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业风险状况

银行业风险状况

一、银行业风险状况 (一)信贷资产质量状况 截至2010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4549.1亿元,比年初减少424.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30%,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银行资产质量为历史最好阶段。但是,银行业信贷资产仍存在较大潜在风险。

表1 2010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1] 单位:亿元、% 2010年 一季度末 二季度末 余额 占全部贷款比例 余额 占全部贷款比例 不良贷款 4973.3 1.58% 4549.1 1.30% 其中:次级类贷款 2031.3 0.65% 1673.3 0.48%

可疑类贷款 2314.1 0.74% 2226.7 0.64%

损失类贷款 627.9 0.20% 649.1 0.19% 不良贷款分机构 主要商业银行 4264.5 1.59% 3839.8 1.30% 大型商业银行 3627.3 1.80% 3247.7 1.46%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7.2 0.95% 592.1 0.80% 城市商业银行 376.9 1.30% 360.7 1.11% 农村商业银行 270.1 2.76% 288.2 2.34% 外资银行 61.8 0.85% 60.4 0.72% 数据来源:银监会

图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变动 注:左轴表示不良贷款余额,单位为亿元,右轴表示不良贷款率。 1、关注类贷款增长。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数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出现集中性增长,五大行关注类贷款总体上升了539.97亿元,占比达到3.91%,增长了0.1个百分点。其中工商银行关注类贷款二季度上升了419.86亿元,中国银行上升119.33亿元,农业银行上升48.58亿元,交通银行上升27.08亿元。而一季度末,工、农、中、交的关注类贷款分别较年初下降了325.39亿元、110.58亿元、38.06亿元、32.45亿元。浦发银行关注类贷款二季度环比增长5.85亿元,恒丰银行关注类贷款增长4.21亿元,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依旧保持下降趋势,但是下降规模已经比一季度小了很多。目前主要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是不良贷款余额的2倍多,囤积的关注类贷款在资产质量发生波动时很可能迁徙为不良贷款,从而对资产质量形成较大压力。 2、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存在较大隐患。 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各银行机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其中:项目现金流量能覆盖本息偿还的贷款2万亿元左右,占比27%左右;第一还款来源不足、必须依靠第二还款来源覆盖本息的贷款达4万亿元左右,占一半左右;项目本身借款主体、财政担保等均不合规,本息偿还有严重风险的贷款,占比约23%。从历史经验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平均建设周期在2.5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主要涉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周期平均为3-5年。应对危机以来开工的平台项目,目前正进入投资和用款的高峰期,即使不增加任何新开工项目贷款,仅对已有项目提供续建贷款,也将使平台贷款风险暴露继续大量增加。同时,一些地区在建项目过多,资本金严重不到位,地方财力又十分有限,部分项目可能因后续资金缺乏而形成“烂尾”。部分平台公司由于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转而通过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筹集资金,有的银行直接将已发生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转化为理财产品,以此逃避信贷调控要求。 3、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的潜在风险暴露。 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近几个月以来,热点城市住房成交量急剧下滑,价格有所回落。受融资渠道限制、融资成本上升和市场销售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现金流将面临严峻挑战。部分银行自2009年下半年房地价飙升以来发放的房地产贷款增量占比偏高,有的银行甚至达到50%以上。前期开展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房地产价格下降30%、利率上升108个基点的重度压力环境下,样本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2.2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可能下降20%。46家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房地产贷款在重度压力下,不良率将上升3.5个百分点,预计贷款损失增加30%。银监会统计样本银行中贷款房价比在70%-80%的个人住房贷款有8448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还不是自住首套房,如果房价下跌超过30%,出现断供的风险较大。另外,银行体系内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行业贷款余额更大,且授信业务中一般没有押品,有的也主要为房地产,其风险与市场波动密切相关。 4、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行业信贷风险。 面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巨大矛盾,国家已出台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并对落后产能企业采取了行政关闭的严厉举措。根据有关部门的部署,今年要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电解铝33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箱、造纸53万吨,这些被关闭企业的银行债权存在被悬空的可能。对一些已违规建成和在建的落后产能项目,将面临无法开工或形成“半拉子”工程。近期国家已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 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出口退税,差别性电价、试点征收资源税等调控措施也已陆续出台,部分企业偿债能力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银行在“两高”行业和客户的总体贷款余额仍然较大,随着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部分企业的信用风险将会提前暴露。目前,部分“两高”行业不良贷款已出现明显抬头迹象。如炼焦、平板玻璃行业不良率分别为2.3%、8.9%,比年初明显上升。平板玻璃、水泥、造船等受调控行业的不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 (二)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状况 截至2010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11.1%,核心资本充足率9%,资本充足率整体达标。但是,今年延续去年信贷迅速增长趋势,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0.2个百分点。不少银行接近银监会要求的大型银行11%以上、中小银行10%以上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融资需求增强。截至2010年6月,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86%,比年初增加31个百分点。

图2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 图3 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状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三)商业银行评级状况 根据wind统计显示,国内评级机构对于发行金融债银行的主体评级均在投资级以上,最高为AAA,最低为A-。评级为A-的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行,主要商业银行评级一般为AAA。今年以来,没有国内评级机构调低银行的信用评级。 表 2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状况 银行业机构 最新评级日期 评级结果 评级机构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15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7 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6/22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9/4/24 AAA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5/27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9/12/29 AAA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5/25 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9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5/28 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2/11 AAA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9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9 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6/12 A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5/20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6/28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5 A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1 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4/29 AAA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6/7 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9 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9 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8 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5/20 A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8 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1 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3 A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德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7/26 A-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