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观后感

《合同法》观后感

读《合同法》观后感

随便时代的推进,社会的改革,现在代社会的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交往方式,并且内容纷繁。所谓合同,又叫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现如今随着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到买卖、借用、赠与,大到、租赁、承揽、融资等方方面面,无不有合同的身影。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样的合同才是民事合同,它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

首先,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合同是双方或多方民事主体的合意,且合同是合法行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其次,合同是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再次,合同是平等主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构成的基础。

合同是非身份关系的协议。也就是说所有属于身份关系的协议都不是合同。

由于合同的种类繁多,并且不同的合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我国法学专家们根据领域的不同将合同分为买卖、

互易、赠与、借款、租赁、借用、运输、保管、仓储、居间、合伙等19种类型合同,以便于处理。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民事合同也逐渐增多。而法律却没有对此类新型合同进行规定,但是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都需要有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因此,即使合同法没有对所有的合同做出规定,我们依然可以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来却定合同的有效与无效、权利与义务问题等。

一、平等自愿原则

只要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都应当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同自由。因为合同其实就是两个地位平等的,独立的,合法的当事人在一起共同协商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当当事人双方都在平等的基础上时,他们才能够充分的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双方才是最公平的。

二、公平诚实原则

《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里讲的公平,既表现在订立合同时的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公平处理,既要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违约方因较小的过失承担过重的责任

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遵守法律,主要指的是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

的强制性规定,基本上涉及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一般都会纳入行政法律关系或者刑事法律关系。

四、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在了解了上述关于合同法的知识后,我们就能够从各个方面考虑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是不是合法的合同关系,以及这个合同该不该签,能不能签,该怎么签以及合同相对人的履行合约的能力等问题。如果不了解合同法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就不可能预见到这一个合同能否生效,生效之后,如果出现违约,要负多大的法律责任等等问题。这样就很不利于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也就失去了签订合同的意义。

合同签订之后,并不是就成为了一纸空文,根据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合同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根据合同的要求实现其义务。这就是所谓的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其合同义务。合同的履行最关键的是要全面、适当,这是合同归于消灭的最理想方式。“全面”就是履行合同中所有应该履行的,“适当”也就是说按照合同中的要求去履行,并不是说只要做了就算是履行。

当然合同的履行是要以合同生效为前提的。如果有效,当然要正确适当的履行,否则就是违约。但是现实生活中,

常常会因为当事人缺乏法律意识,被欺诈或者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签订了不平等合同,从而被认定无效,此时,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的损失,如果双方都存在过错,则双方都负有返还义务。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合同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相互串通故意订立违法合同的,应将收入收归国库。

总之,合同的签订其实就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超前的约定,正如法经济学家所说,合同是为了节省成本,是为当事人作出的某种预见。所以要理解合同法就要理解合同法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我国的合同法强调的既要追求经济效率,又要追求社会正义。也就是既要有利于合同主体的发展,实现双方的利益,又要保证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群在作为合同主体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