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第一、思维评价须全面,重结果更应重过程。

教师的评价,既要对学生思维进行正确导向,又要表现出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过于随意或武断的评价将严重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更不能用现成的答案去圈定学生的思维,应让学生敞开心胸大胆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耐心听其解释,吸收合理成分修正、完善原有答案,对其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及积极思考的态度应给予充分地表扬。

这对培养学生不怕犯错、敢于自主思维大有裨益。

第二、课堂中要留足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从教学任务看,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从教学方式看,要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放手让学生以教材为平台,自主地探究。

否则教师就会为讲解求全求透而越俎代庖,占用学生思维空间。

第三、创设乐思的教学氛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去积极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选用材料时要力求新颖、通俗且蕴意丰富,设问力求巧妙、新奇且清楚明了,语言力求精炼、风趣、有感染力,声音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形式力求多样,口头作答、书面练习、活动竞赛等应交替进行,时刻给学生新鲜感,吸引其注意力。

第四、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这里我们把目标看作是思维的“靶”,即学生思维的总方向和教学要实现的知识、能力、觉悟目标。

是否立好“靶”是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有效度的关键。

一是“靶”要明,即思维的方向和目标要用精当的语言让学生明明白白,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否则,学生一头雾水,无从着手。

二是“靶”要正,即思维的方向和目标一定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吻合,不能漫无边际地随意发问,否则将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靶”要实,即思维的标高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过难,学生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思维难以启动,并将加重受挫感,影响其积极性;过易,学生伸手可得,
答案脱口而出,思维质量不高。

第五、搭好学生思维的“桥”。

为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拓展和深化认识学习,教师须发挥好引路人作用,搭好思维之“桥”,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其具体方法因特定情况各异,通常有由此及彼法、由表及里法和化整为零法等几种方法。

由此及彼法,即通过演绎、类比、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由一观点到另一观点或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方法。

由表及里法,即引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初级本质到更深刻本质剥笋式思维的方法。

化整为零法,即将思维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难度呈梯级的小目标或将复杂的思维对象分解成一个个要素分别加以思考以降低难度的方法。

以上搭桥方法如能综合运用,效果将会更好。

总之,要激活学生思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当代教育的功能,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方法,做到“三好”:护好“园”、立好“靶”、搭好“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