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袋料灵芝栽培技术

袋料灵芝栽培技术

袋料灵芝栽培技术灵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很多,有袋料栽培,段木栽培,露地野外仿野生栽培等,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多采用袋式栽培,现分别介绍几种常用栽培方法。

一、袋式栽培法根据我国北方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灵芝生长特性等情况,华北各省每年3月上旬至6月中旬为灵芝的栽培季节,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出芝季节。

这段时间用自然温度即可栽培灵芝;有空调设备也能在冬季加温栽培!(一)、袋式栽培料的配方栽培料的配法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原料情况进行选配,这介绍几种简易的栽培料配方,便于在农村或城镇推广使用。

它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菌丝生长壮、出芝率高等优点。

1.杂木屑85%.麸皮15%2.杂木屑85%,麸皮14%,硫酸胺1%。

3.杂木屑45%,棉籽皮14%,麸皮9%,蔗糖1%.4.棉籽皮85%,麸皮14%,蔗糖1%。

5.玉米芯(粉碎)50%,杂木屑35%,麸皮15%6.杨树叶85%,米糠15%(或加麸皮)7.麦秸粉45%,杂木屑40%,麸皮(米糠)15%。

8.麦秸粉45%,棉籽皮45%,麸皮10%。

以上各种配方中麸皮可用玉米粉代替,也可加人1%石膏粉,1~3%过磷酸钙等,料水比例一般在1:1.2~1.4合适,根据实际情况,以拌料后用手握一把料,指缝间有水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

(二)袋料和灭菌栽培袋可用直径15~17cm、厚3丝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截成长25~45cm。

将培养料拌好后,焖放半小时后装料。

装袋前,应检查袋有无破损袋一律不能用。

常规塑料袋可装折合干料0.3—0.75公斤,装袋时用手压实,料面要平,然后扎好袋口。

装好袋后要及时灭菌,以防培养料发酵变质。

灭菌时,将料袋分层排在锅内,在1.5kg/C㎡的压力下灭菌2~3小时,或常压灭菌(100度)10小时,出锅后待料温降到40度左右时即可接种。

(三)接种和培养1.接种(1)接种设备和工具的消毒;接种前进,一定要做到接种室、接种箱和接种工具严格消毒,以避免污染杂菌,提高接种的成功率。

具体做法是:先将灭菌后冷却的料袋和经75%酒精表面消毒的原种瓶(袋)以及清洗干净的接种工具,放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然后按每立方米用36~40%的甲醛溶液10ml倒入瓷杯或玻璃杯内,后加高锰酸钾5克,关闭门窗,人员离开,熏蒸半小时。

由于甲醛气体对人的眼睛,鼻粘膜具有刺激作用,接种人员难以进入操作,可于灭菌后,用25~30%氨水溶液喷雾以消除甲醛气味。

若装有紫外灯,可同时灭菌,效果更好。

简陋的接种室,应用石灰水将墙涂白,接种前用2%来苏儿溶液喷洒墙面(或用地面和空间,)保持室内清洁、无灰尘,即可使用。

接种用具如接种铲、匙、钩等,在接种时发源先经酒精灯火焰严格进行杀菌后,方能镊取菌种转接。

转接过程中,应时常进行火焰杀菌。

(2)接种方法在已消毒的接种箱或室内点燃酒精灯,用灭菌镊子剔除菌种表面的老化菌层,并将菌种搅散,便于以后镊取,(谷粒菌种可用接种勺取)。

打开料袋两端的扎口,分别接入原种,菌种应散撒在料面上,不要集中在袋口以免影响发菌和出芝。

一般一瓶谷粒原种接菌袋40—50袋,一瓶棉籽皮原种接菌袋25—35袋。

2.发菌培养(1)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搬运过程要轻拿轻放,防止坏损塑料袋。

培养室在使用前两天应预先做好消毒灭菌处理。

方法是:每立方米用20克硫磺入在瓷碗上用纸点燃,关闭门窗一昼夜。

熏蒸室内喷一遍水,杀菌效果更好。

菌袋分层放在床架上,袋口朝外,一般每层放6—8层高,袋与上层架之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以利于气体交换。

发菌期间,室温保持住22—30°,早春季节气温较低,菌丝也可生长,但生长速度慢一些。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45—60%,一般自然湿度即可,每天通风一次。

光线培养期间不需要,一般散射光也可以,但避免强光照射,因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并易引起菌丝老化发黄。

一般经25—30天左右,菌丝便可以长满袋。

为使各层菌袋生长一致,培养过程中,结合检查杂菌污染倒台袋1—2次。

(2)杂菌检查与防治接种5天后开始检查袋口两端及菌袋四周是否有杂菌污染。

凡出现红色、绿色、黑色菌丝的即是杂菌,应及进防治。

防治方法是:取70%酒精,或用70%酒精与36%甲醛溶液1:1混合液,装入注射器中,注到袋子有杂菌的位置,然后贴胶布封住针口。

也可用其它杀菌剂或10%新鲜石灰水液注射,石灰膏封口。

(四)出芝管理经培养,待袋内长满菌丝后,逐渐进入子实体的形成阶段,这时应运到出芝室管理。

首先将袋口绳子松开,剪去多余塑料袋,1~2天后稍松开袋口,增加室内相对湿度,刺激子实体形成,2—5天,菌丝表面出现象指头大的白色疙瘩,这就是灵芝子实体的原基。

在这一阶段,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控制通风量。

温度要保持住26—28度,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住85—95%。

温度控制一般根据自然气温变化,加以调节,早、晚气温偏低,遮盖草衫物保温,中午气温过高时,应开窗通风或喷水降温;湿度控制,小型菇房可采用喷雾器喷雾法,每天3—4次,可以满足要求,大、中型菇房,可采用半自动微喷装置进行喷雾,效果良好。

空气相对湿度可用干湿球湿度计测定。

光照一般以散射光为宜,避免日光直射。

灵芝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尤其在结盖时期进行每天通风换气是很必要的,否则,菌柄长、不开伞或畸形。

在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灵芝原基迅速增大,边缘向外扩展,形成菌盖,菌盖边缘乳白色,日生长速度可达0.5—1cm,菌盖一圈圈向外扩散生长。

(五)采收经过20天左右,灵芝菌盖边缘乳白色—乳黄色圈消失,表明菌盖已停止生长,但还可以进行加厚生长。

当菌盖边缘不再生长,菌盖下面子实层内散出棕红色担孢子时,表明子实体已成熟,即可采收。

采收前应注意收集子实体放出孢子,可以利用。

采收时,用果枝剪刀从菌柄基部剪下,如带有培养基或袋子残留物,应及进去掉,采后及时晾干,或烘干;保存加工或出售。

保存过程中一定要防止霉变和虫害。

山东冠县灵芝大棚种植技术(2009-11-17 20:10:00)灵芝,又称赤芝、木灵芝、灵芝草和瑞草,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气味苦平,无毒;解胸结,益心智,久食轻身不老;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将灵芝列为上品.现代医学证明.灵芝的化学成分多达上百种。

最主要的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台物、硬脂酸、苯甲酸等,灵芝的作用复杂,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力,有安神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药食兼用的珍品。

今天,在许多古刹寺庙、古建筑、以及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都能发现有关灵芝和如意的影像——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后,古人按照当时的心愿,让神佛手持灵芝如意,即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灵芝与传统文化的不解之缘。

那么,这种外形美观,飘逸奇妙的灵芝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还它露出本来的面目吧。

中国古代医家将灵芝归为无根、茎、叶的生物,李时珍将它列在《本草纲目》中的菜部,现代分类学将灵芝归属于真菌门科灵芝属。

灵芝,其实并不神奇,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食用菌”。

只是因为野生的灵芝十分稀少,人们很难得到,渐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灵芝的形态结构灵芝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的。

下部长在营养基物里的白色丝状物叫菌丝体,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直径1~3微米,有大量的分支而且比较结实。

它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能分泌多种酶,分解和利用各种有机物,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上部的伞状物叫子实体,它是灵芝的繁殖器官,由菌盖、子实层和菌柄三部分组成。

成熟的灵芝子实体木质化,有红褐色漆样光泽;菌盖多为肾形、扇形或半圆形,很少近圆形。

菌盖下方多孔结构叫子实层,在放大镜下观察,有无数管状小孔,平均每毫米有4-6个孔口,灵芝的孢子就从小管内产生。

灵芝的生长发育周期灵芝的生长发育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菌丝生长期。

灵芝担孢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发育呈菌丝。

第二阶段是子实体生长阶段。

当菌丝聚集密结,积累了足够的营养时,开始向子实体生长转化,在一个点或着几个点上,着生子实体。

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又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菌蕾期、开片期和成熟期。

种植灵芝一般5月上旬开始接种,菌丝生长45天左右,进入菌蕾期。

菌蕾是由菌丝发育而成、乳白色疙瘩状的突起,菌蕾期一般15天左右,进入开片期。

开片期的特点是菌柄伸长、菌盖发育成贝壳状或扇状,开片期也是15天左右,灵芝进入成熟期。

灵芝成熟的标志是菌盖下方弹射孢子,在成熟灵芝的表面,会看到一层细腻的孢子粉。

灵芝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主要有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和酸碱度等。

灵芝对营养的要求灵芝是一种腐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具有较强的分解吸收能力。

木屑和一些农作物秸秆如棉籽壳、麦麸、米糠、玉米芯、稻草等都可作为栽培原料。

灵芝对温度的要求灵芝是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 15-40摄氏度,最适宜温度为22~25摄氏度;子实体发育温度 22-30摄氏度,以25~28摄氏度为最为合适。

灵芝对湿度的要求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至70%;予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 85%至90%。

灵芝对空气的要求灵芝是好气性真菌,二氧化碳对子实体生长影响很大。

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 0.1%时,有促进菌柄伸长和抑制菌盖生长的作用;当达到 0.1%~1%时,子实体虽能生长但形成分枝和鹿角状;超过 1%,子实体发育极不正常。

灵芝对光照的要求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线非常敏感。

菌丝不喜欢光照,在无光黑暗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需要有较强散射光,在1500~5000勒克斯,菌柄、菌盖生长迅速,粗壮,菌盖比较厚。

灵芝对酸碱度的要求灵芝喜欢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要求 pH值范围 3~7,最适为 4--6。

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附近,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里,家家户户都在大棚里种灵芝,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冠县当铺村灵芝基地,看看人工灵芝栽培的全过程。

大棚的建设冠县种植灵芝的大棚,和一般的大棚不太一样,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完全符合灵芝的生长习性。

首先是长度和宽度,长可以80米到100米,而宽,不能超过8米,之所以不能太宽,是为了满足灵芝的通风要求。

大棚不用建造的很高,两侧两米左右,中间三米左右就可以,只要便于操作,大棚高矮,不是大问题。

大棚建设中,墙的厚度是关键的因素,大棚四周墙的厚度一般1米左右,如果厚度不够,难以保证灵芝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通风口对于灵芝生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棚两侧的墙面上,每隔一米左右,要挖一个通风口,墙两侧的通风口,要相互对应。

大棚里的地面,和我们平常用的蔬菜大棚也有些不同,它是每隔40厘米,挖一条灌水沟,灌水沟深25到30厘米,宽度也是40厘米左右。

为了排灌水方便,可以在大棚的一侧挖灌水沟,将横向的灌水沟一一串接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