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新能源环卫车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新能源环卫车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新能源环卫车行业研究报告一、政策助力,环卫车辆新能源化势在必行(一)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起步晚,集中度高,政策敏感性强环卫车以柴油车为主,主要服务于城市道路,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严重。

根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8 年全国柴油车保有量为2103 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9.1%,但却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尾气污染物排放——2019 年,全国柴油车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128.6、21.3、553.2、6.9 万吨,分别占汽车排放总量的18.5%、12.5%、88.9%、100%。

(二)环卫车保有量超45 万辆,传统燃油环卫车以柴油为主,排放污染严重环卫车保有量超45 万辆,2011-2018 年复合增速为11%。

得益于环卫服务市场化率和环卫装备机械化率的提升,环卫车发展迅速。

据国家统计局、住建部的数据,2018 年城市、县城、乡镇环卫车总数(保有量)为25.2、6.1、14.2 万辆,2011-2018 年城市、县城、乡镇环卫车保有量CAGR 为14%、12%、7%,持续较快速增长。

环卫车大多采用双发动机传动方案,主发动机负责驱动车辆行驶,现需符合国VI 排放标准;副发动机驱动风机、高压泵、液压系统等作业装置的运转,副发动机需符合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多数为国I 和国II 标准,少数为国III 且多为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在作业状态下接近满负荷运行,油耗巨大,尾气污染严重。

环卫车辆主要服务于城市道路,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严重,在政府打响蓝天保卫战和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背景之下,环卫车新能源化势在必行。

同时,随着存量国三车强制性淘汰,加速传统环卫车存量更新,进一步利好新能源环卫车推广。

纯电动车单车污染物年排放量远小于燃油车。

以公交车为例,国六标准的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总量的排放限值为2.04 g/kWh,纯电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污染物主要由发电端产生,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研究结果(2019 年9 月发表的论文《中国纯电动公交车运营现状分析与改善对策》,作者为薛露露等),若将供电来源即发电时的污染排放计算在内,在100%和71%火电(2018 年全国火电发电平均占比)情境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0.83 kg/kWh 和0.6 kg/kWh,相比之下低了59.3%和70.6%,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

环卫车与公交车皆具有作业时间长、高频关停、低速行驶的运行特征,其污染排放特征也具有相似之处,若在环卫车领域推行电动化,也将有助于机动车尾气减排。

(三)新能源环卫车产销量对政策敏感性高,2019 年产量同比增长192%新能源环卫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类,以纯电动环卫车为主。

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新能源环卫车录入数据(即环卫车销量),2018 年录入系统的1887 辆均为纯电动环卫车。

纯电动商用车的底盘具有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充电方便、零排放、噪声小等优点,适于环卫车作业,同时,环卫车具有高频作业、运行路线固定等特点,采用纯电动环卫车能够大幅降低大气污染物含量,减少作业时的扰民问题,具有推广的内在动力。

根据主要新能源环卫车企官网所列示的内容,目前新能源环卫车基本已形成全系列产品覆盖,包括清扫保洁类和垃圾收转类,常用清扫保洁设备有扫路车、清洗车和吸尘车等,常用垃圾收转设备有压缩式垃圾车、餐厨垃圾车和自装卸式垃圾车等。

新能源环卫车起步较晚,受政策影响较大,2019 年产量实现大幅增长。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环卫车在市场带动下逐渐兴起,相较于新能源公交车,我国环卫车新能源化起步较晚,整体市场规模偏小。

新能源环卫车购置成本是传统燃油车的2-3 倍,受制于成本高昂,环卫企业更新新能源环卫车动力不足,新能源环卫车产销量受政策影响较大。

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5 年新能源环卫车产量为1976 辆,2016 国家严厉打击新能源骗补行为,加强管理,导致产量同比下滑44%,2017 年受益于补贴政策日益完善且试点城市扩大,市场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新能源环卫车产量仅为1522 辆,同比下滑66%。

2018 年起各省市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密集出台,要求新增或更新的新能源环卫车购买比例要达到一定要求,大大加快了环卫车电动化趋势,2019 年新能源环卫车产量为4445 台,同比大幅增长192%。

新能源环卫车以环卫作业车、垃圾运输车和路面养护车为主。

根据卡车之家统计,2019 年新能源卡车环卫车销量为2997 辆,其中环卫作业车1400 辆,占比47%,主要包括扫路车、洒水车、洗扫车、清洗车、多功能抑尘车、护栏清洗车、吸粪车和绿化喷洒车等;垃圾运输车销售1305 辆,占比44%,包含桶装垃圾运输车、餐厨垃圾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压缩式垃圾车、自卸式垃圾车等;路面养护车共销售292 辆,占比10%。

根据《中国专用汽车行业月度数据服务报告》的数据,2018 年我国环卫车(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等)总产量为10.7 万辆,其中环卫清洁类49.6%,垃圾收转类占比50.4%(vs 新能源环卫垃圾车销量占比44%),可见垃圾收转类的环卫车新能源化的比例相对较小。

(四)新能源环卫车集中度高,CR3 近70%(vs 环卫车全行业CR3 40%)新能源环卫车市场高度集中,华林特、宇通重工、中联环境销量领先且势均力敌。

根据卡车之家统计,从2019 年新能源卡车环卫车销量来看,我国新能源环卫车市场较为集中,CR3 市占率高达68%,CR10 市占率为94%;华林特、宇通重工、中联环境分别以721、653、651 辆的销量领先行业,三家公司的销量不相上下,市占率分别为24.1%、21.8%、21.7%;东风汽车以269 辆位列第4;龙马环卫实现销量150 辆,市占率5.0%;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于2014 年发力新能源环卫车,2019 年实现销量58 辆,市占率1.9%。

从上险量数据来看,2019 年环卫车全行业CR3 40%。

从环卫车全行业来看(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 年环卫车销量超过9.6 万辆,其中,湖北程力、中联环境、龙马环卫分别以1.7、1.6、0.6 万辆的销量分列前三,市占率分别约17.5%、17.0%、6.4%,CR3 市占率约为41%,CR10 市占率约为59%。

从上险量数据来看,根据行业强制险的数据统计,环卫车全行业CR3 由2016 年的37%上升到2019 年的40%,环卫车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华林特为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尚不明朗之时,于2010 年先发切入环卫电动车领域,地处北京,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优先在北京大力推行,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地域优势实现新能源环卫车的快速发展壮大,技术和产销量多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5 年比亚迪对其增资(增资后京环装备/比亚迪各持股51%/49%),共同推进新能源环卫专用车辆的研发和生产。

中汽学会专用车分会报道,2010-2014 年间,北京纯电动新能源环卫车销量为2060 台,其中华林特独占1944 台,在北京的市占率达94%;根据我们的草根调研,随着新能源环卫装备的生产商逐渐增多,北京市场华林特的市占率有所下滑。

宇通重工依托宇通集团在客车、专用车领域领先的新能源技术优势,于2014 年开发了纯电动扫路车、天然气洗扫车、天然气垃圾压缩车、天然气垃圾转运车、LNG 高压清洗车等一系列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环卫产品,2016 年新能源环卫车完成了深圳、石家庄、郑州等多个城市的实地运营;目前拥有11 款城市道路保洁类和7 款生活垃圾清运类新能源环卫车,市占率位列前列。

盈峰中联环境于2008 年推出国内第一台纯电动道路车,目前盈峰中联环境新能源环卫车已更新至第四代,形成了近50 款全系列产品。

根据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统计,2019 年深圳市场纯电动环卫车保有量1200 辆左右,盈峰中联环境在当地的纯电动环卫车市场占有率超60%。

(五)当前主战场在北京和深圳,2019 年新能源环卫车60%以上销量集中在两地1、政策先行,深圳、北京新能源环卫车发展遥遥领先。

2019 年深圳、北京地区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分别为1019、806 辆,占行业总销量的34%、27%,遥遥领先。

北京早于2013 年在《北京市2013-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里提出2014 年至2017 年新增、更新纯电动环卫车辆比例分别达到30%、40%、45%、50%,推广政策的细化落实大力支撑了当地新能源环卫车的需求增长。

深圳在完成公交车全面电动化的同时,打造“绿色环卫”名片,加速推进环卫车电动化进程,使其新能源环卫车的购买量遥遥领先。

此外,纳入“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的郑州、晋城、濮阳、天津、西安等地亦开始发力环卫车新能源化。

2、政策助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新能源环卫车有望迎来加速发展环卫车领域电动化将成为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着力点。

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目前公交车和物流车领域的新能源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环卫车新能源化尚处初级阶段。

环卫车的城市属性强,城区环境对于车辆的环保要求高,且具有运行时路线固定、单程里程相对短、使用频率高的特征,新能源环卫车行驶噪音小、绿色环保的优点日益凸显,政府机关、公共机构等部门车辆采购逐步向新能源车倾斜,新能源环卫车有望成为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着力点。

3、推广政策不断完善,多地明确新能源环卫车购买比例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邮政、物流、环卫和行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突破口。

2018 年6 月,蓝天保卫战正式打响,《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地区新增和更新的新能源环卫车比例需达到80%,涉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45 个省市区。

为响应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要求和进一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多个省市纷纷出台地方政策从推广应用角度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尤其是对新能源环卫车推广进程及比例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每年新增/更新的新能源环卫车比例大部分要求2020 年达到80%以上;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大的区域如广东省对公共领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出目标,要求珠三角地区每年更新或新增的市政、通勤、物流等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0 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达90%以上。

2020 年以来,电动福建三年计划、杭州环卫新规的推行进一步明确加大对新能源环卫车的推广力度,其中,福建省规定中心城区新增和更新的环卫、邮政物流车原则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杭州则指出各区、县(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环卫车辆中,新能源车或清洁能源车辆不得低于总量的80%,同时将新能源环卫车的使用比例列入环卫服务招标时的重要评分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