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开采方法地表变形规律对比与分析

不同开采方法地表变形规律对比与分析

110
2012 年第 5 期
不同开采方法地表变形规律对比与分析
穆 华,王 芳,穆玉娥
(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山东 新泰 271204)
摘 要 该文根据翟镇煤矿井田西翼、一采区、七采区、2205 煤柱回收面实施多种开采方法后,通过对地表观测资料和巡查记录的整理与分 析,求取出了不同区域、不同开采方法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对重复开采后影响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完善了开采沉陷理论,既丰富了本矿岩移成 果,又为今后工作面开采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其它类似矿井也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冒落开采 充填开采 地表变形 下沉系数 中图分类号 TD325 + . 4 文献标识码 B
( 3) 链条技术取得长足进步,链条尺寸不断加大, 强度不断提 高,并 发 展 了 新 型 链 条。 刮 板 链 多 选 用 双 中链,链环直径一般为 Φ34 ~ 48mm,最大达 Φ60mm。
校,现任翟镇煤矿快 11 队队长,曾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65. 2°; 走向: 75. 7°。 四 层 煤 开 采 后 下 沉 值 为 1796mm,水 平 移 动
805mm,下沉系数 0. 65,边界角为: 上山: 51. 4°; 下山: 50. 8°; 走向: 61. 8°; 移动角为: 上山: 61°; 下山: 59. 2°; 走向: 66. 2°。
比较上述数值可以得出: 下沉值增加 74. 4% ,水 平移动值增加 74. 2% ,下沉系数增加 23% ,边界角减 少 9. 8° ~ 10. 8°,移动值减少 5. 5° ~ 9. 5°。重复采动较 初次采动变形值增大,破坏程度加强; 变形角值减小, 影响范围增 大。这 是 由 于 重 复 采 动 时,冒 落 带 还 没 有 得到充分发展,上覆岩层即迅速弯曲下沉,这样就使冒 落带减小,裂缝带向外扩展,向盆地中央方向岩层裂缝 逐渐增大,与初次采动时相比,地表移动变形边界更远 离盆地中心,从 而 引 起 边 界 角 和 移 动 角 减 小 。 由 于 受 重复采动影响 引 起 的 裂 缝 带 裂 缝 比 初 采 时 要 小 ,逐 渐 闭合、波及地表,就 引 起 下 沉 值 比 初 次 采 动 加 剧 ,从 而 引起下沉系数 增 大,而 所 有 的 移 动 变 形 值 均 与 下 沉 系 数成正比,故所有的移动变形值均增大。 1. 1. 2 井田西翼三采区
重复采动: 当采深为 360 ~ 480m 时,下 沉 系 数 为 0. 65,水平移动系数 0. 3,主要影响角正切 tgβ1 = 2. 3、 tgβ2 = 2. 4、tgβ3 = 2. 6,开采影响传播角 83°,影响半径 0. 07H。当采深大于 590m 时,下沉系数为 0. 62,水平 移动系数 0. 3,主要影响角正切 tgβ1 = tgβ2 = 2. 2、tgβ3 = 2. 3,开采影响传播角 83°,影响半径 0. 07H。 1. 2 充填开采变形规律 1. 2. 1 七采区北侧
同时,为了掌握 井 下 回 采 所 引 起 的 地 表 建 筑 物 变 形的基本规律,确 定 采 矿 地 质 条 件 与 地 表 移 动 变 形 的 关系,为合理开 采 设 计、延 长 矿 井 服 务 年 限、正 确 进 行 采动赔偿、地面综合治理等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翟镇 煤矿自投产以来先后在每个三下压煤地点设立了地表 移动观测站,进行了正规观测,在监测地表移动变形方 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得出了地表移 动变形稳定后,充分及接近充分采动时的部分参数,为 地表预测预报、综合治理、三下采煤开采设计等提供基 础资料,确保了安全开采。
为了保证“三下”压煤安全开采,并最大限度地开 采井下煤炭资源,翟镇煤矿在各“三下”采煤地点编制 了多个开采方案设计,对每个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论 证、对比,选择出最佳开采方案。在井下采取了多种开 采方法如: 七采区镇政府下充填开采、村庄下冒落协调 开采; 三采区西翼协调、跳采、间歇开采; 2205 煤柱回 收面部分充填 开 采 等,结 合 地 表 观 测、巡 查、综 合 治 理 等措施,实现了“三下”压煤安全开采。
1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比分析
1. 1 冒落开采变形规律 1. 1. 1 井田西翼一采区
一采区位于羊 村 次 背 斜 北 翼,煤 层 赋 存 形 态 基 本 为一单斜构造,煤 系 地 层 与 上 覆 第 三 系 红 层 呈 不 整 合 接触,第三系红 层 为 巨 厚 层 状 粘 土 质 粉 砂 岩 夹 多 层 砾 岩,其上为厚 4 ~ 8m 厚的第四系冲积岩。该区 2 煤厚 1. 55 ~ 2. 6m,平均采厚 1. 95 m,4 煤厚 2. 59 ~ 2. 77 m, 平均采厚 2. 7 m。
二层煤开采后下沉值为 1026mm,水平移动461. 6 mm,下沉系 数 为 0. 56,边 界 角 为: 上 山: 61. 2°; 下 山: 60. 6°; 走 向: 72. 6°; 移 动 角 为: 上 山: 66. 5°; 下 山:
* 收稿日期: 2012 - 03 - 15 作者简介: 穆华( 1969 - ) ,男,山东新泰人,1991 年毕业于北京煤
七采区北部为镇政府群下压煤,地表重要建筑物较 多,有学校、医院、工商、税务等,保护 ( 下转第 112 页)
112
年第 5 期
铸焊结合,封底开检查窗中部槽,中板和封底板厚度分 别为 50mm 和 30mm,最厚已达 60mm 和 35mm。中部 槽内宽普遍加大到 1000mm,最大达 1332mm,中部槽长 度加大到 1. 75m,有向 2. 0m 过渡的趋势,中部槽高度 也加大到 345mm。
初次采动: 当采深为 360 ~ 480m 时,下 沉 系 数 为 0. 6,水平移动系数 0. 3,主要影响角正切 tgβ1 = tgβ2 = tgβ3 = 2. 0,开采影响传播角 83°,影响半径 0. 07H。当 采深大于 590m 时,下沉系数 0. 58,水平移动系数0. 3, 主要影响角正切 tgβ1 = tgβ2 = tgβ3 = 2. 0,开采影响传 播角 83°,影响半径 0. 07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