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 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3 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采光、通风及 热工、声学、 消防等方面的 综合要求
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
(a) 沿外墙长向布置矩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b) 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c) 某专用学校六角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不同因素对教室平面设计的影响
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 识别标志,
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及光照需要 形成的
教室、卧室、营业厅中 家具近旁必要尺寸
3.2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确定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 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 通的面积)
该空间中设 备和家具的 数量以及布 置方式
使用者在该空 间中的活动方 式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1走道
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2. 宽度 :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3. 长度 :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 人员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限度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2.门厅和过厅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
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 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 处,起到缓冲的作用
3.楼梯和电梯 ——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第3章 建筑平面设计
某住宅平面
3.2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确定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 占用的空间
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 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 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 通的面积)
民用建筑 常用家具尺寸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 所需的空间尺度
25
20
—
20
15
—
园
医院、疗养院
35
30
—
20
15
—
学校
35
30
—
22
20
—
其他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注:本表格引自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1走道
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2. 宽度 :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3. 长度 :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人员所需要的时 间(该时间限度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1走道 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3.3.1走道
3. 长度 :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人员所需要的时 间(该时间限度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
安全疏散距离 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名称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
1.个数、容量和平面分布 :在日常使用中,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层面 ; 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 ; 数量和分布需综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各层人数和消防分区等因素来确定
2.使用的安全 :应按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 来设计
3.4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影剧院观众厅和体育比赛大厅的平面形状及剖面示意
病房的开间和进深
使用部分中辅助房间的设计
1、厕所设计 2、浴室、盥洗室 3、厨房
厕 所 设 备 及 数 量
厕所设备及数量
厕所平面布置
住宅卫生设备及布置方式
旅 馆 客 房 布 置 实 例
淋浴设备及组合尺寸
厨 房 的 几 种 布 置 形 式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1走道
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2. 宽度 :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因此考虑两人并列 行走或迎面交叉,较少人流使用的过道净宽度,包括消防楼梯的 最小净宽度都不得小于1100mm 。
4.平面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2门厅和过厅
1.导向性明确 :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 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 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2门厅和过厅
1.导向性明确 :
2.兼有其它用途的门厅:仍应将供交通的部分明确区分开来,不 要同其它功能部分互相干扰,同时有效地组织其交通的流线。特 别是用作交通部分的面积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该根据该 建筑物人流集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 疏散的安全
3.3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3.3楼梯和电梯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a) 教学楼功能分析
(c) 教学楼平面实例
中小学校及培训机构
在连廊单侧或两侧指状布置各教学楼, 容易实现动静分区、按年级组合及良好 的采光、通风效果
3.4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对于有大量人流通过的走道,其宽度根据使用情况,相关规 范都作出了下限的要求。例如民用建筑中中小学的设计规范中规 定,当走道为内廊,也就是两侧均有使用房间的情况下,其净宽 度不得小于2100mm;而当走道为外廊,也就是单侧连接使用房间, 并为开敞式明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1800mm。
有些建筑物必须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进行设计时,相 关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也是重要的设计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