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全国10大核心城市城市产业布局重点!【招商引资内参正文】01一线城市北京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集中的城市,不仅有众多的大学,还有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等权威的机关和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高水平的研究所。
北京市的高校很多,普通大专高校就达到了87所,其中“211工程”就有22所,北京的教育资源是全国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北京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1、城市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对做好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期首都工作方向。
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首都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和光明前景。
2、支柱产业在北京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可以找出北京市行业发展的重点,当前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其所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GDP总量的70%,北京市的发展重点在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
(1)中关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高地。
(2)金融街:定位为金融管理中心和电信指挥中心,重视建立金融业发展市场服务体系,召开首都金融发展论坛、首都国际金融文化节以及举办金融新产品推介会和开展国际交流等形式,提供信息互动与交流的平台。
(3)北京商务中心区:简称北京CBD,形成以国际金融为龙头、高端商务为主导、国际传媒聚集发展的产业格局。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普华永道、麦肯锡等200余家世界级高端服务业企业,聚集了惠普、三星等近百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是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区和需求提供区域;聚集壳牌、丰田、通用等近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文化传媒企业1800余家,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风凰卫视等大型传媒企业,还包括阳狮集团、电通广告、WPP集团等全球知名传媒集团,聚集华尔街日报、VOA、CNN、BBC等国际传媒机构。
区域内国际化资源聚集,集中了北京市约90%的国际传媒机构169家,约80%的国际组织、国际商会110家,约8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约70%的世界500强企业160家,约70%的国际金融机构252家,约30%的五星级酒店17家1。
(4)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移动通讯产业集群、显示器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医疗设备产业集群、信息安全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
(5)临空经济区:以航空制造业为核心,航空物流、航空研发、航空服务多点支撑的航空产业体系。
(6)奥林匹克中心区:主要功能是文化交流展示,包括:体育赛事,如FLL机器人世锦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文艺演出,如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安德烈·波切利演唱会,赛事、会展、文演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新增长点。
上海上海,简称“沪”或“申”,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拥有10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中4个“985工程”高校。
上海市现有100多所科研机构,10万科研人员及100多所专业技训机构1、城市定位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优化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全球服务功能2、支柱产业上海市有关部门出台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其中列出了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类共20个产业,把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发展汽车制造业等2个大类列入了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行业。
广州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及新率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广州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4所国家知名985、21工程高校,还拥有其他类型本科院校30所、专科院校46所。
2015年,广州研究生教育招生2.71万人,在学研究生7.95万人,毕业生2.3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30.74万人,在校生104、32万人,毕业生27.14万人。
1、城市定位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同时在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比此前的国家中心城市再提升。
广州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广州GDP年均增长7.5%以上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6亿吨和2500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
商品进出口总值达200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
2、支柱产业要实现这些目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坚持“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三大战略枢纽——国际航运组、国际航空枢组、国际科技创新积组;一江两岸三带——提升珠江经济带、珠江创新带;珠江景观带多点支撑——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天河智慧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广州国际创新城、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北京路城化核心区、新中轴线南段商务区、黄墙临港经济区、从化经济开发区。
“三中心一体系”是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规划四大国际物流园,全市建12个配送中心;一城两区多点”金融产业空间格局【七大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物流业: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
信息服务业:到202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800亿元。
电子商务业: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科技服务业: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会展业:到2020年,新培育和引进20个优质专业品牌展会,重点展馆展览面积突商务服务业:重点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总部企业)、商务咨询、法律聚务、人力资源等【五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十三五”时期,汽车工业产值年均增长7%。
电子信息产业:“十三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8%石化产业:“十三五”时期,石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先进装备产业: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300亿元都市工业:到2020年建成国内领先的时尚服装基地、智能家居基地。
【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新一代信息技术(2)生物与健康(3)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4)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5)时尚创意深圳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海滨,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在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的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深圳市拥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5所本科院校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一伯克利深圳学院等4所研究生院校,同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获批建设。
1、城市定位2016年4月深圳正式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该《纲要》共5万多字,分为15章,是深圳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性规划深圳市未来将建成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信息经济为先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均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更具影响力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更具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锋城市。
2、支柱产业根据《纲要》,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深圳市拥有以下支柱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医学影像、基因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材料、数字内容、高效储能等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基因技术、高端医学影像、新能源汽车、高端材料、数字内容、节能环保。
(2)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卫星制造与应用、航空电子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新型健康技术(3)高端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商贸会展业、旅游服务业(4)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5)国际化金融创新(6)国际化物流枢纽02东南地区杭州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杭州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8所,其中公办本科院校18所、民办本科及独立学院9所、高等职业学院17所,在校学生47.47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4.80万人1、城市定位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
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
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
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在2016年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其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而杭州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是: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科教事业,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