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部2011年工作要点

财政部2011年工作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办公厅财办发…2011‟35号关于印发财政部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部内各司局、部属各事业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各项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财政部2011年工作要点‣已经部领导审定,现予印发。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各负其责,齐心协力,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1]7号)各项工作,以及办理“两会”建议提案,将各项财政工作抓实抓好,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办公厅将按照有关要求,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财政部2011年工作要点附件:财政部2011年工作要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1年工作部署,2011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重点工作和工作分工如下:一、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

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扩大就业,支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政策。

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

(综合司、农业司、社保司、企业司、经建司负责)(二)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中央基建投资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改进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方式。

同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经建司、预算司、国库司负责)(三)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作用,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落实好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政司、关税司、综合司负责)(四)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

大力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供应,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落实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补助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贴。

(经建司、社保司、税政司、关税司、教科文司负责)二、着力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推动农村发展与改革(五)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前一年完成2010-2012年规划的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实施范围,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农村电网改造等。

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健全对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各地区粮食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研究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继续实施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的奖励政策。

(农业司、经建司、农发办、金融司负责)(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规模,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制度,扩大农机购置补贴地方推选机型的自主权。

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研究制定玉米、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完善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支持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强财政扶贫政策与其他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衔接。

(农业司、经建司、企业司负责)(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全面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继续实施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

开展国有农场办社会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

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综改办、教科文司、农业司、社保司负责)三、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八)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增加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科研能力建设。

积极支持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

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全面支持开展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制工作。

加大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支持,研究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

鼓励并扩大重要能源、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及先进设备进口,引进先进技术。

支持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教科文司、企业司、经建司、税政司、关税司负责)(九)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

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促进清洁生产、节能技术改造、节能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继续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投入,推进交通节能。

支持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力度,加大对购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实施力度。

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政策。

支持实施金太阳工程,加强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鼓励企业生产循环化、物资再制造和综合利用。

继续推广并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生态综合治理。

大力支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大“以奖促治”政策实施力度,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

在主要牧区可利用草原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支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动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成果。

充分发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作用,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经建司、企业司、国库司、综合司、农业司、清洁基金负责)(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认真落实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财税政策。

支持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继续实施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制度。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增加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

(预算司、经建司、税政司、关税司等负责)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一)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税政策。

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健全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对企业高管人员实行限薪,规范职务消费,并强化监督管理。

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加强对高收入的调节。

研究提高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标准。

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综合司、社保司、企业司、税政司等负责)(十二)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启动学前教育发展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

继续实施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支持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继续引导支持提高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推动地方高校发展改革。

促进特殊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教科文司负责)(十三)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

支持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将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继续支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

(社保司负责)(十四)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

支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左右的县。

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

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8600多万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

将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40元左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妥善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