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16《化石吟》教学课件精品课件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16《化石吟》教学课件精品课件
2015-7-21
1.动物的尸体沉入海底, 慢慢被沉积物覆埋
2.较低层的沉积岩变成化 石,动物遗体也硬化成化石
3.岩石受到侵蚀
4.化石暴露出地表
2015-7-21
植 物 化 石
2015-7-21
2015-7-21
贝 壳 化 石
2015-7-21
2015-7-21
虫化石
2015-7-21
鱼 化 石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平凡的真理:指生物是经过长期 进化而来,并非由上帝创造。
阅读课文3、4、5、6节,讨论分析:
2、你怎样理解第4节中“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
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的?
化石 保存 的生 命信 息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2015-7-21
阅读课文3、4、5、6节,讨论分析:
1、第3节中“你把我的
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 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作用:既引起下文, 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接下来就是具体抒 写遐思的内容了)
“你”具体指什么?能 否改成“他”,为什么?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你:指代苏醒的化 石,用第二人称, 显得亲切自然。 “平凡的真理”具 体指什么? 2015-7-21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三层: 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2015-7-21
小结
体裁:
科学诗(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
通过化石展现的神奇的古生物世界
吟:
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如孟郊 《游子吟》于谦 《石灰吟》)。这里是赞美、赞颂的意思。
2015-7-21
阅读课文1、2节,讨论分析:
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 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诗歌1、2节用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 者的想象,既表现出作者富有孩子气的浓 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又打开 了读者的思维,使读者和作者一去起去想 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 述那奇幻的神话。
2015-7-21
阅读课文3、4、5、6节,讨论分析:
4、当你参观古生物馆,面对复
原的恐龙、猛犸,你有何感想?
两个比喻句,赞叹 大自然的创造。至 此,作者的感情达 到高潮。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真有如此 变迁吗?如果有,何以为证?
2015-7-21
化石:
生物的遗体、遗物 (如卵)或生活痕迹 (如脚印、爬迹等), 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 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 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 的类似石头的东西。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 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 定地层的年代。
的神话 的真理 的骸骨 的密码 的魔法师 的雕刻家
1.珍贵 2.高明 3.平凡 4.卓越 5. 奇幻 6.冰冷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 的神奇景象。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 美之情。
2015-7-21
字词释义
骸骨 尸骨。
葱茏 (草木)青翠茂盛。 化为乌有 变得不存在。
海枯石烂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日转星移 指太阳、星星的位置发生 变化。比喻时间流逝。
2015-7-21
词语修饰
在下列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修饰词语(填序号)。
5 3 6 1 2 4
2015-7-21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这里指破解 生物进化之 谜的信息, 暗示保存在 化石中的生 命信息需要 人们去研究
明确:古代的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已化为乌有,但有这些深埋在地 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 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015-7-21
阅读课文1、2节,讨论分析:
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 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015-7-21
阅读课文3、4、5、6节,讨论分析:
3、第5节中
“在你脸上 刻下道道皱 纹”是写人 吗?你怎样 理解?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明确:不是写人,写的是化石。皱纹使读者自然联想到人,人的皱纹是 生命历程的写真,同样化石上的皱纹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作者的思 绪飞向那远古洪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无论多久远,无 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 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2015-7-21
2015-7-21
始 祖 鸟 化 石
2015-7-21
2015-7-21
化石图片
2015-7-21
张锋
第课时
2015-7-21
字词注音
奇huà n( 幻 ) zhuóyuè (卓越) 葱茏) guǒ(裹 )藏 cōng lóng( i)骨 n)行 骸( há 潜(qiá ng 躯壳(ké) 档(dà )案 猛犸(mǎ ) 万载( zǎi) u 悄然 ( qiăo) 皱( zhò )纹 引颈( jĭng )长吼( hŏu)
2015-7-21
张锋
第二课时
2015-7-21
阅读课文3、4、5、6节,讨论分析:
1、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
起什么作用? 2、你怎样理解第4节中“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 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的? 3、第5节中“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 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怎样理解? 4、当你参观古生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有 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