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

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

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高中英?Z课程目标从原来的“双基”“三维”转向“核心素养”提升。

将宏观抽象的核心素养融于英语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首先必须将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形成层级结构;然后根据层级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最后依据学习材料和分解细化了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层级分解;活动设计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文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1]修订后即将面世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要将核心素养落实渗透于学科教学,首先,必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习话题、学习内容结合起来。

其次,核心素养非常宏观抽象,只有将核心素养进行层级分解和细化,才能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

最后,必须将核心素养转化为教学目标。

根据分解和细化了的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以目标为标准来进行教学设计,以目标引导和评价教学。

下面以浙江省三门中学王文召老师就NSEFC Book3 Unit 5中“Atrip on ‘the TrueNorth’”在仙居中学执教的阅读研讨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指向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

一、分解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毋庸置疑,将素养转化为可以导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难点和重点。

但是,借鉴目标分解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形成素养层级结构,即分解成多级结构的细化指标,便于师生结合教材对照,确定教与学目标。

分解素养形成层级结构,是指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学设计是否指向核心素养的标准。

首先,我们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确定匹配学习内容的一级目标。

然后,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相应的二级目标。

接着,依据教学内容和二级目标,再进行三级甚至四级分解(详见表1)。

由表1可见,原来强调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转变成为聚焦培养整合三维目标的学科素养,显然这是一个立体的培养目标。

二、围绕素养和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把核心素养分解细化为教学目标后,犹如课堂教学有了导
航灯。

王文召老师围绕分解后的教学目标,将这节40分钟的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七个教学活动。

(一)导入
在导入环节,王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作为热身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包括城市、江河、山脉、旅游、农业和文化等。

活动一介绍自己的家乡
T:Xianju is a beautiful city.Would you ple ase introduceit to your classmates? Whatwould you like tointroduce tous, the city, mountains, rivers, animals,agriculture or local acti vities?
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和预习内容,踊跃发言,介绍家乡仙居。

之后进行第二个活动。

活动二预习反馈
T:Compared to Xianju,what do you know aboutCanada?
学生给出有关加拿大的位置、城市、河流、山脉、特有动物、枫树等地理知识时,王老师接着问:How do you know so much about Canada?学生回答:Fromthe Internet.From the mapof Canada.From ...
显而易见,第一个活动既为学生学习加拿大地理热身,又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地理文化打下伏笔。

第二个活动更是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典型例子,学生课前通过预习自学、课外课程资源搜寻,自学加拿大相关知识,达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两个活动都指向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初步运用相关词汇介绍家乡和加拿大地理方位、山河湖泊、自然景观等信息。

(二)文本解读
在文本解读环节,王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三标题解读
T:What else do youwant to knowabout Canada? Let’sgo into the reading passage.What is t he title? Whatis “the TrueNorth”?
王老师在导入环节结束后,通过问题“你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加拿大的信息吗?”引入课文,进行文本解读。

解读从文章标题入手,阐释标题的文本意义和真正内涵。

活动四读图
T:Who isgoing onthe trip?What istheroute tothedestination?Let’s look at the map.Could youplease pickout the namesof the mountains,cities,rivers andlakesLi Da iyuand her cousin will gothroughand
draw the line or routeto thedestination? 王老师的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加拿大是个怎么样的国家,但实际指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时空思维能力――通过对加拿大的自然资源、江山河湖、主要城市等信息描述加拿大的自然特征;概括能力――用几个词来概括加拿大是个怎么样的国家;分析推理能力――通过文本提供的信息推断出加拿大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四)评价与创新
在评价、创新环节王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

活动七输出运用
T:Theworld is sobig that it isworthavisit. Suppose you are Li Daiyu, andyou areinterviewed by a journalist from a local English TVprogram. Youare askedtorecommendplaces to visit andgive yourreasons.Would youplease work in pairstomake up a conversa tion?
学生听到指令后马上两两对话,比较当地城市,推荐访问加拿大的胜地,并给出理由。

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综合评价和创新[2]。

王老师设计的输出运用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输入――内化――输出”的规律[3]。

从预习输入、文本梳理输入到师生讨论内化后再进
行语言输出,这一活动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新学词汇、语法结构,更是要求学生重组语言描述他们心中喜爱的加拿大城市或景点。

输出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分析、评价为什么推荐这些地点,而不是其他的胜地。

陈述这些因素时,学生还融入了文化元素。

最重要的是,学生根据本单元内容,开展了最高级别的甄别与比较,借鉴与包容,将地理概况的描述创造性地迁移到其他类似旅游国家、城市、山脉、湖泊等描述。

一言以蔽之,这一教学设计涉及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融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元素,融入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素养元素。

语言学习不是孤立学习词汇、语法和课文,而是通过一定社会情境、话?}内容进行语言理解、内化、重构语言意义的过程,最终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形成文化品格,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跨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学科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4]。

核心素养,看似宏观抽象,摸不着、够不到,但只要我们分解素养,形成素养层级结构,核心素养还是能被融入、浸润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每一教学设计都隐藏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
[2]KRATHWOHLDR. A revisionof Bloom’s taxonomy:an overview[J].Theoryinto Pra ctice,2002,41 (4): 228.
[3]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 P ergamon Press, 1982:61.
[4]曹宝龙.PISA的学科素养定义的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3(7):1.
--。

相关主题