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课程论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

一、选题意义
由于自己一直以来对历史教学比较感兴趣,而且在我着手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之前,我对乡土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并且阅读了大量关于历史地方志,对乡土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尤其是对自己家乡保定地区的乡土文化资源了解较多,于是我想问什么不把乡土历史资源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其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为了更深入探究乡土教学,故选此题目为毕业论文。
(4)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关于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的研究众多,大部分研究者从当地环境入手,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例如王爱莲《西部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王春玲《农村校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肖延安在《乡土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中将策略分为教学环境的建构策略,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和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王朋乐在《沂蒙乡土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教学研究》,2007年第21期)中同样采用将实施策略分为这三类,根据本地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探讨,研究更加细致和贴近教学,适用性更强。但是这些文章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于历史教学与乡土资源的关系,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利用的原则等方面,部分文献只是考虑到其中某一点,思考的并不全面。而且就搜索情况而言,目前没有关于保定地区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的研究。保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就有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然而,保定地区还是近现代中国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很多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在保定留下过生活和奋斗的足迹,所以说保定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也是相当丰富的。
在论文的可行性方面:一直以来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丰富而系统的史学变得枯燥乏味,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讲,虽然大多数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抱着积极的态度,但是由于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自尊心较强,个性不断成熟,独立性增强,但缺乏稳定性,他们喜欢活动性的、生动有趣的教学,针对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这就为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开辟了新道路。在历史教学中能较好地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方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
从现实意义来说,乡土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收集开发,不仅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而且还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
二、学术史回顾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在历史教学中使用乡土史料,最早可追溯到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出台的《奏定学堂章程》,这是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其中的《初等小学堂章程》明确提出对乡土史料利用。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史料的运用,尤其是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显著增加。
(1)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茂安《论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整篇文章对乡土资源的作用进行深入了分析。文章指出乡土史资源是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是生动的直观教材;以乡土史资源为中心的活动课,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乡土资源的科学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孟庆祝《乡土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6期),则是将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从三个目标维度一一呈现,考虑全面,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曹庆文、高凤芝《补用乡土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3期)中集中论述乡土史料对初中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辅助作用。
2、通过各种活动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3、通过多种途径建设乡土历史资源库
4、通过乡土历史资源教学丰富学生历史知识
四、预计撰写论文所需的资料
1、(1)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2)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际和国内乡土历史教学发展看,世界和中国的历史教学趋势都在加大乡土历史的教学比重,乡土历史教学不断得到重视。机遇乡土历史教学这样的潮流趋势,我认为很有必要就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试图通过这一研究,提高乡土史料的生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保定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更好地实现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积极地推动历史课程改革。
(4)王建辉:《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1期。
(4)方伟君:《开发乡土资源,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5)苗健:《重视乡土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铜陵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刘洪生:《开发乡土历史资源激活历史课堂教学》,《学知报》,2011年第B08版。
教育科研方法课程论文
(专业硕士研究生)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姓名:
董雪莎
学号
2013110318
授课教师:
阎晓军
开课日期
2014年2月
学院名称:
历史文化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学科教学
成绩
备注:正文题目用黑体四号字,小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其他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间距。左侧装订
二〇一四年七月
(3)乡土史料的分类研究金明强《走入课堂融入生活--谈乡土史料在初中生体验式学习中的应用》(《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1-2期合刊)中将杭州乡土史料分类列表,所选内容紧扣教材。部分文献从历史教学与乡土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查问卷研究,提出适用于当地教学的研究报告,例如王爱玲《德州地区乡土史课程资源利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宋丽婷《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课程资源的的开发应用--以周村乡土史教学为例》(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等,这些文献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分类总结,列举了重要的乡土史料,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于今后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8)《保定地区文物资料汇编》,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
2、相关论文
(1)金明强:《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谈乡土史料子初中生体验式学习中的应用》《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1-2期合版。
(2)王苏:《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史教学》,2006年第6期。
(3)黄茂安:《论历史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
(2)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研究关于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则问题,研究说法不一,王爱玲《德州地区乡土史课程资源利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和杨艳红《初中历史乡土史材料的挖掘和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都提及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四点:目的性、科学性、代表性、灵活性。蔡成兵《<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中提到实施的原则包括主体性、灵活性、综合性、实用性、合作性。这些原则从不同角度考虑乡土史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进一步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3)靳玉乐等:《探究教学论》西南大学出版社,2002版。
(4)李瑾瑜等:《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版。
(5)聂幼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朱汉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培养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梁世和、成晓军:《保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版。
三、论文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乡土资源运用对初中生发展的意义
2乡土资源运用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3、乡土资源运用有利于开展探究性教学
二、乡土历史资源概述
1、乡土历史资源概述
(1)历史乡土资源概念
(2)历史乡土资源的内涵
2、保定地区乡土历史资源分类
三、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1国家课程与乡土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