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美术课走进生活论文文档(参赛用)

让美术课走进生活论文文档(参赛用)

让美术课走进生活摘要:运用美术课件(ppt)和网上教学,开门见山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中去。

根据学生绘画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

美术教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应敢于示范,上课边总结边给学生演示。

课堂上多鼓励、表扬,多元评价。

关键词:参与,因材施教,实践,示范,快乐引言: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阶段上好美术课,让学生快乐学美术,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视觉感受力和造型、评述能力。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安生立命之本,也是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如何把美术课教得有吸引力、感染力,课堂导入环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实践环节如何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从我任教这5年多的美术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的、快乐的参与到课堂美术活动中去。

一、运用美术课件(ppt)和网上教学,开门见山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中去。

由于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的性质之一是凸显视觉性。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现的实际事物或者与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和历史资料,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靠眼睛看到的感知来完成,例如说我在上学期教三年级上册《我的小天地》这一课时,我考虑到有条件的家庭,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没有条件的家庭,学生也会有自己的小床,书桌和小书架等,而学生的小天地都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因此我制作了有关居室环境的课件、图片。

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和思考,说出课本中的家具、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在造型与色彩上有什么特点,这样以来,学生大部分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还有上学期在上四年级上册《植物写生》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植物是比较熟悉的,如学校的校园里就有柳树,银杏树,教室里面有绿萝和小鲜肉,我在制作课件时用手机拍摄他们常见到的植物和在网上找到自然界中一些优美的植物。

在提问环节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植物吗?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和作用吗?这些植物给什么样的美感?学生都说喜欢,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有的学生还说正是这些植物美化了我们的校园和道路,还有的可以当中药的药材,学生也能简单分析出每种植物叶子不同,形态(粗细)也不同。

通过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渗透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由于今年春节的新冠疫情,小学生都等到五月份才开学,在家上了九周的网课,学生在家除了面对无法正常上课的压力,还要面对疫情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

但网课和正常上课不一样,时间短,在20分钟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每位上网课的老师都下了苦功夫。

还要尊重一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制作出有趣的美术课件、精美的大师名画,从而在导入环节就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本学期教三年级下册《娇艳的花》这一课时,课前我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搜集图片,上课时我又出示牡丹花、荷花、郁金香、黄百合等真实的图片,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引发探究的欲望。

在欣赏郭怡孮的《秋光》时让学生观察画家笔下的鸡冠花和现实中图片中花与花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生的艺术实践作一个铺垫。

从而让学生觉得美术课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来源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你善于观察和发现,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与美术有关。

二、根据学生绘画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

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应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其自主的完成艺术实践作业。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经过多次艺术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语文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课堂中的美术知识,这样我的课堂教学也变得行云流水。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红色的画》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在课上用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欢庆、美丽的场面。

通过这节教学课件设计,学生对三原色中的红色兴趣大大的增强了,学生也在快乐中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学习不能只有兴趣,而行善于言,实践才是美术的行动因素。

去年秋天时候,我让学生提前几周就开始搜集树叶并制作标本,因为制成标本的树叶要没有水分,而且还要平整,因此我告诉学生要把搜集的树叶一片一页夹在书中,每三五天移动一下位置,直到树叶变干,这样你做出的作品就能便于保存。

让学生探索树叶的形状之美。

学生在用干的树叶做拼帖画时,如五(3)班的吴依潇同学做的《秋意浓》就把干的银杏叶子从多到少,从下而上,通过叠加的方式做成漂亮的少女的裙子,用绿色冬青叶子做身子和帽子,用枯萎的花朵当一个小提琴,学生用了大量的银杏叶子的暖色调使我们感觉到秋天的收获。

还有三(3)的夏茹辛同学用黑色卡纸作底色,用白纸圆形贴在上面,把绿色冬青叶子当作荷叶,她粘贴的荷叶疏密得当,也有前后遮挡关系,剪得细条当作荷杆,上面枫树的叶子当作荷花,整幅画下面的三分之一用蓝色的油画棒涂上颜色,这是一幅冷色调的画,看后让人联想到宋朝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本学期教二年级下册《认识身边的树》这一课时,一开始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介绍不同的树木,花红柳绿的春季我引用的是唐朝贺知章《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让同学通过柳条像绿丝带知道了是柳树。

炎热的夏季我引用的是唐朝高骈的《山亭夏日》中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在炎炎夏日同学们渴望荫凉,而听了这句诗以后每位同学头上好像顶了一把太阳伞。

秋高气爽的秋季我引用的是唐朝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通过比二月鲜花还红的枫叶让同学们知道了秋天的枫树。

寒冷的冬季我引用的是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通过诗句让同学们知道了冬天时候有雪落在身边的树上的样子。

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咏柳》恰好是二年级语文版下册古诗,在看这幅图时,同学都情不自禁的把古诗背给我听。

其它三首他们将在以后的语文课中会学到,这堂美术课就很好的与语文课相结合。

不仅让学生认识了身边的树,还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唐诗。

这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中。

而在《头饰设计》这一课时,这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导入环节和学生进行创作时就播放了法国音乐大师圣 .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片段,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种类的动物所用的不同旋律,也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制作。

这堂美术课就很好的与音乐课相结合。

三、美术教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培养他们的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变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画,有时候学生的心里想的天马行空也不一定全是坏事,要给孩子留出属于他们儿童的想象的空间。

不管是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的课,孩子们都应该自己大胆实践,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把你们脑子里想的用笔画出和创造出来,我也在艺术实践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工具进行绘画表现。

本学期教二年级下册《画夜景》这一课时,教材第36页将城市夜景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比天安门的白天与夜晚景物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学生通过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夜晚色彩的特点,为表现夜景打基础。

但作为农村的孩子,天安门好多同学都没有去过,但晚上在田野里可以看到萤火虫,或者让学生回忆你眼中的夜晚,如你去过的旅游城市见过的霓虹灯,或者春节时放的绚烂的烟花,再有就是吃完饭散步时在路灯下或在月光下被拉长的影子,通过孩子的回想,让他们学会对夜色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唤醒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教师应敢于示范,上课边总结边给学生演示。

很多教师感觉毕业后,自己画画的时间明显比上大学少了,加上工作以后的备课,作业,教研等学校活动,可能还有婚后的生活压力和照顾孩子的时间,这都压缩了我们自己业余时间自己画画的时间。

觉得自己上班后没有在上大学时专业好,就不敢在白板上演示给学生看。

但你把演示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在下面能清楚辨认制作步骤、创作技法知识,这是看作品所得不到的,演示法是美术教学中特别重要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在教四年级上册《自行车局部写生》这一课时,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他们对自行车相当熟悉,我就把一辆自行车搬到教室,在示范时从局部飞轮画起,然后再画脚蹬,接着画链条,在表现链条时示范怎么表现它的厚度,再画车架,再往下表现车轮。

在示范的过程中,我还跟学生讲在画局部时,你可以大胆的舍弃一些过密的线条,而如果你觉得画面显得空洞时,你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添加,达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稀,这样画面才更有美感。

运用演示的教法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本课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技法,但演示后的画面也不是让学生在实践的时候照抄照搬,学生还是要从自己感兴趣和方便的地方开始写生,最好一个班的学生都画不一样的自行车局部。

五、课堂上多鼓励、表扬,多元评价。

老师对于学生的绘画作业,我们要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要多给一些鼓励,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的作品。

有些老师看完小孩子的画往往直摇头,但是我们不能用我们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小学生没有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画的画。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上册《自行车局部写生》这一课时,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太闷的艺术实践中还会有儿童化的变形和夸张,在布局上有的学生中心偏左,有的学生中心偏右,在处理空间的关系时,对自行车局部的比例掌握不是很准确。

因此,在展示评价环节,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这次自行车局部线描写生的画展时,让同学通过欣赏交流说一说那位同学观察的最仔细,那位同学用线条表现的最好,把你手中的小红星贴在你喜欢的画旁边,让全班学生在相互评价中感受造型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教师评价环节,我也没有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对学生作品横加批评,也尽最大可能少说些你这画的不像,你这比例也不准确等等评价。

让学生在他们自己所画出的儿童写生作品的特有情趣中,一步步的渐渐地提高他们的基本造型能力。

我们评价学生作品时,学生要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谈学习感受,教师要对创造出的新作品进行表扬,激发他们学以致用的现场表现欲。

多激励他们,提高他们创作的兴趣。

作为老师也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同时也不能极度的赞美,要把握好度对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

小学生现在没有升学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可以更好地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