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智慧图书馆云平台建设方案大型智慧图书馆云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 (7)收敛时间 (10)链路利用率低 (10)配置维护复杂,网络故障率高 (10)集群+堆叠的无环网络方案: (11)设备可靠性: (10)Easyoperation 简化运维 (12)多控 (14)融合 (14)领先一代的存储硬件 (15)低能耗、低排放 (15)IV.URL过滤 (17)智能出站负载均衡原理: (21)全网一体化管理: (23)多出口互联规划设计: (32)认证和管理规划设计: (32)1.6基于高性能服务器的云管理数据中心介绍 (33)LAN (33)1.6.3云管理系统FusionManager (36)1.6.4虚拟化系统FusionComputer (41)故障检测 (47)数据一致性审计 (46)全局时间同步 (46)虚拟机负载均衡 (47)虚拟机HA (47)管理节点虚拟化部署 (48)主机故障恢复 (48)网络路径全冗余 (48)管理节点HA (50)突破传统,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51)利用云平台的高可靠性,确保核心业务的连续性 (52)让网络更敏捷地为业务服务 (55)更敏捷地实现丰富业务特性 (56)更敏捷地实现网络精准管理 (56)业界领先的高规格板卡 (57)端到端的高可靠性设计 (57)全面的安全防护 (54)1.7.2核心服务器FusionServer RH5885H V3 服务器介绍 (54)面向关键业务,完善容错设计令系统稳定无忧 (54)增强的扩展能力,从容应对多种场景 (55)优化能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6)1.7.4认证授权 Agile Controller 敏捷控制器 (61)1.7.5eSight 网管介绍 (67)产品特点:轻量级、组件化架构 (68)多业务管理 (69)经济高效 (73)部署快捷 (64)易于扩展 (64)统一虚拟化平台,快速部署 (66)跨域自动化调度,保障客户服务水平 (66)2桌面虚拟化系统设计 (68)1.自研自主可控的桌面云软件 (70)2.以客户为中心的安全管控 (70)4.简化运维,提高效率 (71)5.广泛突破,成熟应用 (71)OA 办公桌面云方案特点: (75)3RFID 图书馆管理系统方案 (75)6.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79)8.基于RFID 技术的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可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全天候以及提髙图书馆服务范围的覆盖率81VII.自助查询功能 (108)VIII.补书功能 (108)IX.主动下架 (109)4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支撑平台实施方案 (98)4.1资源共享系统实施方案 (100)4.2网络分发系统实施方案 (109)5盲人阅览室建设方案 (122)(1)版权保护技术 (126)(2)数据收集与分析 (126)(3)大容量资源文件传输技术 (127)(1)应用平台接入管理系统 (128)(2)应用平台资源交易系统 (128)(3)应用平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128)5.6用户数据分析系统与服务终端间的互动服务 (130)(2)近期访问流量和访客数统计 (130)通过资源点播和下载情况排名可以看出,评书、健康、国学经典、历史、影视同声、法制等内容最受欢迎,也为后继的资源征集指明了方向。
(134)5.10.2JSR 标准 (130)5.10.3HTML5 (131)6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 (134)1. 阅览室基本信息 (134)3. 用户基本信息 (136)1. 客户端参数设置 (136)2. 用户种类管理 (136)3. 用户上机实名制管理 (137)4. 用户上机模式管理 (137)5. 客户端服务监控管理 (138)6. 综合查询服务 (138)7. 统计报表服务 (139)8. 安全管理 (139)1 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1.1 概述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结合业界先进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图书馆信息化应用及发展做全面、整体的规划。
整体需求实现图书馆网络全覆盖,将图书馆设备接入图书馆网络;对图书馆的管理实现信息化,将机房、安防、信息发布等弱电应用系统实施集中管理及维护,达到图书馆运营管理降成本、促高效的效果。
具体来讲,本项目建设重点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内容:图书馆网络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图书馆网络安全防护。
初步规划经过与客户对建设构想的频繁交流,经过系统分析,可以讲客户的信息化建设分为安全、协同、创新三大方向:协同统一通讯:根据图书馆工作移动性大的特点,提供促进沟通协作的通讯方案。
信息发布:向读者发布图书馆信息。
创新数据中心:建设一个绿色节能、易扩充容量的数据机房。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
同时在多媒体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 XXXX 图书馆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 XXXX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图书馆各方面应用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普及公共文化服务已经越受到人们关注,文化机构及各图书馆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图书馆网络未来的搭建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
一个典型的图书馆网络络通常由数据中心、Internet 出口、办公网络、电子阅览室上网区、以及将这几部分互联起来的主干网络组成,其中办公和阅览网络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在规划与建设一个国家康复工程技术中心网络的时候,这些部分都要充分考虑。
华为网络解决方案结合了高性能的路由、交换基础设施和提升安全、可靠等特性,可协助中心构建一个安全、可靠、易接入、易扩展、易管理的 XXXX 图书馆网络。
华为公司作为行业技术的国内领先者,拥有全球化的专业技术团队和业界一流的合作伙伴,能够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高性能、全系列的组网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本次项目的需求。
设计原则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必须适应当前网络各项应用,又可面向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
在设计网络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业务需求,兼顾其他相关的管理需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语音、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
2)安全可靠性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
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安全风险,构建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充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应确保方案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技术方案在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中有具体的措施来充分保证其安全性。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所以它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网络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方便的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的各层次节点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4)开放性和互连性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本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
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5)经济性和投资保护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本计算机网络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6)可管理性由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在网络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网络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先进的分布式管理。
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可以迅速确定网络故障等。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办公、管理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1.2 方案亮点1.2.1 架构亮点关键设备采用双节点冗余设计;关键链路采用 Trunk 方式冗余备份或者负载分担;关键设备的电源、主控板等关键部件冗余备份;所有模块支持热插拔;模块化的风扇设计,高端配置支持单风扇失效,设备后出风道设计,热风向后排放,避免热风左右散热,将热风吹送隔壁机柜,造成二次吸热。
敏捷交换机采用自研 ENP 芯片,提供百万级硬件表项规格,远超传统交换机:高达 1M MAC 表项,3M FIB 表项,满足医疗、交通、教育城域网核心等大路由应用;高达 1M Netstream 表项,满足医疗、教育、物流交通等需要精细化流表统计的应用需求。
S12700 支持业界唯一的下一代防火墙单板,实现集成的下一代防火墙功能,为数据中心与核心交换机之间流量提供安全保障。
S12700 每单板内置1.5GB 大缓存,保证XXXX 图书馆网的PACS 视频等大数据的浪涌流量,确保突发流量不丢包,视频业务清晰流畅。
核心层采用敏捷交换机使用 CSS2(Cluster Switch System)技术,将两台交换机从逻辑上整合成一台交换机,集群口与业务口硬件分离,并冗余配置,提高稳定性。
通过集群+堆叠的无环网络方案保障网络可靠,再通过设备本身 99.999%的电信级可靠综合保障XXXX 图书馆应用的稳定运行。
实现以下优点:• CSS2采用交换网硬件通道互联,集群系统的控制报文和数据报文不需要经由业务板卡转发,而是直接通过交换网一次转发。
相对于传统业务口集群而言,不仅减少了软件故障可能带来的干扰,降低了板卡故障带来的风险,在时延上也大大缩减。
• CSS2 创新支持主控 1+N 备份,集群系统中只要保证任意一框的一个主控板运行正常,多框业务即可稳定运行。
• CSS2采用集群不分裂架构,集群系统的控制报文和数据报文走独立的通道,即使所有交换网间链路均发生故障,控制报文也可通过主控板之间的控制通道在设备间互通,集群系统不会分裂。
•CSS2简化配置和管理,交换机集群或堆叠形成后,两台物理交换机虚拟成为一台逻辑交换机,用户可以通过任何一台成员设备登录堆叠系统,对堆叠系统所有成员设备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
逻辑网络也变得简洁,不再需要配置和维护STP 等协议。
•CSS2快速的故障收敛,链路故障收敛时间可以控制在10ms 以下,大大降低了网络链路/节点的故障对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