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生物安全
➢ 1、 准入制度 ➢ 1)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 a 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前必须穿工作
服。 ➢ b 实验区内不准饮水、化妆、摘戴隐形眼镜等活动。 ➢ c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工作时,应带手套,工作完后应将手套摘除
并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扔在装有黄色塑料袋的垃圾桶内,应用医用洗 手液,按照“六部洗手法”流水洗手15秒以上。 ➢ d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物品、服装、化妆品等不应放在实验区域。
气溶胶
➢ (1)生物气溶胶: ➢ 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
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气溶胶传染占实验室感染的82%左右。大 量很小的液体小滴散布于环境,大于100μm的小滴很快落地,小于 100μm的小滴1.7秒即蒸发,小于50μm的小滴0.4秒即蒸发。这些小滴 中的传染性介质在空气中保持干燥状态。越小的有机体和数量越多的介 质将能更久保持空气传染,并且由通风和人们交通产生的空气流围绕建 筑物传染。 ➢ (2)许多实验室设备产生气溶胶传染,如离心力、磨削、混合、强力震动、 拌合、低压冻干、开启容器(内部压力不同于环境压力时)。 ➢ (3)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气溶胶: ➢ 操作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可产生多种气溶胶而扩散到微生物实验室,引发 实验人员感染。气溶胶的危险性主要决定于毒力、气溶胶的浓度、粒子 的大小、实验室内的气候条件。实验活动中微生物气溶胶颗粒产生的越 多,颗粒越小实验室感染的机会就有可能增加。
离开时必须脱去。 ➢ e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区不应佩戴戒指等珠宝。
➢ 3 )外来工作人员及非工作人员
➢ a 对外来实习、进修等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对其进行生物安全的 培训,并做好记录。
➢ b 在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的规定。 ➢ c对外来维修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仔细填写实验室生物安全告知
学部生物安全方针
➢ 科学管理
规范操作
➢ 预防为主
保障安全
生物安全目标规定:
➢ 使实验室工作人员熟悉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生物安 全和安全意识,防止标本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 防止实验室事故发生,避免环境污染,使人体健康和 安全得到保障。
生物安全承诺:
➢ 2)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微生物实验室
➢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应严格遵守进入实验室工作的 全部规定,同时对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人员的防护作如下规定:
➢ a 微生物实验室门上应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险警告标志。 ➢ b 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微生物实验室。 ➢ c 实验室的门在任何时候应保持关闭状态,尤其是在实验活动期间。 ➢ d 在微生物实验室内,实验穿的隔离衣、帽子、口罩、鞋套等物品,在
书。 ➢ d对外来维修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时,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指导其遵守
实验室工作的规定。 ➢ e 对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进行登记记录,应认真听取实验室服
务人员的安排,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域。
➢ 2、工作人员的防护:
➢ (1)在进入生物实验室工作之前必须穿工作服或防护 服。 (2)实验活动中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及其他具有潜 在感染性的材料或实验动物,因此应正确使用适当的 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口罩、防护服、帽 子、鞋等。
用途:开展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分离和检测工作。
4.生物危险造成原因
➢ 实验室感染的原因较多,如锐器刺伤、皮肤、粘膜 污染等,除此之外,实验室存在的最大危险性可能主 要来自于不明原因的感染,而在生物材料操作过程中 产生的气溶胶可能是最主要的元凶,实验人员由于吸 入了扩散在空气中带有感染性的气溶胶而致病。
➢ (2)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 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 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
2.生物危害标志
生物危害(二 )级
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目的---安全
➢ (1)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 (2)保护环境安全 ➢ (3)保护样品安全
➢ 2)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势头(结核病、血 吸虫)
➢ 3)不断发现新的传染病例如艾滋病、SARS等。这些传 染病往往造成突发的卫生事件,防不胜防,措手不及,造 成巨大灾难
➢ 因此医护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度,众所周知,
➢ SARS灾难,新加坡、台北和北京实验室事件以来, 不论是各国官员或有关专家,还是一般人民群众都受 到了史无前例的震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警钟再 次敲响,引起了国家、卫生部到具体实验室的一致重 视,普遍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5、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分级
➢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 ➢ 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
四级。 ➢ 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
一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 二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三级;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四级;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
➢ 1、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自觉遵守《病原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及相关 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及病原微生物实验 室管理的要求。 2、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 制度,实行操作人员培训上岗,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体健康 和安全。
生物安全
1
生物危害
2 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
3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4
消防安全
5
消毒规范
6
医疗废物的处理
7
溢出清除程序:
8
生物安全设备
生物安全国际国内的趋势
➢ 当今世界传染病肆虐流行、防御工作不容乐观概括起来有 三大特点:
➢ 1)原有已知的传染病缺少预防治疗的办法(、马尔堡、 埃波拉、拉沙热、)
➢ 3、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 相关规定,避免实验室事故发生,保护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一、生物危害
我也想知道…
➢ 1. 概念:
➢ ( 1 ) . 气 溶 胶 ; 悬 浮 于 气 体 介 质 中 的 粒 径 一 般 为 0.001μm— 100μm 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