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保育舍管理简介:保育舍管理的目标是使猪只安然度过困难的断奶期,并使之在断奶后能稳定地,不受干扰地生长。
在保育舍期间,体重应稳步加速增长且死亡率最低。
尽管猪只在断奶后有较高的生长潜能,但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种潜能的发挥。
以下并非按照它们影响整个生产成绩和仔猪死亡率的重要性来排列的:●断奶的日龄/体重●营养●健康控制●环境●饲养员的饲养管理能力6.1断奶日龄西欧大部分生产者倾向于3—4周龄断奶。
他们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生产能力并减少仔猪断奶后的问题,而且发现过早断奶的母猪会减少下胎的窝产仔数,并且存在下次配种困难的可能性。
另外,过早断奶的仔猪需要非常特殊的设施和更复杂因而更昂贵的饲料。
以下是影响选择断奶日龄的因素:6.1.1 母猪泌乳母猪约在3周龄时达到泌乳高峰。
其泌乳高峰期将维持至下两周(如:5周)。
然后泌乳量从第5周逐步降低并在8周龄降至最低。
6.1.2 2—3周龄免疫空白仔猪从母猪初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并在出生后最初几小时内吸收。
主要有三种免疫球蛋白:IgA IgG IgM。
这些免疫球蛋白的整个分子被肠道吸收,给仔猪在畜群中抵御感染提供暂时的保护。
然而,这些蛋白质在血管被稀释并逐步降解,在一定生产阶段降至最低。
这种从初乳中获得的免疫称之为被动免疫。
就某些疾病而言,在断奶期这种免疫处在很低的水平。
美国的一些生产者采用超早期断奶以阻止疾病带入保育舍。
不幸的是,在许多例子中,首免猪只和已经感染疾病的猪已经转到保育舍,并会导致疾病的恶性爆发,诸如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
猪只主动免疫约在3周龄起建立,但是,建立的过程较慢。
仔猪断奶后失去了含有免疫球蛋白的母乳,仔猪需要免疫保护。
原本仔猪纤弱的小肠被来自母乳第六部分保育舍管理的IgA所保护,而当仔猪断奶时失去了IgA,那么抵抗病原体尤其是大肠杆菌的保护力减弱。
除非提供适宜的营养和管理,否则会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和仔猪成活率降低。
6.2 保育舍猪只生产成绩断奶重和随后的生产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要努力增加仔猪的断奶重。
表6.1:仔猪25-29日龄断奶重对78日龄生产成绩的影响断奶重(KG) 78 日龄重(KG) 日增重(G)6.14(1000头) 30.4 4547.95(1000头) 35.6 529(来源:-Campbell 1989)养猪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生长率,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提高整个生长期生产率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而且也要提高生物生产本身的效率。
生长快的猪生产成本较低:●每天生长部分只需较低的维持能量●可少花人力和物力在昂贵的一次性断奶的设备条件上●较低的加热费用另外,据观察,生长快的猪一般也更整齐。
6.2.1刚断奶猪的生长潜力希望小猪的生长率在断奶后能与断奶前一样是一种过高期望。
哺乳仔猪日增重可达250-300克(Fowler and Gill 1989)。
断奶前被给予充分奶水的仔猪,每日可长356克/天,这与Braude(1970)报道的全部用牛奶人工饲养的日增重326克/天的猪只生长率非常相似。
表6.2 给予哺乳仔猪液态乳品食物对断奶重和干料采食量的影响断奶处理断奶重(KG) 干物质采食量(KG)只有仔猪料(对照组) 7.69 0.04全部牛乳 9.55 1.65第六部分保育舍管理(来源:-Reale and Campbell 未出版)6.2.2典型生产成绩断奶前在北欧,由于给母猪采用了两种日粮体系和稍微推迟断奶,在断奶重上取得了微小但意义重大的提高。
两种日粮体系使生长率在断奶前表现出明显的增长,21日龄的猪日增重250-300克/天(来源:-Fowler and Gill 1989)。
断奶后通常商品猪场生产商在特定日龄断奶时,其仔猪体重是变化的。
表6.3 猪18日龄断奶后生产成绩与断奶重的关系断奶时体重范围最轻的较轻的较重的最重的断奶仔猪数 107 114 115 114断奶重(Kg) 3.87 4.60 5.19 6.144周龄体重(Kg) 8.61 9.87 10.74 12.55日增重(G) 176 196 207 239死亡率(%) 4.60 4.30 3.40 0日采食量(G) 276 294 300 335料肉比(FCE) 1.58 1.60 1.53 1.42断奶时体重较小的猪将有●较高的死亡率●较少的采食量●较低的日增重●较差的料肉比6.3第六部分保育舍管理6.46.5清洁和消毒程序保育舍成功管理的关键是完美的卫生程序。
提供一个干净、无菌环境有助于保育舍猪只减少被致病微生物的侵染。
假如断奶猪断奶时首先面临的是上批猪所遗留下的致病菌,那么刚断奶猪要达到理想的生产成绩是非常困难的。
当猪圈和猪舍腾空后,对所有的周围环境都应执行空栏、浸泡、冲洗和消毒等程序。
这包括天花板、风扇、主干道的进出口和常用的圈内设备。
应仔细清洗料槽和饮水器。
由于断奶猪不得不适应新的饮水方式。
因此,在断奶早期水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每次使用后用清洗乳品管道的清洗剂清洁整个饮水系统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其方法与产房所述一样。
清洗和消毒以后,保育舍在进猪前应彻底干燥和空栏。
由于断奶非常重要,保育期猪仔应尽可能在理想的温度下饲养。
一旦进猪,房间温度应迅速稳定。
6.4 常规维修每次转猪后,保育舍应彻底检查其维修问题。
地板、隔板、料槽、饮水器、加热器、入口的垂帘、风扇等都应仔细检查并给以适当维修。
断奶猪特别具有破坏力,故还应仔细检查和维修房间的百叶窗。
6.5 保育舍任务对仔猪而言,断奶是一个非常大的应激,因此要建立一套理想的常规操作以减少保育期所出现的问题。
6.5.1 保育舍建立●维修配料槽,饮水器和保育栏●检查加热器、风扇、百叶窗的功能和照明状况。
●根据第一阶段的食物调整料槽●检查饲料出口的安全并且关闭●调整饮水器高度●确保药物在其适当位置●固定最小通风率●确定温度,预热保育室第六部分保育舍管理6.5.2 保育舍进猪●确定将断奶仔猪头数,制定每圈装猪计划。
●只抓猪一次以减少应激●轻轻卸下●按大小和性别分类。
典型断奶中,一般25%较大的猪,50%中等的猪,25%较小的猪,每圈的头数要考虑这些。
●把最小的猪放入房间最暖和的特别看护圈●留下一个或更多的空栏给处于劣势或弱小的猪●若有必要,启动饮水加药器●重新检查所有饮水器●若猪经历长途运输,应升高温度●重新检查料槽是否适宜。
在料槽或小型移动式浅盘中加入少量第一阶段饲料。
●对经过长途运输的猪限制喂食,直到大量饮水和休息完后。
●点数并完成记录单●确信已打开昏暗的灯光不要在保育舍房间中储存饲料。
多花一些时间给14日龄以下断奶的猪。
6.6 营养刚断奶的仔猪在群体地位和心理上都不稳定,这是由于失去了母亲,并受同窝伙伴的行为干扰。
它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有别窝仔猪的奇怪的环境中,因此不得不重新建立自己在群体中的次序。
4周龄刚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还远没有发育完全,故断奶后要求有一段时间适应。
断奶过程使消化和吸收能力的发育延缓,如果管理良好,断奶猪几天就可恢复;否则,会持续几周。
对于断奶猪一定要:●增加肠道容积●增加消化液的量:酶、盐酸、碳酸氢盐和其它化学分泌液●提高控制这些消化液的机能●增加小肠粘膜的吸收功能第六部分保育舍管理越早断奶的猪其适应期越长。
仔猪的饲养一定要促进胃本身及其消化机能的发育。
由于饲料采食量低,断奶后仔猪生长率会明显偏低。
营养的应激影响到仔猪抵御疾病的能力和整个健康状况。
因此,增加早期采食量对饲养员而言是一个挑战。
6.6.1 断奶前饲养各窝采食开食料有很大差异。
许多小猪不到12日龄不吃食料,并且不到17日龄不吃显著量的料。
然而,小猪有个奇怪的倾向:喜欢吃泥炭。
这种物质没有营养,但可作为增加采食量的载体。
注意:泥碳一定要无菌来源。
仔猪料只能使断奶重稍有提高0.5磅,但它有助于保持断奶后肠道消化饲料的适应性断奶后的饲料采食量和生产成绩。
6.6.2 群体影响仔猪习惯了同时被母猪饲喂并在断奶后喜欢保持这种集体行为。
通常它们模仿同窝的其它仔猪的采食行为。
因此,最好让所有仔猪尽可能一起采食。
料槽类型及开口非常重要,若料槽结构允许仔猪面对面争食,可明显增加采食量。
6.6.3 食物的消化力提高断奶后日料的消化率对于提高断奶后饲料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是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可以减少消化疾病,药物花销及死亡率。
提供大量非母乳来源营养物质的食物会导致整个消化系统的未吸收食物量增加,消化率下降。
这给有害生物体激增提供了机会并明显改变肠道菌群。
这些变化通常导致肠道损伤,也就是说,低水平的消化酶和较低的营养吸收能力。
因此,一个重要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饲料,这一饲料能被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的仔猪所充分消化6.6.4 饲喂频率哺乳期,猪习惯少量多次采食,每隔一小时吮乳一次。
断奶后,由于群体和心理上的影响,猪只不再对生活感到有趣。
定期吸引猪只到料槽前对增加采食量是有效的,尽管总是只有一点点饲料。
同样的,仔猪料槽样式对吸引仔猪也非常重要。
当他们看见、听见别的猪咬食料槽时也来采食少量饲料。
6.6.5 食物形状仔猪要从已经习惯的流体食物改吃固体食物。
因此,食物的形状对断奶后也很重要。
试验说明,粗粉状、柔软的小颗粒比大的或坚固的颗粒更易于仔猪咬食。
然而,粉状饲料易浪费。
若采用干料,建议采用用2毫米的柔软细粒。
随断奶日龄减小,食物形状更加重要。
饲喂粥状粗粉湿料可提高早期饲料采食量25%。
这种技术第六部分保育舍管理适用于所有的猪只,不论断奶日龄大小。
6.6.6 新鲜度若存放大量饲料在猪只面前,则新鲜度和可接受性降低。
当料槽中装满饲料,仔猪流出大量唾液使饲料结块。
这样的饲料猪只拒食并很快腐败。
另一方面,猪咬碎食物后只吃其中的颗粒料,不吃粉料,同样使饲料很快被拒食并发霉腐败。
虽然少量勤添克服了许多新鲜度的问题,但料槽设计和管理,以及饲料储备同样影响着新鲜度和采食量。
6.6.7 食物的彻底更换若食物改变得太快,会使饲料采食量暂时降低。
尽管可用选择饲料的方法使猪只逐步改食全新饲料,但它在各种情况下都不会十分有效。
绝大多数生产者以4天为一个时期逐步更换饲料是一个最常用的方法。
6.6.8 料槽设计设计自由采食的送料斗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减少饲料浪费。
正确设计的送料斗应让猪只吃到从送料斗储藏部分稳定流下的颗粒料。
新的圆形煎锅状料槽对于鼓励猪只同时采食的效果确实比直线开口的料槽更好。
当采食或在煎锅状料槽中倒入少量新鲜饲料时,猪只偶尔会拱动障碍物,因此,一天两次在圈中放入圆形可活动的浅盘可增加早期采食量。
各种类型的料槽每天应检查其正确功能、干净与否,任何沾有粪便、尿液的固体饲料应及时清除。
由于送料斗中的垃圾会很快腐败并使采食量将低,故每天要清除干净。
6.6.9 水的供给饮水器的数量、样式、位置和流量都影响保育舍猪的饮水和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