官方委托具有回收处理资格和能力的公司进行回收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单位交接使用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理交接转移联单, 4.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1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掌握本单位“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分类、收集、暂时储存方法 掌握手卫生定义、指征、方法,接触污物前后严格手卫生。 掌握专收人员消毒隔离制度,保证运输车、暂存点清洁、干燥,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遇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并有记录。 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11.使用“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警示标识。

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 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类别—编号 YG-046 生效日期 题目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修订日期 2021.11 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医院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是一项关系到全市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工程。根据原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xx〕292号)精神,按照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关于加强全市医疗机构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的通知》(淄卫字〔2021〕94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的,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的各种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以下简称“未被污染废物”)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废物”的管理工作,健全管理责任制,防止因“未被污染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废物”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

“未被污染废物”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废物”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集中收集转运单位,最后交有资质的“未被污染废物综合利用单位”统一处置,再生产产品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4.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3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总务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未被污染的输液瓶-江苏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制度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医疗机构应当统一处置本单位产生的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须与有相关资质的处置公司签订回收处理协议并按要求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实现可追溯。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一)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管理职责 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管理实行院长责任制,管理组织为(院人【2018】15号)江苏省肿瘤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全院执行院科二级负责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安全管理。 1、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行政主任为科室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管理直接责任人,各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负责分类收集工作至过磅双签名,做好自查并完善台账;医务人员对本岗位产生的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安全处置履行相应职责。 2、总务处负责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的安全处置和日常全程管理。具体包括: (1)总务处负责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的源头分类、收集、交接、院内运送和暂存等全过程管理(如内部转运安全制度、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交接登记制度、意外事故紧急处置制度等),及时收集清理医疗单元的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做好产生地过磅双签名等流程规范管理,做好检查并完善台账。(2)负责与有资质的处置公司签订回收处理协议,按规范执行管理流程和联单制度等,台账记录保存1年以上。

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负责医疗废物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适时检查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收集、运送、暂存等管理的落实情况,并完善台账。(二)未被污染输液瓶、输液袋的管理制度 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1、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应单独集中回收、存放。严禁将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与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混装。 2、残留少量经稀释的普通药液的输液瓶、输液袋,可以按照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处理。 3、存在下列情形的输液瓶、输液袋,即使未被患者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污染,也不得纳入可回收生活垃圾管理,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1)用于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输液瓶、输液袋,应当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2)输液涉及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如肿瘤化疗药物等)的输液瓶、输液袋,应当按照药物性医疗废物处理。 (3)输液涉及使用麻醉类药品、精神类药品、易制毒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输液瓶、输液袋,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4、保证收集容器包装的完好和密封性,严禁使用破损的包装容器;严禁包装容器超量盛装;包装使用可回收物标志。

输液瓶管理制度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输液瓶”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工作制度,防止因“未被污染输液瓶”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后勤科、院感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输液瓶”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未被污染输液瓶”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输液瓶”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被官方委托具有回收处理资格和能力的公司进行回收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单位交接使用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理交接转移联单, 4.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1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

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10.1掌握本单位“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10.2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分类、收集、暂时储存方法 10.3 掌握手卫生定义、指征、方法,接触污物前后严格手卫生。 10.4掌握专收人员消毒隔离制度,保证运输车、暂存点清洁、干燥,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遇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并有记录。 10.5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11.使用“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警示标识。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书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书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甲方愿意有偿收购处理乙方的塑料输液瓶物品;乙方系已取得执业许可证书的医疗机构,愿意有偿向甲方出售可回收(塑料)输液瓶,为了依法、合规、安全处理回收物品根据《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向甲方出售、甲方有偿回收处置的乙方医疗活动中产生的 不属于医疗废物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乙方不向甲方 出售或转让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包括被无人的应做医疗 废物处理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甲方不得接受任何 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发现有应按医疗废物处理的物品混入的 应及时退还乙方,由乙方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程序处理。 二、甲方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部、吉林省卫生厅有 关规定做好回收物品的回收处置工作,保证回收处置合法依规 安全;回收物品的处置利用不用于原用途,也不将回收物用于 生产食品、药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包装容器及服装、被褥、日用品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生产中。 三、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回收物品收购价格为甲乙双方自行协商价 格,甲方在收取回收物品时乙方现时结清。 四、甲方自行负责回收物品的运输工具及运输安全,甲方必须按照 相关卫生法规、程序、标准对回收物品进行运输,严禁丢失、

污染环境、违法转卖等。 五、甲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将个人信息(身份证复印件及签字、电话 号码或手机号码)交乙方保存并附在本协议后。 六、甲方在收购乙方物品后,造成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一切后果由 甲方自行承担,与乙方无关。 七、本协议经双方自愿协商,盖章或签字即成立,协议履行期限为 壹次。 八、本合同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乙方代表:

输液瓶管理制度【最新版】

输液瓶管理制度 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输液瓶”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工作制度,防止因“未被污染输液瓶”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后勤科、院感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输液瓶”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未被污染输液瓶”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输液瓶”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被官方委托具有回收处理资格和能力的公司进行回收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单位交接使用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理交接转移联单, 4.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1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 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10.1掌握本单位“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10.2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分类、收集、暂时储存方法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编号:SY-AQ-0045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 for centralized recovery and disposal of uncontaminated infusion bottles (bags)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 收处置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4.权责: 4.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4.2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

4.3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作业内容: 5.1一般管理: 5.1.1“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5.1.2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5.1.3指定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避免污染。 5.1.4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5.1.5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书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 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书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甲方愿意有偿收购处理乙方的塑料输液瓶物品;乙方系已取得执业许可证书的医疗机构,愿意有偿向甲方出售可回收(塑料)输液瓶,为了依法、合规、安全处理回收物品根据《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向甲方出售、甲方有偿回收处置的乙方医疗活动中产生的 不属于医疗废物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乙方不向甲方出售或转让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包括被无人的应做医疗废物处理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甲方不得接受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发现有应按医疗废物处理的物品混入的应及时退还乙方,由乙方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程序处理。 二、甲方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部、吉林省卫生厅有 关规定做好回收物品的回收处置工作,保证回收处置合法依规安全;回收物品的处置利用不用于原用途,也不将回收物用于生产食品、药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包装容器及服装、被 褥、日用品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生产中。 三、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回收物品收购价格为甲乙双方自行协商价 格,甲方在收取回收物品时乙方现时结清。

四、甲方自行负责回收物品的运输工具及运输安全,甲方必须按照 相关卫生法规、程序、标准对回收物品进行运输,严禁丢失、污染环境、违法转卖等。 五、甲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将个人信息(身份证复印件及签字、电话 号码或手机号码)交乙方保存并附在本协议后。 六、甲方在收购乙方物品后,造成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一切后果由 甲方自行承担,与乙方无关。 七、本协议经双方自愿协商,盖章或签字即成立,协议履行期限为 壹次。 八、本合同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乙方代表:

输液瓶管理制度(20200515184131)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 度 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输液瓶”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 组织机构和管理工作制度,防止因“未被污染输液瓶”导致 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后勤科、院感科为医疗废物管 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输液瓶”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 暂存工作,不得将“未被污染输液瓶”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 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输液瓶”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被官方委托具有回收处 理资格和能力的公司进行回收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单 位交接使用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理交接转移联单, 4.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 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 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1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 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

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 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 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 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掌握本单位“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 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 分类、收集、暂时储存方法 掌握手卫生定义、指征、方法,接触污物前后严格手卫 生。 掌握专收人员消毒隔离制度,保证运输车、暂存点清洁、 干燥,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遇污染时及 时清洁消毒并有记录。 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 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11.使用“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警示标识。

医院供应室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收集、搬运、暂存、转送管理制度

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收集、搬运、暂存、转送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省环保厅【闽卫医政[2016]31号】《关于加强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本院制定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收集、搬运、暂存、转送管理制度。 1、分类收集:各科室配备标有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专用桶,桶内套黑色包装袋,统一暂放在处置室;与医疗废物收集容器警示标识和提示不同;严禁混入注射器、注射针头、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管等医疗废物和其他生活垃圾;如混入医疗废物的输液瓶(袋),应按医疗垃圾处置。 2、运送:各科室保洁员,按照规定时间(08:00—09:00)和路线负责运送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到指定的专用暂存点(与医疗废物暂存点相邻),分类放置。 3、院内交接:与暂存点分管人员进行交接,在《未被污染输液瓶(袋)院内交接清单》上记录与签名;收集运送工具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必要时消毒,保持清洁;同时运送人员做好手卫生后方可离开。院内交接使用三联单进行分类登记转移品种(玻璃与塑料),转移数量(重量与袋数)、交接时间、交接人员、回收企业,登记资料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 4、贮存:保障部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省环保厅《关于加强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的通知》要求,设置专用暂贮站,由专人负责对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接收与转运等的管理工作。暂贮站室外贴有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标识,室内分类放置:输液瓶专用桶和输液袋专用桶。 5、转运:目前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暂时委托给“绿洲公司”处置回收,签订委托协议书,无收任何费用。 6、院外交接:医院与处置回收单位交接、转运输液瓶(袋)时,应填写《输液瓶(袋)交接记录三联单》,记录输液瓶(袋)种类、数量、重量、交接时间等信息,双方签字,该表格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由输液瓶(袋)暂贮站或医院保障部保存原件,记录至少要保存3年。 7、管理部门:保障部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暂存点的管理工作,专人负责与回收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存储、运输、处理过程中不丢失、不转卖。 8、监管部门:护理部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生产点科室的监管工作;预防保健与院感管理部负责医院内部全流程监管。 各部门即分工又协作,共同做好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管理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保障部 护理部 预防保健与院感管理部 制定者:王丽真审核者: 制定时间:2016年4月19日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规定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4.权责: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 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作业内容: 一般管理: 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指定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避免污染。 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掌握本单位“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分类、收集、暂存和登记”。 掌握手卫生定义、指征、方法,接触污物前后严格手卫生。

22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管理制度(1)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 医院/门诊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无 4.权责: 4.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4.2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 4.3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 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 作业内容: 5.1一般管理: 5.1.1“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 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 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 保存1年。 5.1.2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 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5.1.3指定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避免污染。 5.1.4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5.1.5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5.1.6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5.1.7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 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 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5.2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5.2.1掌握本单位“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5.2.2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分类、收集、暂存和登记”。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

一次性输液瓶回收协议书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甲方愿意无偿代收乙方的塑料输液瓶物品; 乙方系已取得执业许可证书的医疗机构, 愿意无偿向甲方回送可回收(塑料) 输液瓶, 为了依法、合规、安全回收物品,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向甲方回送、甲方无偿代收乙方医疗活动中产生的不属于医疗废物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乙方不向甲方出售或转让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包括被污染的应做医疗废物处理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 ,甲方不得接受任何属于医疗废物的物品,发现有应按医疗废物处理的物品混入的应及时退还乙方,由乙方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程序处理。 二、甲方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江苏省卫生厅有关规定做好回收物品的回收处置工作,保证回收处置合法依规安全;回收的物品一律交由上级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置,绝不用于原用途,也不将回收物用于生产食品、药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包装容器及服装、被褥、日用品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生产中。 三、乙方自行负责回送物品的运输工具及运输安全,乙方必须按照相关卫生法规、程序、标准对回送物品进行运输,严禁丢失、污染环境、违法转卖等。 四、乙方应在规定时间内(1-2周,最迟不超过2周)及时回送

产生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甲方有权追究其相关责任。若因为回送不及时造成输液瓶(袋)流失,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 五、乙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将个人信息(身份证复印件及签字、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交甲方保存并附在本协议后。 六、甲方在收乙方物品后,造成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与乙方无关。 七、本协议经双方自愿协商,盖章或签字即成立,协议履行期限为 年月日至年月日(1年),次年重新签订。 八、本合同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输液瓶管理规定

输液瓶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输液瓶”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工作制度,防止因“未被污染输液瓶”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后勤科、院感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输液瓶”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未被污染输液瓶”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输液瓶”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被官方委托具有回收处理资格和能力的公司进行回收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单位交接使用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理交接转移联单, 4.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1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掌握本单位“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分类、收集、暂时储存方法 掌握手卫生定义、指征、方法,接触污物前后严格手卫生。 掌握专收人员消毒隔离制度,保证运输车、暂存点清洁、干燥,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遇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并有记录。 掌握“使用后未被污染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某某医院关于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管理制度

某某医院 关于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管理制度 各科、部、中心: 根据江苏省卫生计生委、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做好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卫医政〔2017〕58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就切实做好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管理工作规定如下。 一、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二、各部门应切实履行以下职责: (一)由护理部、院感科共同负责,对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分类收集、转运及暂存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加强督查。 (二)严禁将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与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混装。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已混入医疗废物内,要按医疗废物处理。 (三)保证收集容器包装的完好和密封性,严禁使用破损的包装容器;严禁包装容器超量盛装;包装使用可回收物标志。 (四)指定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避免污染。 (五)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暂存地与医疗废物暂存地分开。设置可回收物标志。严禁在暂存地以外堆放输液瓶(袋)。

(六)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样式附后),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请各部门遵照执行《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管理制度》,院感科将定期监督检查,切实做好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规范管理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院感科 2017年10月17日

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集中 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类别—编号 YG-046 生效日期题目使用后一次性塑料输液瓶修订日期 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医院使用后一次性塑料输液瓶的集中回收处置,是一项关系到全市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工程。根据原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XX〕292号)精神,按照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关于加强全市医疗机构使用后一次性塑料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的,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的各种一次性塑料输液瓶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1.高度重视“未被污染废物”的管理工作,健全管理责任制,防止因“未被污染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2.产生“未被污染废物”的有关科室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未被污染废物”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3.“未被污染废物”不得自行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

贩、回收站或其他单位处置,应交给集中收集转运单位,最后交有资质的“未被污染废物综合利用单位”统一处置,再生产产品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4.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5.科室建立交接登记本,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杜绝流失泄露。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产生科室、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双方经办人签字,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资料保存3年。 6.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7.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8.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9.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总务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 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 掌握本单位“使用后一次性塑料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